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论坛》2007,27(2):F0002-F0002,I0001,I0002
2006年乐昌发生“7.15”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这次水灾使乐昌市图书馆损失特别严重,几十年精心购置的文献资料和图书馆设备全部损毁,水灾也使“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洪水无情人有情,广东图书馆学会发起向乐昌市图书馆捐款、捐物的倡议,为重建乐昌市图书馆出钱出力。2007年1月14日,广东图书馆界捐赠仪式暨重建“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挂牌仪式在乐昌市图书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论坛》2005,25(5):F0002-F0002
8月30日,在山清水秀的燕都怀集县,广东流动图书馆怀集分馆在怀集图书馆正式挂牌,这是广东流动图书馆在全省铺开的第24个分馆。  相似文献   

3.
2006年乐昌发生“7.15”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这次水灾使乐昌市图书馆损失特别严重,几十年精心购置的文献资料和图书馆设备全部损毁,水灾也使“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洪水无情人有情,广东图书馆学会发起向乐昌市图书馆捐款、捐物的倡议,为重建乐昌市图书馆出钱出力。2007年1月14日.广东图书馆界捐赠仪式暨重建“广东流动图书馆乐昌分馆”挂牌仪式在乐昌市图书馆隆重举行。广东图书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程焕文教授,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原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谭祥金教授,原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赵燕群教授,韶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沈妙光,广州图书馆馆长刘洪辉  相似文献   

4.
在2009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广东流动图书馆第62个分馆——源城分馆正式挂牌。河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广东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陈小明,广东省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李照淳,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善平,河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蒋武生,源城区委书记黎意勇,源城区人民政府区长陈荣卓,源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南雄,源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黄伦富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市文化系统及河源市各区县图书馆等相关单位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5.
11月11日。我馆与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共同合作建设的图书分馆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是我馆所开展的“未成年人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是本馆建馆以来,首次将图书分馆建进监狱系统内.系前所未有的举措。该馆建成后,能满足数千未成年犯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6.
年初重庆晨报编委会提出了“品牌2009”的今年工作重点。如何打造视觉中心采集部的品牌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作为本地媒体中唯一坚持摄影专版拍摄的部门,图片故事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拳头产品。但是题材的陈旧,创作时间的紧迫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困难。会不会有新的方式。是否能够社会效益和效益双丰收呢,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红叶杯”全国摄影大赛》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6日,经过5个月试开放的开远市图书馆小龙潭监狱分馆在小龙潭监狱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开远市图书馆继小龙潭毛家寨、羊街乡宽寨分馆成立后正式挂牌成立的第三个分馆。小龙潭监狱分馆的成立,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它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开远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协调发展。对改变开远市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开远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达 《新闻天地》2004,(1):48-48
滚滚长江,世人注目。三峡工程建成后,万古长江更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最近,重庆商报又传出一条消息,令人在关注三峡的同时多了几分忧虑。报道说,重庆市巫山县规划委员会一致同意,要建一座高达138米的巫山女神塑像。这座塑像如建成,将超过91米高的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成为当地城市标志性建筑和人为新景观。建像耗资4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李刚  王丙全 《新闻前哨》2010,(12):77-77
三峡水库175米蓄水,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内外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三峡晚报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报纸.三年来一直高度关注着175米蓄水.此时如何体现特色呢?经周密策划之后.三峡晚报创造性地推出了“喜看活力新三峡”大型系列报道,对175米蓄水同步形成的新三峡、新长江进行了立体全景式报道,绘就了精美壮阔的新三峡和长江画卷。  相似文献   

