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从书店的多少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漫步今日长沙街头,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各种小书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以往说起买书,长沙人会习惯性地想起袁家岭、五一路等繁华路段的国营书店,这些大书店,品种多,都是正版书,买起来舒心,收藏起来放心。但这样的大店对有几百万人口的长沙来说似乎还有点“供不应求”。而今天,你若想买什么书,说不定才出巷口就可看到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读书人感叹:要想买的书买不到,不想买的书到处都是。 一位原先每月都要买一大摞书的朋友对笔者大发牢骚:“现在对书店的兴趣越来越淡。书不谓不多,装帧也趋考究,但一看重复雷同的脸庞,心头就有些恼火……” 的确,这些年,出版热门书籍可谓经久不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三毛的散文,明清艳情小说,梁凤仪财经小说,以至气功、易经、看相算命……尤其是1995年,众多出版社竞相炒起了“名著”——古今  相似文献   

3.
阅《出版工作》1989年第10期《新中国出版人事记(一)》中1950年12月9日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联营书店和三联书店等5家私营和公私合营书店的发行机构联合成立公私合营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条的记载后,不禁使我联想起一点旧闻小事来。据说这5家机构在合营筹备时,排名先后问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一套名为“另类”的丛书陆续摆上了大大小小的书店和书摊,据说,“另类”很受欢迎。有人甚至说,可以不做另类人,不能不读另类书。“另类”的吸引力在哪里?“另类丛书”之一的《格调》这样说:“等级是什么?它不是你的职业,不是你所居住的地方,不是你的餐桌举止,不是你有多少钱或者你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你很难说清楚。”“另类”的另一辑《香烟》的作者旁征博引讲述香烟的魔力,却在讲述的过程中成功实现了戒烟;《器具的进化》把目光投放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针头线脑上,去寻找世间物品来历背后的指导原则;《垃圾之歌》更能让你大吃一惊:“原来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都隐藏在人类的遗弃物里面。”  相似文献   

5.
出版行业需要责任销售制,因为责任销售制会给书店、图书交易公司和出版社带来利益。比不上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的角川书店(出版社),在日本出版社的“第二集团”中却稳坐头把交椅。2006年以来,角川书店出版了日文版《达·芬奇密码》一书,截至目前,已发行380多万套、1000多万册,与《哈利·波特》第六卷本销售的火爆场景交相辉映,成为不景气的日本出版行业的又一亮点。角川书店的社长井上泰一认为,如果说《哈利·波特》的成功在于买断制,那么,《达·芬奇密码》的成功则源自责任销售制。为此,日本出版行业报纸《新文化》的记者对井上社长进行…  相似文献   

6.
近来,书店里的书多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但还远远不够,有好些书人们想买而买不到,这说明书刊种类和数量是供不应求的。可是另一方面,书店里却有不少书积压着,堆积如山,无人问津。倒底是书刊多了还是不够?可以说好的书太少了,而不太需要的或质量不高的书太多了。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受“四人帮”流毒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离休了,好逛书店,想买点好书读。 最近,我在书店里发现一套《文人妙语系列丛书》(共6册,140余万字),便抽出其中两本《李敖狂语》、《柏杨奇语》读了起来。《李敖狂语》前言中写道:“近十余年,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增多,李敖的作品也流入大陆,数家出版社竞相出版他的著作,青年们争抢、争看这位狂人的作品。为了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和透视李敖,我们从李敖作品中撷取反映他思想的语粹,让人们一睹他文章的风采。狂人狂语,窥斑见  相似文献   

8.
柳萌 《中国编辑》2005,(4):65-66
《说闲文丛》一套计3种图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据说在市场销路还算不错,最近逛书店又见冉版:在这套丛书出版之前,华夏出版社也出版过一套,书名是《生活艺术丛书》,而且这套丛书有8种之多。这两套丛书名字不同,内容却相差不多,都是受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启发,没有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的那套“五集”丛书,很难说会有后来的这两套丛书。  相似文献   

