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出版史料》2005,(2):F003-F003
晚年叶至善先生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写作《父亲长长的一生》,历时二年多,于去年八月杀青。这本三十多万字、笔调独特的传记,收入江苏教育出版社新版《叶圣陶集》二十六卷本的最后一卷,同时出版单行本。以下刊出该书中几帧图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料》2011,(3):32-40
前记 2001年2月,父亲叶至善和老责任编辑缪咏禾先生,开始了二十五卷本《叶圣陶集》的再版工作。全套书七百几十万字,父亲重新阅读,对内容作了补充,编排上也有改动,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集》共25卷,自1987年10月到1994年10月,分批挨次出齐;从着手编辑之日算起,得推前一年,总共花了八个年头。 1986年10月,父亲92岁生日前夕,吴为公、缪咏禾两位先生特地从南京赶来,代表江苏教育出版社向他老人家祝寿,并约我和至美至诚编一部父亲的大型文集,要求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他老人家一生的生活、工作  相似文献   

4.
1988年2月9日上午8时24分,叶圣陶先生在北京医院辞世。上午9时许叶老家人从医院打来电话告诉了我这个巨大的不幸消息。至善、至诚他们上午在医院,中午我去了叶家。我想尽快将这个噩耗告诉远在上海的巴老和同在一个城市里的冰心老人。我熟知他们三人之间的纯真而深厚的友谊。我几次拿  相似文献   

5.
《文心》是我的父亲和岳父一同编写的。单行本在1934年6月由开明出版,到如今将七十年,还有出版社在印行。初版的封面上印着个副标题《读写的故事》,记不得哪一年取消了,可能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本用小说体裁讲阅读和写作的书。文学作品自古以形式分为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四大类。为什么以小说为形式写的《文心》,从没人说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增色添彩,令人过目不忘;而一个淡而无味的标题,常使人视而不见。可见,标题制作是新闻工作者“十八般武艺”中重要一环,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 目前,虽然县市台已逐步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但整体效果却不尽人意。一是“套路式”标题多。如会议报道的标题,往往是《我市召开某某会议》;领导活动报道的标题也是《某某参加某某活动》;工作经验性消息常常是《某某局工作力度大效果好》等等。这样的标题尽管也揭示了新闻主题,但千篇一律,令人厌烦。二是“仿古式”标题多。如写医生就用  相似文献   

7.
叶至善 《我是编辑》题解 电视片《围城》播放的时候,我从头到尾全看了,确实好,全家人都说好。片中那所三闾大学,是在白马湖春晖中学拍摄的;汪教授住的,就是我的岳父夏丐尊先生的“平屋”。老伴满子看了更加高兴,等于年逾古稀又回了一次娘家。  相似文献   

8.
从报上得知,5月26日,我们爱戴和敬重的丁聪先生过世了。我们的爷爷叶圣陶、父亲叶至善,都是先生的好朋友。父亲是丁聪先生的同龄人,他钦佩先生的为人,欣赏他的漫画,还喜欢和他饮酒聊天。如果父亲还在,一定会写文章纪念他的这位好友。长辈们的相识、相交与合作,我们知道的不多,在父亲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中,提到在抗战胜利前1945年初,爷爷和丁聪先生的一次诗画合作,使我们了解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文化人是怎样和黑暗势力做斗争的,尽管画画的和写文章的,他们的手中有的仅仅是一支笔。  相似文献   

9.
10.
在守护《大藏经》的东仓家四姐妹看来,如今没有什么比《大藏经》更重要的了,玉树大地震中他们一家为此搭上了父亲和一个姊妹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政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类型,具有启迪民智、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以"任仲平"笔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刊发的评论文章《新长征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具有独特的写作特色。"任仲平"作为《人民日报》的政论品牌,无论是议题选择,还是构思布局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当前的新闻评论写作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我的《“真抓”与“假抓”》一文,写作于2001年2月17日,发表于2001年4月11日的《河北日报》上。虽然自己已经给报刊写了20多年的言论和杂文,虽然此前也获过几十次这样那样的奖项,但这次能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小县城的基层作者来说,确实是个意外的惊喜。所以现在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我是从1972年21岁的时候开始给报刊写稿的,以后又去上学,1979年接着再写,1980年由消息、通讯转而写杂文和言论。在这期间,我的工作岗位几经变换,其…  相似文献   

13.
贺春艳 《出版广角》2017,(21):87-89
《不存在的父亲》是英国作家迈克尔·道布斯最新的一部悬疑亲情类小说,2016年9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悬疑类小说,《不存在的父亲》无论从叙事层面还是情感角度,甚至是文化价值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与发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15.
此文试从《文心》体现的写作教学观之核心内容,即写作就是生活、写作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入手,进而分析书中所体现的写作教学观。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底到2003年3月,父亲写了三万多字关于奶奶胡墨林的传记。原本写奶奶的传记是想练练手,看看自己能不能写好一部文学传记,因为这种写法他还没尝试过,心里没有把握,另外,也是为了纪念奶奶。但只写了一部分,就放下了。原因是从2003年1月份,父亲已经开始写爷爷的传记《父亲长长的一生》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脚已经踏进“门”里。将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迅速与WTO“接轨”,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主动,化弊为利。从WTO谈到给《中国军校》“校园话题”写稿,首先也要解决一个写稿与用稿“接轨”的问题。打个比方,你写的话题需要卖,我需要买,这就构成了买方与卖方市场。如果你的话题适合我的口味,我当然要买,而且急着想买;如果根本就不合我的口味,那我肯定不买,你写的话题也只是废纸一张。作者与编者之间解决好了“接轨”的问题,你的话题就有了“销路”,这岂不是两全齐美之事。?闲…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在高校教授新闻采写课程的青年教师,笔者苦于因为脱离新闻实践,所以鲜有机会参与当今新闻业界的实际运作情况,相应对新闻业界缺乏敏锐感知力。笔者时常有种恐慌,生怕自己在教授新闻业务的课堂上误人子弟,于是采用过许多补救办法:要求自己随时关注当今新闻界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时常与业界人士往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将在新闻第一线工作过的业界精英请到课堂上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将评报机制引入课堂,要求学生们定期评报,养成新闻阅评和信息收集再加工的能力。这些弥补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都取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笔者始终认为,这些办法取代不了一本好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笔者采用过全国名校不下六七种此类教材,它们各有长处与益处,但笔者总感到缺些什么。为此,笔者曾苦闷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状况在2005年暑假得以改变。笔者当时正在准备下学期的新闻写作教案,偶尔在书店发现了高钢先生著的《新闻写作精要》,翻阅几页后当即买了下来。如今两个学期已经过去,这本书的许多内容笔者都已经在课堂上辅以其他材料讲过,从课堂上学生们专注的神情我看出他们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父亲从事新闻工作已30多年了,也是《新闻爱好者》的忠实读者,2000年退休后,从有限的退休金中自费订阅的刊物首推《新闻爱好者》。一晃4年过去了,《新闻爱好者》成了父亲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整整齐齐堆满了大小书柜的《新闻爱好者》是些,一查,父亲的《新闻爱好者》不见了,问我妈  相似文献   

20.
李健 《军事记者》2007,(1):42-43
读满妹的《回忆父亲胡耀邦》好像自己的女友在讲述她所爱的父亲的故事,也好像杳无音信几十年的远方亲戚的来信,她在告诉亲人们有关父亲的经历。正是此种感受使这一传记作品真实可信,亲切动人,具有强烈的震撼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