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信息产业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的方法,对2006年全国各地区信息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更好地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竞争优势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曙 《情报杂志》1994,13(2):4-8
论述了东西方信息产业社会影响比较研究的重要意义,从东西方信息产业对制造业、农业、教育、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社会服务、社会问题方面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经济代表的信息产业在改造传统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 2010年的信息产业发展数据出发,选取15个相关的基本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和信息产业生产力等方面对各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中、东、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得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总水平,并据此列表,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看信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宁  李林红 《情报杂志》2000,19(2):7-8,13
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关系,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信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正确位置.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息政策的研究重点与策略(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长军 《情报杂志》1995,14(5):9-11
1.2 信息产业政策 从某种意义上,信息产业政策是信息政策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发展信息产业,是当代社会信息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建立信息产业,制定信息产业政策应成为我们制定整个信息政策首当其冲的内容。笔者认为,我国的信息产业政策包括如下内容: a.发展方向政策、明确信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发展战略,指明发展方向。 b.资金倾斜政策。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起步资金,并允  相似文献   

6.
IT标准和标准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伟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3):35-37,42
标准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制定信息产业的技术标准,我们有必要了解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竞争的一般规律。本文力图通过对与信息产业标准和标准战相关的三个问题的回答,为国内企业参与标准战的竞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为以后的关于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技术标准的分类,标准战的分类,企业为什么要参与标准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信息领域的竞争将是世界竞争的核心.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瓶颈.信息产业己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面对世界各国在信息领域里的激烈竞争,我国应该怎么办?本文从分析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丹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25-127
阐述了信息产业演进的表现形式.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其中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信息产业的演进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即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演进的各种因素.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演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需求、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制定统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产品商品化;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开发,培植龙头带动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信息领域的竞争将是世界竞争的核心。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瓶颈。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面对世界各国在信息领域里的激烈竞争,我国应该怎么办?本文从分析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为期一年,已于1991年底写完研究报告初稿,共计4万余字,这里限于篇幅,仅简略予以介绍。本文从信息产业的产生、含义谈起,接着说明它的特征、作用及在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性。说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其发展的归宿。阐述了中国信息需求的特点、信息产业的分类、侧重介绍了广义与狭义(新兴)信息产业,本文是持后一观点的,即指使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兴信息产业。随后说明了它与相关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关系,试图也适当介绍广义信息产业的一些内容。接着详细说明了作为信息产业所属的几个子产业,即计算机产业、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信息办理产业、数据库产业,前两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技术产业,后3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服务产业。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所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冰 《情报科学》1992,13(3):50-54,72
本文依据较为翔实的数据和资料,论证了中国信息产业7个方面的发展,据此认为中国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并提出中国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信息产业比重将越来越大并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宏微观决策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使资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影响就业结构,信息产业本身是高就业型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另一方面从事信息经营的企业大批涌现;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缪晓燕 《科技广场》2006,(12):14-15
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主导经济增长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西方发达国家早就认识到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的知识和信息越多,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就越快。本文就知识经济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在知识管理、信息产业等方面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过程中,曾经遭遇过一个究竟是选择“技工贸”、还是选择“贸工技”发展模式的时期。我们知道,以“联想”为代表的“贸工技”发展模式最终在上述的选择中胜出,一时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选择的象征。“联想”的成功似乎在证明,只有“贸工技”的发展模式,才是一条符合国情的信息产业发展道路。然而,我们也知道,在西方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中,恰恰存在着同“联想”完全相背的产业模式,即所谓的“技工贸”发展模式。而且,我们也知道,在信息产业的发展选择中,只有“技工贸”的发展模式,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4.
略论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键 《软科学》1998,(2):39-42
略论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龚键信息产业是指利用电子通讯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研究,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总称。在我国一般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产业(指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等研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利用计算机、通讯设备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季章 《情报科学》1992,13(6):6-14
文章介绍了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概况及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并进一步研究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咨询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信息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尤以通信业、计算机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最为迅速.1997年是"网络年".网络已成为信息产业当前及未来几年的主旋律.特别是因特网/内联网的发展,使网络更贴近大家的生活,信息服务更加被重视.但作为最具发展前途的信息服务业(广告信息服务除外),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直欠佳.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更是门庭冷落.因而,有必要对基于各类网络的信息咨询服务进行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中小信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信息产业是从中小信息企业起家的,中小信息企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而我国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3倍,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10%左右.信息企业的技术进步意义远大,因为由此带来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引起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壮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升级,从而导致我国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但目前我国信息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编者絮语     
经济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打破我国旧经济体制中条块分割、相互封锁的僵化模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之一。按照经济要素的内在联系,探索一条按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来组织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建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彻底改变旧经济体制中地区封闭、行政割据局面的必由之路。我们再次就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发表了有关文章,意欲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己把信息当作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产业部门。信息产业在我国也已开始发展,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信息产业的开发和信息市场的建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重点分析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政策,以期为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徐蔚琴 《情报科学》1994,15(1):19-22
本文在阐述了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的基础上,说明了我国在本世纪末应把信息产业当作跨世纪工程来着重发展。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中的制约因素后,从信息意识及信息人才、通讯产业、数据库产业和信息国际化的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