10.
三峡的山水以它的奇险、壮美一直备受众人瞩目,随着考古方面“长阳人”化石、“巫山猿人”化石和旧石器的发现以及新近发掘的巴东旧县坪六朝晚期至南宋的连续性县城遗址,充分展示了三峡辉煌的古文明成就。千百年来,先民英勇地与激流险滩搏击,开辟航道,以利舟楫,遂有李白的名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全球功率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翻开了三峡历史的新篇章,三峡文化也因此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对三峡文化的研究,鄂川渝学界的学者已致力多年了,大部分著述成果和重要资料于2002年由三峡大学汇编为《三峡文化研…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同事看来,我算是勤奋的。可是这两年先后和一些广东新闻同行打交道,发现自己实实在在是够懒惰的。 去年春天,我参加全国省报记者三峡采访团赴湖北宜昌等地采访。其中有《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若干位“广东佬”。说心里话,参加那样的采访团,题材又是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反反复复写过的三峡工程,我一开始就想的是出去转一圈、散散心,连到资料室查阅一下有关三峡及三峡工程剪报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 到湖北以后,当我了解到三峡移民并无往新疆动迁的计划,便彻底松弛下来,一心游览长江两岸风光了。后来,我们每到一处,活动的组织者请来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驻重庆记者站站长范伟国的新闻文集《江海撷英》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文集收集的作品以作者采写的新闻通讯为主,时间跨度20余年。作为历史的记录,文集的作品报道了这一历史时期内发生在东海之滨和长江之畔的许多新闻事件。特别值得一读的是文集的第一部分“见证三峡”,这一部分收集的十数篇通讯历史地反映了三峡库区的巨变,其首篇,系列通讯《蓄水现场见闻》以细腻的文字、诗一般的意境记录描写了三峡库区的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等地区,特别是长江西陵峡、夔门、瞿塘峡等著名景点在三峡工程一期蓄水过程中的景观变化,具有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元月11日,乘着新年柔合的春风。云南省图书馆与省第一女子监狱共同合作建设的图书分馆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去年11月省馆在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建立图书分馆之后,又一次将对外图书流通点建到监狱系统内。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国家图书馆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军事科学院分馆”。12月11日,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隆重举行了分馆揭牌暨网站开通仪式。军事科学院刘成军院长、刘源政委和刘继贤副院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等领导出席了仪式。刘成军、刘源、周和平、詹福瑞共同为“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军事科学院分馆”揭牌,并开通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军事科学院分馆网站”。  相似文献   

15.
分馆制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但是传统的分馆制存在许多不足,“总馆统管,分馆服务”的分馆制更适合当今的高校图书馆。实行分馆制有利于优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布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符合当今图书馆界倡导的“人本位”管理理念的方便读者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走近新三峡     
我们告别了什么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各显其妙;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近年来,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似乎长江三峡的绝佳风景,就在挥手间离我们远去了。上涨的江水,使原汁原味的万古三峡大部分景点不复存在,9个自然景观和15个人文景观将被全部淹没,14个大型岛屿将被部分淹没。位于新滩和香溪间的兵书宝剑峡,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将集自己毕生经验写成的兵书藏书处,随着江水上涨,这段峡中之峡上的“兵书、宝剑”将永沉江底,诸葛亮一生的智慧再也等不到有缘人来相授。而云阳张飞庙原址也被淹,在长江伫立了千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12,(8):94-94
6月5日,湖北广电系统三大公司——北京长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同日正式挂牌运营。这意味着湖北广电系统制播分离改革又迈进一步。今年2月,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江广电传媒”)正式成立,酝酿多年的湖北广电系统制播分离改革正式“试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博物馆》2009,(3):61-61
2005年6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基本陈列“壮丽三峡”开展。该陈列以长江三峡的自然历史和人丈历史的重点和亮点的揭示为主线,采用共时性或主题性的解读方式,把三峡的亮点充分揭示出来;以复制和场景制作为主,间以标本,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形象生动地向观众介绍了雄奇壮美的三峡。  相似文献   

19.
陈志 《图书馆论坛》2005,25(5):248-248,206
门可罗雀,是广东许多地县图书馆乏人问津的真实写照。然而在紫金,这个地处粤东的贫困山区县,近一年多图书馆的人气突然火爆,在周末甚至出现读者排长队的场面。图书馆这个被遗忘的角落何以变得生机勃勃,答案蕴含在一个似旧还新的词语——“流动图书馆”中。2003年11月广东流动图书馆在紫金开设分馆,变化从此发端。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举世瞩目。如何让世界了解三峡,让三峡走向世界?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之环,《中国三峡建设》杂志也同时创刊。李鹏总理特地为杂志题词:“功在当代,利及千秋”。《中国三峡建设》一方面高屋建瓴,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指示精神及时传达给广大三峡工程的建设者和移民工作者以及关心三峡的广大读者;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