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文 《传媒》2003,(5):43-43
《生态经济》是“全球第一份生态经济杂志”。该杂志于2003年进行了改版,改版后1-4期的发行量比改版前增加了五倍,仅昆明邮政局发行该刊每期就增加了500份,昆明市场零售该刊每期也增加近100份。何学惠社长兴奋地说;“《生态经济》杂志改版是成功的,基本达到了把刊物办成‘领导的参谋、企业的助手、读者的益友’的目的”。 期刊的改版,是期刊顺应读者、适应市场和参与出版物发行竞争的正常现象。但是,不能擅自改变办刊宗旨。《生态经济》杂志的改版严格遵循了“倡导环境保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零售获得报纸已成为北京地区读者第一位的读报来源,而且这个比例还将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通过邮政发行系统订阅报纸几乎是人们阅读报纸的唯一选择。随着报业发行体制的改革,这种状况逐渐被打破。至1998年,在全国2188家报纸中已经有800多家报纸以各种方式实现了自主发行即独立于邮政系统之外的“体外循环”。如今,与北京零售的格局相比,今天最大的不同是:“零售”这种以往作为“补充”渠道而存在的报纸流通方式如今已成为北京地区读者第一位的读报来源。调查数据显示,各种发行渠道在周一至周五阅读市场上实际所占…  相似文献   

3.
刘玉兰 《新闻记者》2000,(10):61-62
最近,《新闻晨报》在上海报业 市场放了一颗“卫星”:自6月1日改版以来,在100天的时间内,新闻晨报的发行量从原先不足7万份,连续冲“关”,至9月上旬已达到25.5万份;其中的零售发行更是节节攀升,由原先的9000多份,一举突破了17万份,改写了日报发行订阅唱“主角”的历史。 《新闻晨报》的发行何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多级跳”?又是什么原因使它的零售发行超过征订数的一倍以上,从而打开了上海报业的早报市场?一句话,市场经济催生了早报的读者市场;读者的需求又为报纸挖掘早报市场的潜力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每月视窗     
葛胡 《新闻实践》2006,(10):57-57
中国期刊市场远未饱和近年,国内期刊业竞争日趋激烈,阅读形式的多元使部分传统读者漂移,一大批过去曾经叱咤期刊市场的名刊发行出现严重萎缩,一些期刊业同仁认为,期刊市场正在出现“整体疲软”。而事实上,中国期刊市场潜力远未开发,它们的发展还远未达到饱和程度,还应该有发行过千万甚至数千万的大刊出现,应该有在发行数量上呈梯形结构的若干大刊群体。在期刊市场发达的国家,一个读者往往会同时订阅数种甚至数十种期刊。从这个意义上说,各个层次和种类的期刊并不一定相互排斥,而是彼此丰富、补充和促进。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9月12日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期发行量在百万以上的期刊只有25种,而在这25种期刊中,完全面向市场、由读者自费选择购买的期刊则不到一半。就在不少期刊主编埋怨如今期刊品种众多,竞争激烈,认为期刊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扩大发行潜力不大时,《青年文摘》却在世纪末创造了令同行们大跌眼镜的“奇迹”,去年第四季度将月刊改为半月刊后,期发行量一举从105万份飚升至230万份。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再造了一个《青年文摘》。《青年文摘》的成功表明,期刊市场特别是期刊零售市场,有着惊人的可塑性和吸纳量,我国的期刊市场在激荡和冲击中日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国外期刊发行的金点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的出版工作一般分为编辑和发行两大要素,期刊完成编辑和印刷,仅仅是完成了期刊的内在价值,要将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行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发行不仅决定着期刊社的经济基础,而且反映着市场对编辑工作的反馈情况。所以,期刊社的负责人和所有编辑必须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必须了解和关注发行环节,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回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出版业的体制原因,发行一直是制约我国整个期刊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许多期刊社只重视编辑环节而忽视发行环节,结果使期刊内容脱离读者生活,读者意见得不到及时反…  相似文献   

7.
刘英 《编辑之友》2016,(5):99-102
民国时期期刊的经营已明显具有现代期刊营销的特征,在品牌经营、发行经营、读者经营等方面十分突出.品牌方面,追求期刊的差异化经营,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和个性的期刊品牌;发行方面,不拘一格,建立了广泛的发行网络和多元化的发行方式;读者方面, “以读者为中心”是其惯有态度,从刊物内容到编校质量都力求“于读者有益”,强调“为读者服务”,沟通读者,尊重读者.  相似文献   

