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湘西方块苗文是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一种文字,在采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对字符图像进行识别时,易出现收敛速度慢、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对此,为采用BP神经网络对湘西方块苗文图像进行更好地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相结合的改进型BP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湘西方块苗文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收敛速度快,而且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  相似文献   

2.
张霜 《成人教育》2011,(1):10-13
苗文在成人扫盲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经历了初步发展—大发展—滑坡三个时期。认识不一、多种文字形式、政策单一、苗文双语教学质量不佳、苗文教育未落实到基层是目前苗文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根据目前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台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各层面的政策和措施是解决苗文教育困境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并存着新、老两种苗文,通过对新、老苗文的语音和苗文与英语语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并找出新、老苗文语音之间和苗文与英语语音之间的异同,以期帮助苗族学生更好的掌握外语,尤其是英语的语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传教士恩宝羊等人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创制了"RPA苗文"。这套文字创制以后,在海内外苗区得以迅速传播,成为推行面最为广泛的苗族文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RPA苗文"的创制、传播以及这套文字在海外苗族中的影响略作初步考察,以期为我国新创的民族文字特别是苗文的推行,以及民族语文政策的更好贯彻执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一、苗族与苗文 苗族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按中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国内苗族有739.8万人,而操川黔滇方言滇杀北次方言苗语的苗族约有40万人,主要分布在黔西县、滇杀北和川南一带。 苗文是说录苗族语言的工具。1965年,英国传教士Samuel Polland(汉名柏格理)与苗族传教士杨雅各,汉族信徒李期提及等人,以威宁石门坎苗语语音为基本语音设计了一种框格式拼音苗文——老苗文,  相似文献   

6.
昭通苗族所操语言主要是滇东北与川黔滇两个次方言。由于长期与汉、彝民族杂居,昭通苗语中夹杂着大量汉语和部分彝语借词。三大方言苗族都传说古时曾有文字,但均失传了。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柏格里到昭通传教,在石门坎研制了一种俗称"老苗文"的文字。1956年国家为三大方言区苗族创制文字时,对"老苗文"进行了改革,称滇东北苗文。改革开放后,一种创制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老挝拉丁字母苗文,传入川黔滇次方言苗语区。目前,昭通两个次方言的苗族面临着多种苗文的竞争与选择。  相似文献   

7.
方块壮字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仿效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字,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壮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云南作为壮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民间仍保留着丰富的方块壮字文献。文章基于云南方块壮字的研究历史,从方块壮字的构造、区域性、用途、缺点等方面重点梳理、述评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有更多学者对云南壮族方块壮字进行系统性、深入性和理论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方块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心流理论改进了传统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玩家水平的方块产生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方块产生方法的缺陷,且游戏的可玩性、趣味性、方块的多样性比传统俄罗斯方块都有显著提升,能给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相似文献   

9.
方块壮文是历史上流行于壮族民间,以假借字和仿造字为主体,兼容部分自创字的民族古文字。以往对方块壮文构造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借源构形方面,其自源构形剖析极少涉猎,且依凭字例相对狭窄。因此,应进一步拓宽字例范围。在研究中兼顾借源构形和自源构形的同异质特性,并从方块壮文营构理据上对其进行深层剖解。这对于深入透视方块壮文的构造方法进而从宏观上把握其形态特点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方块游戏是众所周知的一款游戏,玩游戏时表现为消除一行方块,腾出空间接纳新方块。蕴含的哲理对学生的学习有启迪作用,在学习知识中就体现为新习得知识与原有认知背景的同化,形成稳固的认知结构,知识的记忆上升为技能与方法的习得。文章以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案例,从"学科思想引领,明确知识建构目标;运用学科技能,获取新知识;唤醒原有知识,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旧知识优化组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四个方面简述俄罗斯方块游戏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民族语文翻译是一种为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跨文化解读,而从民族语文的翻译中可以窥视到一种文化与周边民族的文化适应过程,对跨境苗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亦不例外。因此,对族际间人文社会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的认识,为如何更加准确地进行民族语文翻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贵州西江苗族,对比亚鲁王的故事传说,指出苗族(贵州苗族、广西苗族、湘西苗族)的来源与迁徙,从亚鲁王的传说、苗族的语言、贾理、古歌等来梳理一条比较清晰苗族迁徙路线。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文献对相单程领导的武溪蛮起义、“精夫”与“徒”二词为盘瓠蛮语言的记载、和相单程的出生地为沅陵县清水坪苗族乡莲花池村 ,即为《后汉书》引《荆州记》所载的“上就、武阳二乡 ,唯此盘瓠子孙”地 ,以及相单程及其子裔的相姓改向姓 ,苗语姓仍称为“松” (song)来看 ,可知相单程为盘瓠蛮中的苗族无疑  相似文献   

14.
镇雄县丁目术自然村是滇东北苗族聚居区一个典型村落。文章通过对丁目术苗族村落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丁目术苗族语言保持良好,全民自觉兼用汉语,苗汉双语共存,功能互补,双语生活是丁目术苗族和谐语言生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传教士为了快速有效的传播教义,翻译《圣经》,创制了多种民族文字。涉及民族众多,计有苗、彝、傈僳、怒、纳西、景颇、拉祜、佤、布朗、哈尼、黎、高山等。按其文字类型可以分为:拉丁字母或变体拉丁字母、坡拉字母、汉语注音字母、汉字型文字。这些文字有着自己的特点,对少数民族社会及中国语言文字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整理和研究它们对普通文字学和文化传播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苗族古歌的口语诗学特性使得其传承研究除了参考一定的文献资料之外,更需要对其所寄生的苗语生活世界的民俗语境进行共识梳理和历时比较,因此,以鼓藏古歌为例,展开基于民族志基础上的苗族古歌传承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现代化要赶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时代,语言和文字必须有相应的发展,使中文进入信息互联网络,此之谓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的演化和语文的演化是密切关联的。秦并六国,统一天下,实行“书同文”政策,这是古代的社会演变引起的语文的演变。鸦片战争后,近代社会的巨大动荡引起了语文的演变。辛亥革命以后,一个语文现代化运动,从酝酿进入实践。这个运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名称: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手头字运动、少数民族新语文运动等。语言现代化在前进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高潮、有低潮,有新旧争论,有左右摇摆,在“尝试与错误”中提高认识和开拓局面。综观一系列运动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语言的共同化;二、文体的口语化;三、文字的简便化;四、注音的字母化。二次大战以后,即使是发达国家,在组成新的共同体的时候,也发生语文问题。一门研究语文宏观问题的新兴学科由是产生,叫做“语言计划”。“文字改革”包括语言,“语言计划”包括文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运动。中国应当参考世界各国的经验.根据中国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有利于国家现代化的语文政策。  相似文献   

18.
"石门坎现象"是苗族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在碰撞和交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和一场速度惊人的宗教皈依运动。从苗族的语言文字、文化观念、原始宗教信仰等角度探析苗族文化在这场文化运动中的态势与功能,将为诠释"石门坎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全球化背景下苗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和文化安全问题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湘西苗族传统节日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传统节日的分类及其期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特征、开展原因和规模等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中,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节日活动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湘西苗族传统节日体育的开展与普及受到环境条件和器材、当地经济发展、参与者的态度等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20.
情歌是每个民族中最具语言美感和愉悦人心的传统歌谣.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环境中的差异性,因而情歌在其民族语中的表达方式和语境建构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苗族情歌不仅在语言形式的表达上有丰富的韵律美,而且还蕴含苗族的传统婚俗文化于其中.透过苗族情歌的各种表述方式,从中可以看到苗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