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识作为实际进行的活动是物质的活动 ,但并非任何物质的活动都是意识活动。意识作为一种实际发生、实际进行的活动 ,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意识活动等同于知 ;狭义的意识活动只是知的一种 ,这种知是通过特定的物质———人脑———进行的活动 ,是在实知的基础上发生、进行的想知活动。这种活动作为反映是具有超越性的间接反映。与物质相对的意识是狭义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说法混淆了意识与意识活动这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意识活动是人脑形成意识的过程,而意识是意识活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人脑机能的是意识活动,因为机能是生物体内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的作用和活动能力,而意识不是人脑的机能,它不为人脑所固有,是人脑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意识活动的结果,因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意识活动才是人脑所固有的机能.  相似文献   

3.
成长自觉性是指生命个体认识到自己应该不断发展、完善的自觉意识和有计划、有目标的自觉行动。简单来说就是"主动求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儿童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成长起来的,具有成长自觉性的儿童,活动前渴望发展,活动中积极行动,活动后反思超越。活动前渴望发展表现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发展意识:能自知,思进取;活动中积极行动表现为具有一定的行动意识、管理意识和变通意识:愿实践,能自治;活  相似文献   

4.
效果意识、辅导意识、活动(动感)意识和主题意识是教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应具备的关键意识,有了这几种意识,教学过程不管分几个阶段,不管怎样设计,都将是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四阶段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或创新。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的理念和思想状态活动.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对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阐述,让学生主动去探求数学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马娟 《文教资料》2011,(12):181-182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加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组织校级活动,树立精品意识;精心策划院系活动,树立创新意识;精心引导年级活动,树立育人意识,通过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高校的德育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课堂,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学生许多意识和能力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学校里的学习活动,而这些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写作活动中的意识 ,是人类意识在写作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 ,受人类意识的一般规律的制约 ,但又有自己的特性。根据写作活动的特征 ,阐明写作过程必须具备十种主要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写作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写作意识走向文字的过程,是意识的连续体。写作意识始终支配决定着写作的过程,写作意识具有本体论的主观性、统一的形式和整体的结构、意向性特征、自然化的特征。写作活动就是一种从写作意识走向文字的活动连续体。  相似文献   

10.
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诱因和动力,是大学生开始创业的基础和前提。从创业活动的实践性和市场性出发,创业意识包括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风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国际化意识等,创新意识是创业意识的本质和核心。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为载体,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按照传统心理学的观点,只有人类才有思维和意识活动,因为思维是意识的核心,而意识必须以语言为中介。认知神经科学对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意识和思维并不完全依赖于语言,语言缺失只对扩展的意识产生影响,而对核心意识未造成损害。即使没有语言的参与,失语症患者仍然能够产生某种有表象的、非言语的意识活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向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提出挑战:意识活动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并非只有人类才有意识,意识并非仅以语言为基础,并非脑的所有活动都与意识有关,很多脑活动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物理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的提出(一)创新意识以及在科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起创新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活动的起点.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意识是在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因而意识受活动的制约.同时,意识又能动地参与活动,作为活动系统的组成要素调节着活动的进行,作为完成一般活动的必要条件,因而  相似文献   

14.
创建先进基础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这是活动,是载体,而树立公仆意识,增强公仆意识,此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公仆意识的有无与强弱,严重制约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整个过程;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具体阐释了创先争优和公仆意识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6.
写作活动中的意识,是人类意识在写作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受人类意识的一般规律的制约,但又有自己的特性.根据写作活动的特征,阐明写作过程必须具备十种主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道德活动是由道德意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道德意识活动形成人们的道德认识和要实现的道德价值目标及行为方案,道德实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形形色色的道德行为并最终转化为某种稳固的道德品质。在这里,揭示道德意识活动的本质及其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关系,探究道德意识活动是怎样实现对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功能的内在机制,乃是当前的伦理学、道德哲学、德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阶段——个体道德决策作些粗浅研究,并力图说明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问题体系"课程,也是"能力发展"的课题,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第一要素是问题意识,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强化思维训练,产生问题意识;创设活动情境,激发问题意识;鼓励生活实践,发展问题意识。旨在为探讨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我们必须树立育人意识、创新意识和导向意识,处理好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广度和深度的关系,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体育活动是幼儿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体育活动前后有活动材料的摆放和收取环节,这也是进行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前后的劳动成为幼儿快乐活动的一部分,让幼儿在快乐的体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劳动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