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挖花蛤     
今天早上,舅舅说要带我和妈妈,还有妹妹去观音山的海滩挖花蛤。 下午四点多,退潮了,我们来到海边,看到很多人已经蹲在沙滩上了,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脱了鞋,直奔沙滩。 沙滩上有很多花蛤的壳,而花蛤就藏在它们中间。我一下子就捡到了10个,妹妹也捡到了5个。我们把这些花蛤拿给妈妈看,妈妈夸我们真厉害。  相似文献   

2.
我们班搞的生成活动“鞋”,已经接近尾声了。在研究鞋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把孩子的作品挂出去,让家长共同来分享孩子的快乐。面对孩子的作品,家长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一个孩子看见妈妈来接他时,像小鸟一样扑到妈妈怀里,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画的灯笼鞋……”没等孩子说完,这位妈妈就大声呵斥:“你这是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鞋,你看能穿吗?”这个孩子登时低下了头,满脸的不高兴。而另一个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  相似文献   

3.
餐巾不仅有实用性.如果把它折叠成花、鸟、鱼、虫等各种造型。还会把餐桌点缀得典雅、美观.令人赏心悦目.增加气氛。而在曾经组织的五年级综合实践——“餐桌礼仪知多少”的活动中.也发现有很多学生对“餐巾花”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在每节后均安排了相应的活动课。活动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景,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题材,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实践为主体的一种双向活动。在每节活动课中,教材都设置了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实践这些相应的问题和环节,很适合于研究性学习,所以活动课可采用“研究性”这一方式,让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5.
餐巾不仅有实用性,如果把它折叠成花、鸟、鱼、虫等各种造型,还会把餐桌点缀得典雅、美观,令人赏心悦目,增加气氛。而在曾经组织的五年级综合实践——“餐桌礼仪知多少”的活动中,也发现有很多学生对“餐巾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情境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花吗?瞧,这些  相似文献   

6.
周兴富 《考试周刊》2013,(50):124-124
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主要是开设思想品德活动课,主要内容是针对思想道德的开放性,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宗旨。通过活动课,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课型:小学生阅读教学实践活动课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书的知识》(经济日报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再现“书的出版程序”,让学生模拟出版一本书;  相似文献   

8.
语文活动课,老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把学生推到台前,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深化所学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增强才干。  相似文献   

9.
养蚕     
“五一”节前,妈妈带回来一些蚕,那是廖阿姨送的。妈妈把蚕装在一个空鞋盒里,撒上桑叶,放在阳台上。做完作业,我来到阳台上看蚕。咦,怎么只见桑叶不见蚕呢?我用手小心翼翼地拨开桑叶,原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可行性强。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课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数学活动课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但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课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横冲直撞鞋     
杨翊 《少年月刊》2015,(Z2):22-23
果冻顺利升上了二年级,作为奖励,妈妈带他去大商场买新鞋。果冻一兴奋,就忘记了出门前答应妈妈的要求:不能自己乱跑。"嘭",果冻的眼前冒(mao)出了一百个小星星。原来,他跟一个导购叔叔撞(zhuang)到了一起。导购叔叔痛苦地弯下了腰:"小朋友,在大商场里可不能乱跑,这里人多!"果冻不服气地说:"哼,你又不是我老爸,凭(ping)什么管我呀!""好,叔叔不管,叔叔送你件礼物。"说着,导购叔叔把一个鞋盒子塞到了果冻怀里。果冻一看鞋盒上写着"横冲直撞鞋"就乐了,心想这鞋穿上一定很酷(ku)!他也没多想,立即换上了这双鞋。  相似文献   

13.
《捆支架》一课是让学生在捆扎三角形和正方形平面支架后,通过比较得出三角形支架不易变形的结论,再加大难度捆立体支架,从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结构不易变形的认识。我们教本课的一点体会是:选好实验材料是教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魏前峰 《考试周刊》2012,(78):88-88
数学活动课的中心是“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本文主要从明确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突出趣味性、突出自主性、突出实践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六个方面论述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  相似文献   

15.
英语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自我感受和自我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英语活动课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宋利辉 《新疆教育》2013,(13):149-149
“活动课”,顾名思义,是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而语文“活动课”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有趣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的活动中对课文的内容产生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予以讲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学习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及时正确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7.
《What'sinpicture?》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第一册的第25课。该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句型What'sinpicture?于是 ,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采用听、做、说、唱、演等方式 ,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 ,以活动促说 ,以活动促用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会英语。请看下面的教例 :师 :我知道同学们每个人都画了一张漂亮的画 ,老师也画了一张 ,想不想知道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今天啊 ,我们一起来上一节英语活动课“What'sinpicture?”。(教师同时把What'sinpicture…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春季,晋元中学预备年级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语文活动课。什么是语文活动课?也许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对于这个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个问题。还在上学期,他们已经上过5次语文活动课。如果说在那时候,学生对活动课还很陌生,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进入“角色”了。“我们最喜欢上活动课。”很多孩子这样说。“活动课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9.
历史活动课是历史学科的实践活动,历史活动课使历史教学既面临着新的探索,又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如何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浅谈对历史活动课开展的看法: 一、开展历史活动课的意义 1.从教育目标看,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2.从教学心理学看,活动课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学科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每个小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烦恼,我也不例外。从小到大,妈妈几乎没给我一点儿自主空间,做什么事总得有约束,这令我十分烦恼。每当我要帮助妈妈做家务,妈妈总会对我说:“小毛孩子学习去,大人干的事不用你管。”于是,我只好默默地回房间去写作业。每当我凭着兴趣要买科普书,妈妈总会摇摇头,说是小孩子从小要看中外文学名著,科普之类的书少看些没什么大碍。每当我想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妈妈总会冲着我说:“看看看,你就知道看电视,小孩子要抓紧学习,将来要考重点中学、名牌大学,难着呢!”每当我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妈妈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