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流动人口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峰 《成人教育》2001,(5):13-15
在我国,开展城市社区流动人口教育应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成人教育为依托,使流动人口和社区成人教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展流动人口教育,应具备流动人口教育的运行组织,使流动人口教育的开展具有组织保证。建立教育经费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投入机制,使流动人口教育持久良性发展。构建流动人口教育的社区环境,营造利于流动人口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保障和满足流动人口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慈溪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及其学龄子女大量增加,对慈漠九年制义务教育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成了慈溪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工作的难点。慈溪市充分发挥公办中小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创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吸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使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口普查、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和统计年鉴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福州市流动人口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但分布由集聚转为扩散、来源地趋于开放;流动人口性别年龄结构趋于均衡,迁移"经济性"突出;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整体以中等为主,但空间差异显化;流动人口就业非农化明显,呈"退二进三"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的空间差异、城镇基础差异及规划方向调整、社会保障体制二元化、女性地位提高和迁移模式多元化等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应该客观评价流动人口子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在对陕西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舆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认识有偏颇的地方。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妨碍我们对流动人口子女作出正确、全面的评价,进而影响整个流动人口子女的工作,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年龄别流动率包括水平与模式两个方面。在说明数据基础、界定流量流动人口定义后,利用1990年以来4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考察流量流动人口与全部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差异,描述我国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历时变化与特点,得到的结果表明:(1)流量与全部流动人口的年龄别流动率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5—15岁学龄段的下凹槽形状和峰值年龄后的年龄别流动率下降拐点不同两个方面;(2)近二十年来,年龄别流动率的水平呈全年龄段普遍提高,模式呈峰值大幅提高(尖峰形)、峰值后拐点变化和参与流动的最高年龄推迟。以上结果说明,未来人口预测应以流量流动人口为参数基础;应以整体性视角和差异性视角理解与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应构建综合性、全年龄、全方位的流动人口政策体系,以系统的制度安排来全面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实然和应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到城市打工或谋生的人户分离的人口。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流动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单身外出变为“举家迁徙”,于是便衍生了流动人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我国流动人口的新特点及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人口管理是我国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权、预防和控制犯罪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流动人口出现的新特点及在现阶段流动人口管理的模式,进而提出了“专门化”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并对此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民工子弟学校管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据1997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流动人口呈现两个基本趋向:一是流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二是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更加突出。①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从法律上讲应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由户籍所在地开展;流入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没有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义务,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需要交纳高额的借读…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区流动人口也迅速增加,流动人口中某些人群由于经济的、社会的、个体特征等原因,产生高危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STD、HIV/AIDS的传播等,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问题应加强研究,构建关联分析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经营管理、流动人口对高危行为、HIV/AIDS的认识水平,自觉抵制、杜绝高危行为,促进流动人口身心健康;既从“人本主义”出发多给予流动人口以关心、关怀,又要加强政府政法手段,从“软”“硬”两方面遏制流动人口高危行为及相关后果,促进旅游业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在入学机会上表现出国民待遇的缺失。能否给予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国民待遇,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政府应当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切实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教育的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犯罪率也随之增高。这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但并没有完全控制住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导致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在各个时期是不同的,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相对于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滞后及流动人口家庭背景的不同,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内应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收费管理等,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而从长远来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是与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紧密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因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吸毒者的集中分布,使其成为全国主要毒品通道和毒品消费市场。在毒品扩散过程中,流动人口因受职业、收入、人口自然结构、文化素质、社会环境背景的影响,受强大经济利益的诱惑,较常住人口更易从事吸毒和贩毒活动。流动人口在空间分布上与吸毒者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从而,表现出流动人口对毒品扩散的明显促进作用。因此,应针对毒品问题对流动人口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唐代城市工商业流动人口是唐代一个闪烁的亮点,这些流动人口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扬州作为唐代中后期一个曾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典型工商业城市,其工商业流动人口状况因其频繁的内外交流而较为典型,城市发展也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初产生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目前全国有几百万学龄儿童在形形色色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里生活,其在义务教育上是被边缘化的,他们极有可能是城市未来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应该比其他学校更加重视德育的作用,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德育,引导他们走向自由和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人口大规模地流动,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应地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社会化理论,通过结构和过程两个视角,对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家庭内部环境、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外部环境及社会制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北京师大副校长教授谢维和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性课题。它既是当前教育与社会的一个“问题”,同时又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甚至是经济建设的一个契机。首先,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8.
张宁娟 《教育学报》2005,1(3):73-76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升级”为一个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包括流动子女教育和留守子女教育两个方面,其问题的焦点分别集中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必须依赖学校教育外部力量支持和学校教育内部各环节改革。作为一类社会性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在最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外部力量的支持,但与任何教育问题一样,其深度解决的关键依然在于学校教育内部各环节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的频繁流动使得对其子女基础教育的投入更具有公益物品的性质,而中央政府提出“流入地公立学校为主”的解决方针要求城市地方政府独担流动人口基础教育的重任,遭受到城市地方政府的抵制。解决流动人口基础教育的政策必须在分析各个主体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界定政府间的责任关系,才能保证政策得以很好地执行,多中心协作体制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有效的体制架构。  相似文献   

20.
试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整体评价、社会角色与心理认同评价、犯罪评价等方面;造成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任其发展将会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增加城乡人民融合难度、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发展;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各个方面应齐抓共管,认真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