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波 《语文知识》2003,(6):27-28
《风筝》是鲁迅在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收在散文诗集《野草》里。初读这篇文章的人,可能会有一种感觉,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沉重心情是不是有点渲染过分了?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小说<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一生从被虐到自虐的过程,并分析了他被虐和自虐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四个四重奏>是诗人艾略特后期诗歌中的代表作,是关于时间和生存的沉思.借助于时间主题,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人类生存前景困惑与忧伤的画卷.本文以<四个四重奏>的时间观为切入点,旨在探究诗人为解脱人类困境,不懈探寻摆脱困境之路而流露出的灵魂自救意识.  相似文献   

4.
陈玉中 《现代语文》2003,(11):26-26
《风筝》是鲁迅先生写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篇散文,它所闪现的“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温馨”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等思想光芒,即使在今天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文中的映衬艺术,也是匠心独运,值得细细品味。以“寒威”与“温和”相映衬。在文章开头的第一、二小节中,“我”由眼前“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就使现实中严冬的“寒…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孙玉石先生的《关于<风筝>》研究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文章认为:对儿童心灵施暴是近于犯罪的行为,是不能、也不应该得到谅解和宽恕的,这正是作品的深刻主题和内涵,而大多数研究者却忽略了这一点。同时,《风筝》中的“我”应理解成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果简单地理解成鲁迅本人,会削弱作品的普遍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包含了外轻实重的双重结构,其意象有着丰富而深刺的寓意,体现了诗人微妙的灵魂秘密。“再则”是一种诀剐的态度,而此诗则是诗人复杂情感体验与美好生命理想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最丰富最难以言说的存在,他的作品总能使人常读常新,尤其是像《过客》这样的作品,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受。对于《过客》,大大小小的论著和文章已谈论得很多,文字上也没有多少难懂之处,但为什么每次重谈,都有一种心灵的震撼与感动呢?因为每读一遍《过客》都仿佛在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鲁迅,他的丰富、博大、深刻、敏感、痛苦、矛盾、绝望、孤独、坚韧、清醒、大爱大憎与大悲大喜等等一切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思想与情感,似乎都在这篇短短的散文诗中浓缩、喷发、凝聚与升华。说《过客》是体现鲁迅思想、哲学、人格、情感、心理、个性的潜心之作,是一点不过分的。下面是我重读《过客》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8.
《风筝》追忆的是童年时期压制小兄弟放风筝,后又深感后悔、悲哀的故事,是一篇带有悲剧色彩的散文诗。文章表现的是一种怀念、追悔的迷惘与感伤,凸露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是窥见鲁迅灵魂的最好的窗口。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名作,仍能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那执拗奇崛的永远沉重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曹津源 《现代语文》2003,(12):24-24
“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四句中的三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策勋十二转”只是言木兰记功次数之多,也不能理解为木兰被提升了十二次。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古汉语中不但有“虚数…  相似文献   

10.
王洪生 《天中学刊》2003,18(6):57-60
《故乡》通过对辛苦辗转而生活的“我”、辛苦麻木而生活的闰土、辛苦恣睢而生活的杨二嫂三种不幸人生的描述,对旧中国20世纪20年代绝大多数不幸的人生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反映了当时苦海无边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相似文献   

11.
《风筝》展示出硬骨头斗士鲁迅的散文不仅有"怒目金刚式"的一面,亦有重视亲情、温柔细腻、反躬自省的另一面。《风筝》收入语文课本对于学生全面认识鲁迅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追风筝的人》是近年来一部产生广泛影响的小说。伦理道德冲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从文学伦理道德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可以看出小说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成功地再现了阿富汗独特的伦理图景,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伦理困境的故事世界。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思想与行为不仅与普什图族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标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而且受到民族、宗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民族与宗教歧视对普什图人道德产生了巨大侵蚀作用。胡塞尔以温柔沉着的笔触主张对话、张扬宽容并追求和谐。而作家将抽象的伦理道德建设以小说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显示了他对人类前途和福祉的关切,也彰显了文学作品为人类提供道德指引的社会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13.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男性权威的认识有所不同。少年时期他崇拜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权,青年时他在与父亲相依为命中逐渐放弃对男权的崇拜,最终,他在心灵救赎路上对以阿塞夫为代表的男权进行反抗并获得成功。主人公对男性权威的态度流变与其人性背叛、自我反省心灵救赎的成长心路彼此呼应,且对他的人生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我的兄弟》和《风筝》的文本异同中可探究《风筝》的创作真意 ,并联系兄弟失和一事以及厨川白村理论对鲁迅的影响 ,可以看出《风筝》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李天明所说鲁迅对兄弟的“忏悔” ,而是曲折表达了他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15.
《风筝·惊丑》是昆曲中较为特殊的一出戏,它是由丑角饰演女性角色的代表作品,几百年来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经演不衰。其原因主要在于剧本情节、角色行当的独特以及舞台搬演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手法是体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英文畅销书The Kite Runner为例,从词汇、句法、叙述角度、写作风格和技巧等方面分析原文的陌生化手法在李继宏译本《追风筝的人》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17.
在炫目而神奇的藏族文化中,精美生动的唐卡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它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常见的唐卡《六道轮回图》,在咫尺卷轴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三层同心圆轮图示了藏传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因缘、轮回理论,其完美的艺术性与深刻的教义融合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福克斯公司1952年拍摄的影片《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根据美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好莱坞当年的编剧们有一套适应观念习惯的编剧法,虽老练但不怎么高明,尽管表达了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和表现了原作的风貌,但他们将小说中那些精辟的警句和鲜活的情感,外化成一段遭遇和一场悲欢,像珍珠串成项链一样,最后变成一部有头有尾催人落泪的情节剧,这显然还不那么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问世以来,感动亿万读者。在小说中,风筝作为特定的意象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作者通过对风筝的描述,反映了哈桑与阿米尔两个人所代表的阶层和地位的差异性以及阿富汗的社会状况。通过对风筝意象的解读,探讨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之路,以及他的救赎行为对我们当代青年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问世以来,感动亿万读者。在小说中,风筝作为特定的意象贯穿整个小说的始终。作者通过对风筝的描述,反映了哈桑与阿米尔两个人所代表的阶层和地位的差异性以及阿富汗的社会状况。通过对风筝意象的解读,探讨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之路,以及他的救赎行为对我们当代青年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