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果我们只是生活在感觉印象的世界里,那我们就仅仅接触到事物的表面。如果我们对自然界和艺术作品的观看,仅仅看到了形状、色彩、空间或运动,那么这种知觉仅仅是普通知觉。对事物的深层的认识,总是需要我们在积极的建设性的能力方面做出努力。艺术经验具有自由创造的生产性,审美知觉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能动的形式。欣赏即是一种创造。歌德说,创造性是人的天性的最内在的性质。如何让“最内在的性质”得以发展,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美不是在知觉之前就已现成地存在着的(不管是在客观还是在主观),只是随着知觉行为的发生,由于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重组,美才产生了,而且就产生在知觉中。在这种情况下,知觉不仅仅具有审美的功能,而且美直接取决于知觉;知觉直接地孕育了美,直接地成为美产生和存在的处所。只有在知觉中,客体对象才因为主体的加工而成为审美对象;也只有在知觉中,人才把符合条件的客体对象感知为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和一般知觉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为主体提供信息和对客体作出加工,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一种肉身的身体———主体的享受。从知觉传递信息到通过知觉获得享受,这是人的知觉意义重大的一次分化。自此,知觉不仅具有认知的功能,同时还形成了审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自己所倾慕的人处处可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客观的角度评价都很平常。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而这种晕轮效应在文学的创作和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审美知觉的特性在于那知觉同时又是想象。其实质是:那知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地符合了,或者说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想象。审美知觉的内在动力是审美情感:正是审美情感使一般知觉变成了具有潜在想象性的审美知觉。知觉即想象,这无论对于艺术品的审美还是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来说都如此。当然,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导游语言是一种很特殊的职业语言。本文在剖析导游语言魅力的内涵基础上,研究了游客审美知觉的基本要素,指出导游员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时,为引起旅游者在情感上、观念上乃至行为上的互动,需要通过准确生动、和美友好的导游语言传递审美信息,以与游客求知、求新、求乐等诸多审美知觉要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艺术知觉是一种对事物的表现性知觉,是区别于普通知觉、科学知觉的审美知觉。“审美局性”、“表现性”是审美知觉是否存在的两个关键性概念。本从艺心理学的角度,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表现性”这一艺术知觉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闻释。  相似文献   

7.
8.
现代社会以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了大量的物体形态,又以现代艺术的方式生产了大量的美术形态,这些形态作为环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介入现代美术的审美知觉,其介入的方式主要有群体效应和个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视域中的知觉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胡塞尔的意识知觉阶段、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知觉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阶段。以克服或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为目标,梅洛一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知觉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杜夫海纳则创造性地综合各家优长之处,将现象学的知觉理论推进到了美学领域。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为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也在审美知觉理论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0.
艺术知觉论     
知觉,包括艺术知觉,是一种主动反映的过程。它对事物的反映是抽象概括式的,不可能纯粹客观。其指向性受心理定势左右。艺术知觉的指向是物体外观形式上的审美表现性特征。艺术家由于专业不同,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康德为美学所确立的“审美无利害”的原则曾是审美现代性的基石之一,而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从经验自然主义出发,系统地否定了“审美无利害”的原则。康德确立这一原则,是希望通过审美来弥合主客体的分立,而杜威否定和批判这一原则,是为了维护审美的多元个性和鲜活生动的审美经验。他们其实都属于审美现代性的范畴,只不过从不同维度出发而已。二者在这一原则的对立上,再一次体现了现代性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实用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适应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杜威认为道德没有绝对的价值标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道德教育的内容寓于各科教学之中,包括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否认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有合理之处,也有严重的缺陷,应批判地吸取.  相似文献   

13.
在杜威看来,艺术是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艺术是形式与体验的统一;艺术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艺术是经验与自然的统一.杜威的艺术观改变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观念,使艺术从形而上开始向形而下发展,颠覆了中世纪以来的神秘主义艺术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学术自由发展进程中一名不可或缺的人物,杜威倡导成立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提出学术自由和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制原则。文章结合杜威哲学观的形成,对其学术自由思想及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和分析。杜威学术自由主张的菁华在于强调社会学科的科学性,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的统一以及教师终身聘任制,其理论支撑是他推崇理性、科学和民主社会的人本主义、经验自然主义哲学观。  相似文献   

15.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在20世纪初就已提出很有价值的职业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理想的职业教育计划以及职业教育的实施措施都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和见解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尤其是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职业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探杜威教育理论的创新思路和特点。认为在理论建构上,杜威着力打造其理论的核心概念——“经验”,用辨证的方法透视现象,立足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其理论来自美国当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实用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逻辑推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应该是教育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前提。这对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创新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学习兴趣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相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其对学生兴趣的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经验和交际的重视来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但不能简单地称为教师中心论,而且更接近学生中心论.他关于教学阶段的论述不但表明了兴趣具有好坏高下之分,而且具有重大的教育教学功能.撇开先入为主的各种看法,从赫尔巴特与杜威的原著来看,二者的教育思想,共识多于分歧.  相似文献   

18.
论杜威的道德想象模式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道德想象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的道德思考和实践,是其哲学思想集大成的产物。它强调人的情感与想象在道德感知与判断中的作用以及联系道德方式和后果在道德选择中的意义。推行道德想象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培养关注他人的需要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因而有助于我们创建和谐共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杜威和陶行知在反对传统儿童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儿童教育观点,其核心是尊重儿童,解放儿童,儿童教育与生活和社会相联系。二者的儿童教育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本文主要是对二者的儿童教育观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