9.
按章克标的说法,邵洵美正式经营出版事业,应该说是开办时代书店。在此前,邵出资办了一个金屋书店,时在1928年。金屋书店出版一份叫《金屋》的杂志,署编辑人邵洵美,章克标。关于金屋的来历,倒有一点可说的,据说源自于英国的一种黄色封面的杂志,被叫做黄书Yellow Book,是唯美主义者的著名刊物。邵洵美大概想以《金屋》这个刊物为中心,在中国也大力推行唯美主义文学的宣传,故书刊名也直接仿效和袭用,只不过将“黄”按中国传统改为金,又由金想到“金屋”。金屋书店主要是一个同仁书店,规模小,出书也不多,虽有一定水平也不粗制滥造,但多是一批较为接近的年轻朋友们的习作,也没  相似文献   

10.
旧上海私人做出版的多如牛毛。50年代初作过一番调查,发现其中许多是一人一只皮包的“皮包书店”。还有一些既无固定场所,又无招牌,遇到机会就捞一把的投机者,连烧饼铺老板也在做出版。他们出的书,质量可想而知。烧饼铺老板为什么热心于出版,因为出版赚钱容易。夹着皮包出去走一趟,一手从作者那里接过书稿,一手交给印刷厂,比做烧饼省劲。这样的便宜事,自然会有类似烧饼铺老板者一窝蜂的做出版。于是,烧饼铺老板也跻身子出版家行列。出版本来是一件严肃的工作。没有文化办不了,没有专业知识和认真服务精神办不好。出版决不是一种藉以牟利的行业。在近  相似文献   

11.
书剑飘零的李白曾经写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他若生于今世,也许会发出“买书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概。多年来,你走进书店门市,几乎见不到汉语词典;马上准备出国进修的人员中,有的买不到急需的外语工具书;准备高考的学生没有门路就很难买到数理化自学丛书;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投函书店,诉说买不到专业书的苦处;医务工作者至今把得到一  相似文献   

12.
世纪末的“误读”世纪末的时候,最大的阅读热点是什么?也许就是世纪末本身了。因此,它也就成了世纪末最大的一个出版热点。在稍微大一些的书店里,你只要在电脑查询中键入“世纪末”一词,电脑便会告诉你,这里有三四十种书名中有“世纪末”一词的书供你在世纪末的时候阅读。不光“世纪末”,要是查询“本世纪”、“二十世纪”、“展望”、“回顾”一类的词,一样会吓你一跳。年初的时候,上海远东出版社出了一套两本的《1999的告白》,这也是为世纪  相似文献   

13.
2003假“王朔”真叫王朔  一本28万字署名王朔的小说《不想上床》4月现身长沙书市,王朔出新书?盗版?侵权?没料到的是这位40多岁的女作者真名大姓真的就是“王朔”二字。非典没影响到书店销售  “非典”时期书店门可罗雀,业内无不为2003年的图书销售担忧,到了年末,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国各地书店,无论是新华书店还是大小民营书店,全年销售额依旧保持增长。《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迈的步伐那么大 虽然出版改革的步伐一直在向前迈进,但9月1日颁布执行的《出版物管理规定》还是吓了大家一跳,因为图书发行全面放开了,具备条件的民营发行企业…  相似文献   

14.
台湾金石堂书店根据对台湾年度出版要闻进行的系统统计,于最近评选出台湾93年度十大出版新闻。这十大新闻依次如下: 1.《柏杨版资治通鉴》竣工,畅销海内外。 2.周玉蔻引领人物传记热到最高点。 3.大陆政治性书籍打破出版禁忌纷纷在台上市。 4.“谈笑书声”为读书节目开创新里程碑。 5.美国通俗流行小说大畅销。 6.日本漫画、杂志横扫书市。 7.连锁书店迈入国际化的具体表现——金石堂加拿大分店做先锋。  相似文献   

15.
好不容易读完了杨志文编写的洋洋45万言的《世界百名元首秘闻韵事》(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要问有什么感受,七个字即可概括:粗制滥造皆文章。何以见得?请看事实: 该书第36篇题为《慷慨大度的小国之君博尔基亚》。写的是当今文莱国的苏丹博尔基亚的事。又该书第38篇题为《世界“第一富翁”布尔卡赫》,写的据说是一个叫“布鲁奈”国的苏丹布尔卡赫的事。这两篇文章长短不一,但内容皆多重复。原来,这里被编写者当作分属两个国家的两位苏丹,实际上是同一国家的同一苏丹。因为“文莱”也有人译作“布鲁奈”;而这个国家的在位苏丹的名字“博尔基亚”也有人译  相似文献   