8.
台湾现有期刊4982种,其中属于零售的518种占11%,非零售的4464种占89%。就其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2175万人口而言,这近5000种杂志使台湾无可置疑地成为“全世界杂志发行密度最高的地方”。其期刊品种的密集程度,种群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复杂性,中西期刊文化交汇的典型性等期刊生态特征决定了台湾是中国期刊文化的宝岛。欧美日的期刊集团纷纷进驻台湾,将其视如进军并拓展亚洲华文期刊市场的先期试验基地。大陆期刊界理当予以足够的理性关注。 1998年,笔者随大陆期刊协会访问团考察台湾期刊,即对其中文期刊上琳琅满目的英文刊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近现代以来深受欧美日文化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青年留学欧美日本,留学或游学欧美日之风在当今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9.
2003年在政策上是开放的一年,2003年5月我国颁布《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允许外商投资零售书店,;2003年7月台湾开始实施修正后的《大陆出版品进入台湾地区发行销售的许可办法》,允许大陆简体字版大专学术用书在台湾公开销售;2003年9月我国颁布《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开放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中国大陆报纸发行市场以“维稳”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资源整合营销为手段,以应对数字媒体冲击为重点,总体上保持了市场稳定;但受新媒体冲击,读者购报习惯有弱化之势,晚报都市报发行市场疲软,值得关注的是,全年党报发行表现一枝独秀,呈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成为2012年度中国纸媒发行市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于秀华 《新闻前哨》2007,(10):91-92
青年期刊对团内发行的生存依赖,使其惧怕“断奶”而不能彻底投身于市场。如果青年期刊不怕丢掉团内份额背水一战,脚下应该是有路的,原来以组织形式征订的读者,会以个体的形式成为中国青年期刊忠实的读者。如果继续维持与团内发行的寄生关系,青年期刊将永远不可能真正进入市场,等待青年期刊的将是被市场边缘化,被青年读者所淘汰。  相似文献   

12.
崔江红 《传媒》2012,(10):48-50
从世纪华文所监测的期刊发行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类期刊发行市场基本保持稳定,不同类别期刊有增有减,并呈现出市场高集中度,一线城市仍是竞争主战场,部分二、三线城市具有增长潜力的竞争局面。市场竞争详情如何?呈现出何种发展态势?本文依据世纪华文对全国五大区域30余座城市所做的零售发行市场监测,对主要类别期刊零售发行市场进行详细分析。此次监测的30余个大中型城市,既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也包括省会城市和各省  相似文献   

13.
女性期刊“巾帼不让须眉”,成为目前期刊市场的“潮流”。从发行来看,女性读者一直是期刊的最有力的支持者,传媒界一直有“男人看报,女人读刊”的说法;从广告方面,商家都在盯着女人的钱包,所以对女性期刊的广告投入也远远大于其它类别的期刊,这从另一方面支持了女性期刊的蓬勃发展。 因此从内容定位上迎合女性的期刊是大多数。直接定位于女性的“纯女性期刊”仅全国各地妇联系统主办的妇女期刊  相似文献   

14.
柯志文 《传媒》1999,(3):25-26
由于期刊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期刊的发行渠道愈来愈多。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委托发行,各行业各系统通过行政手段层层往下发行,期刊进入书店、百货商场;邮局零售公司、个体期刊批发商和零售摊点、报刊亭等等,各种不同的发行渠道间的冲突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垂直渠道的冲突:即期刊社与发行单位的冲突。其一,邮政部门认为邮发刊物应由其独家经营,凡邮发  相似文献   

15.
新政     
《青年记者》2010,(17):2-2
8月25日,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核准大陆杂志《读者》入台发行,这是大陆第一本杂志获准进入台湾。《读者》杂志入台后仍使用原刊名,但改以繁体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剖析女性期刊的经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卓 《今传媒》2005,(4):34-35
“女人的钱最容易赚”?这是生意场的共识,女性读者一直是期刊最有力的支持者。无论是杂志发行方面,还是广告商都盯住了女人的腰包。每本期刊不菲的定价和高投入的广告,激发了商家在这块市场上拼得一勺羹的欲望,也推动的女性期刊的蓬勃发展。现就女性期刊的经营策略谈些浅见。一  相似文献   

17.
不对称信息理论在期刊发行市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昆  王甲东  张意 《编辑学报》2003,15(5):320-321
简述不对称信息理论在期刊发行市场的应用,例如反向选择以及道德危害。在期刊发行市场中,读者和期刊社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使读者逆向选择,引发市场机制失灵,而期刊社和销售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可能导致道德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树立品牌效应以及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只有减少期刊发行市场信息不对称,才能让期刊发行市场得到有序、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视近两年的大陆期刊,它们多姿多彩,林林总总,给人以一种文化市场五彩缤纷的感觉。它们群刊争雄,强手林立,更使人感受到了期刊竞争日益激烈的氛围。九十年代的大陆期刊呈何等景象? 现时大陆期刊面临的新挑战是什么? 未来大陆期刊的走向趋势将如何? 这些,是每个办刊人在感知、在揣摩、在思索的。一、兴盛的期刊市场如果说,八十年代大陆文化的主体景象是“千军万马同挤文学道”,那么,九十年代则移景为“兴盛的期刊市场”。期刊市场兴盛的特征有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中学生百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主办)杂志是学生类期刊中的“另类”,在教辅类期刊一统天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各类学生期刊凭借其强大的行政发行手段占领了学生期刊市场80%的份额的情况下,《中学生百科》如一匹“黑马”,以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杀入这片看似风景迷人、实则陷井重重的原野,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同业”侧目而读者喜爱的品牌期刊,并获取了省级“十佳期刊”、“最受欢迎的学生期刊”等多种荣誉称号,这曾被不少媒体评论为“一个奇迹”。其实,在这表面上的风  相似文献   

20.
田珂  崔江红 《声屏世界》2011,(1):134-137
近两年,面对新兴媒体冲击,期刊业的广告量在减少、发行也在下滑,但一些主流期刊媒体,如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汽车类、文摘类等类别的期刊,却在这步履维艰之际,在发行零售市场上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进入到品牌化、国际化、数字化的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