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在1956年将《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列入12年科学规划。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主持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先后组织全国83个单位、370多位植物分类学家协作进行编研。1993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中国植物志》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志”的编研之一。项目负责人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院士担任。“八五”期间完成编研的有蕨类、壳斗科、豆科、菊科、罂粟科、杜鹃花科、兰科、莎草科等44科,约7600余种,1400余万字,1800余幅图版。  相似文献   

2.
<正>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之初,便开始对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工作给予支持。特别是在1993年至2003年间,自然科学基金委以重大项目的形式对包括孢子植物志在内的"三志"编研进行资助;从2011年开始,又将"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单独设立为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使得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1993年3月,《中国孢子植物志》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的工作之一,开始启动。《中国孢子植物志》主编曾呈奎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参加该项目研究人员176人,分属全国24省市43个单位。《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项目按海藻志、淡水藻志、真菌志、地衣志和苔藓志(5个志)分25卷册进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广泛地补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赴新疆的阿尔泰山、巴尔鲁克山、内蒙阿尔山、泰岭、大巴山、卧龙自然保护区、安徽、西藏、东北等地区和东海、南海等海域进行补充采集,采集标本(样品)2万余份,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生物局于近日组织专家对"十五"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的编研"进行了结题验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宜瑜主任到会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物志》的编研工作于1993年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始启动,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弘复研究员担任项目主持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48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182位编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到1997年8月底已经完成了48卷,其中脊椎动物12卷,昆虫16卷,计1905万字,记述我国动物11837种,彩图231幅,黑白图11145幅。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起,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了“山东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任务书编号:基[2008]01-20-02)工作,开展新一轮全省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编制新一代《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同时更新相应的系列图件并建立数据库(项目编码:1212010811029),2009年纳入“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山东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来明教授级高工.项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山东省地质、矿产、物化探及地质科学研究成果资料,开展了山东省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研编了新一代《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应用地质制图新技术、新方法,编制了1∶50万的山东省地质系列图件及说明书,建立了相关地质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三志”是全国种质资源的数据库,国家动、植物重要的基础资料。编纂出版“三志”对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也是我国生物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完成将造福子孙后代并为充实人类知识宝库作出重大贡献。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将编纂出版中国动、植物志列入12年科学发展规划。1959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下,先后成立了中国植物志、动物志和孢子植物志编委会。中国科学院曾把“三志”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给予了强有力的领导,为科研、编纂提供了足够的经费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物种大全——“三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三部生物物种巨著的主要内容,其对于生物学、生物分类学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重要价值,对于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编研过程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亮点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不再空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过去的10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7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出现空缺。今年这种遗憾不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孢子植物志》是非维管束孢子植物志,包括《中国海藻志》、《中国淡水藻志》、《中国真菌志》、《中国地衣志》和《中国苔藓志》五部分。它的研究目标是摸清我国孢子植物种类,并从形态学、解剖学到生理、生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种类分布、经济用途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记载,从而形成我国孢子植物物种信息库——《中国孢子植物志》。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陕西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项目,属“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计划项目,历时五载。由项目负责人张拴厚和韩芳林博士主持完成新编《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共11篇63章,约135.7万字,插图(含照片)536幅、插表368张,附陕西省1:50万地质图、岩浆岩地质图和陕西省1:100万地质构造图、变质地质图、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区域航磁异常图、区域重力异常图。2012年12月通过由中国地调局和中国地科院地质所组织、李廷栋院士主持的成果评审,并被评为优秀级(92.5分),2014年12月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地调局地调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或重或轻的影响与破坏,为了有效支撑国土资源部门矿山地质环境监管的新职能,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在全国部署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工作,2007年下达了编制我国首份《中国矿山环境地质图(1/400万)》的项目任务书。项目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开展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地质研究,探索多矿种多问题为一体的点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编图方法,编制《中国矿山环境地质图》,为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划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项目实施之前,我国没有区域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研究及小比例尺的图件编制工作,因此项目是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及编图方法创新、理论研究为一体的探索性工作,具有立典性和示范性。上述两个项目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施,主要完成人有徐友宁、何芳、张江华、刘瑞平、乔冈、陈华清。项目成果《区域性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及编图方法实践》获2014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暨《辽宁省区域地质志》由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完成.项目负责人为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总工杨中柱教授级高工.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的子课题之一,通过集成总结三十年来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和科研成果,提高辽宁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15.
由陈世骧教授主编,并和虞佩玉、孙彩虹、谭娟杰、谢蕴贞等5人合著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以下简称《铁甲科志》),已于1986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目》之后出版的又一高水平专著,它标志着我国昆虫分类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编 号19990510)经过各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研究计划,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数理科学 部和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组织的结题验收。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及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该项目所取得的研 究成果使我国在非线性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械故障诊治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部分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为推动我国电力工业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科技档案编研的意义,以1989-2011年间科技档案编研产出为基础,就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档案编研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近来科技档案编研学著作出版缓慢;学术论文的质量略显不足;国家级基金项目缺乏对科技档案编研立项的关注及研究;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档案编研现状不尽人意.针对完善基层科技档案管理办法、加强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监督及加强科技档案编研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一书,是黄鲁成教授等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40)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2章,分为上篇"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研究"和下篇"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国家社科规划办发布了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招标项目,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内江科技》2012,(3):6+44
编研工作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扩展和利用。本文分析了地方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编研主体力量薄弱、编研成果不够丰富的原因。并认为地方应结合实际,把握两个基本理念,即为中心工作服务,编研兼顾、以编带研。地方档案编研人员还应以积极创新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拓展编研形式,以高层次、丰富多彩的编研成果为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基金》1991,5(4):62-62
1991年7月10—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了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全委会听取了“八五”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的汇报,经过认真的审议,决定如下: (一)批准以下14个项目为“八五”立项的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粲粒子和τ轻子的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