16.
圣诞节开始一直到1月中旬,是名副其实的图书销售黄金期,各大图书连锁店捷报频传。美国三大图书连锁店在这个黄金销售期间创造了22.7亿美元的图书销售记录,较2003年同期增长2.8%。其中,巴诺书店增幅最大,增长率为3.9%,鲍德斯集团和百万书店也表现出出色的销售业绩。另外,根据英国书商协会2004年圣诞季节图书销售情况的调查,大约有56%强的书店积极回应说,较2003年同期有增长,28%的回应者表示与2003年同期持平。在圣诞节期间,打折销售、礼品书等无疑为各大连锁书店换取极大销售额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有人欢喜有人忧,且不说圣诞期间受冲击巨大的独立书商们,圣诞节后,英国书店到处出现许多带笔记本记录并比较书价的人。很明显,读者在圣诞节后还是期望能有半价销售的图书。对书架上全价销售或是比其他书店卖得贵的书,也多了心眼。同样是礼品书,美国 Assouline 出版公司上万美元一套的礼品书(柜)就玩得很大,也还卖得不错。同样是打折销售,《哈利·波特》第六部——《混血王子》的前景只会更好不会更坏,该书已经开始接受预售。鲍德斯书店和巴诺书店,以及亚马逊网站都宣布,只要读者在出版日之前预订,就可以享受4折的优惠。另有一则《哈利·波特》的消息。1月初,有人在互联网上开办了一个网站,声称已经得到《混血王子》的电子版,并挂牌9.95美元一本对外出售。该网站上还声称,其他几本系列小说的电子版也已经备有了。当然,这一消息后来被证实是一大骗局。预计,在今后的一百多天里,围绕这本“万众注目”的《混血王子》的真假消息还会更多、更复杂。  相似文献   

17.
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哪家出版商,开始把文学名人的名言、警句集纳成册(这里姑且称之为“文学语录本”)后,推向了市场。于是乎,全国各地诸家出版商纷纷效仿,一场争出“文学语录本”的“大战”便展开了。如今只要你在书店、书摊上浏览,总会发现有多种诸如《鲁迅语萃》、《冯友兰语萃》、《莎士比亚如是说》的出版物。据说开始时购买者还算踊跃,但如今却寥寥无几了。购买这种“文学语录本”的读者,他们想了解伟人,想阅读名著,又想走捷径,于是一些出版部门迎合他们的心理,就炮制了大量的文学语录本。不慎重地出版此类文学语录…  相似文献   

18.
解放前出版发行工作的情况,可以拿商务印书馆和生活书店作代表。“一·二八”以后。商务重整旗鼓。以发行教科书为根基,又出版各种所谓“杂书”。在《新闻报》上每天登一方块广告,标榜日出一书。广告就以“每日新书”相号召。通过自己在全国的分馆。专门发售本版书刊。生活书店自己出书不多,但总经售(代理发行)的书却不少,新知书店出版的书。也是全部按六折委托它  相似文献   

19.
在明末清初的文人中,张潮是最可爱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他虽入清,但距明很近。 像张岱,人谈得多,所以不谈;而张潮虽有人谈,但似乎不多,所以还可以谈。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幽梦影》。 《幽梦影》有一卷本和二卷本,最初为《昭代丛书》、《晨风阁丛书》、《啸园丛书》等收录。1933年有正书局出版节抄本,1935年中央书店出版铅印本,以后就没有再版过了。据说这本薄薄的小书在日本却较受尊崇,列入《中国古典新书》之中。  相似文献   

20.
徐柏容 《出版史料》2005,(3):98-103
20世纪30年代抗战以前的上海,正值一个空前的文化繁荣年代。书店、杂志,乃至报纸,林林总总,众彩纷呈。以书店而论,在许多中小书店之中,有一家独具特色的书店,那就是高举“发表女子作品,供给女子读物”旗帜的女子书店;以杂志而论,在当时数千种杂志之中,有一家也是高举“发表女子作品,供给女子读物”旗帜的《女子月刊》。这份《女子月刊》,正是女子书店于成立后不久就出版的,这家规模不大的女子书店,既出版书籍,又出版杂志,还兼营门市和发行,可谓麻雀虽小,肝胆俱备。曾经主编过一段时间《女子月刊》的凤子女士1979年的一篇文章中曾说:记得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