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士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通常我们一提到“隐士”,就会想到佛道两家的“隐”,因为这两家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出世的,所以信仰此两教者很自然地成为“隐士”,而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集体责任,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儒家在做人与做官的关系上主张做人与做官相统一。儒家的基本理念是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诚意修身是做人,治国平天下是做官。内在的道德修养是外在政治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良好的政治行为。这种理念落实到做人与做官的关  相似文献   

3.
2000多年来,儒家思想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形成与数学教育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与骞展模式取决于中国传统思维。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最具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培养目标给中国古代数学和数学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说:当官的人如果能够做到以德服人,他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那样,被群星环绕。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要的是讲一个德字。有道德,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就能够成为一个核心,被众人拥戴,形成权  相似文献   

5.
殷群 《大理文化》2012,(5):95-97
如果说街区是组成大理古城的"骨骼和动脉",那么,民居院落就是大理古城的"肌肉"。大理自古就是"文献名邦",大理人知书达理,尊师重教,为人讲求"德",重"修身、齐家",而不奢谈"治国、平天下"。古城里的居民很懂得生活,古城民居的社会形态与居住形态相联系,具体表现为民居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特征与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和内外空间、建筑形象所形成的特征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是儒家的传统命题,是儒家实行“治国平天下”这种政治关怀在思想史上的体现。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圣即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外王则指通经致用。由于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限制,经世致用思想在各个朝代显隐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承平年代,经世致用思想会淡化,而阶级矛盾激化或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时,则会激起士大夫阶层的忧患意识,所谓“不忧一家寒,而忧四海饥”,从而使经世致用思想得以旌扬。  相似文献   

7.
《寻根》2004,(4)
一、居士学者欧阳竟无(1871~1943年),名渐,江西宜黄人,学者多称之为宜黄大师,对中国近现代佛学的复兴和佛教的教育事业多有作为。欧阳竟无在家乡启蒙,接受的是传统儒家式的教育,20岁时还捐了一个秀才的名分。若按一般常理,欧阳竟无将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轨迹生活  相似文献   

8.
引言 封建时代,礼治的建立,目的是确保君主的最高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并作为个人自处及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而且有相应的规制仪式。周初实行的分封制度与周礼的制定是相辅相成的,目的就在于确保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至春秋战国之世,孔子鉴于“礼坏乐崩”,乱世无序,因此提出“克已复礼”,其所欲复之礼即为“周礼”,并作为自己终身践履的目标。如齐景公问政,孔子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治之说应之。“君君、臣臣”是国家的关系,“父父、子子”则是家庭的关系,“齐家”与“治国”,正是儒家学说的两大要旨。针对春秋战国之际诸侯不尊周  相似文献   

9.
王云庄 《寻根》2001,(6):61-63
寿,是人类对于生命的无限奥秘不断追寻的亘古梦想。在中国,千百年来,寿与福禄禧并列而用,成为美满、吉祥的象征。中国的寿与儒家的修身、佛家的养性、道家的效法自然,与中国传统化的生命观、伦理观、价值观,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古代儒家对人生原则的思考●宁国良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去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古代儒家的一些思考,颇有启发意义。孔子指出:人离不开社会,但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却不是天生的。他主张从历史经验和师友的良好品格中去总结人生原则。他曾对学生说,他为人处世...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的和谐理念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既是"儒家的最高价值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儒家和谐理念包括"和而不同"和谐价值取向;"仁者爱人"的和谐处事态度;"知行合一"的和谐实现路径和以"修身"为道德准则的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儒家文化的和谐理念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瓶颈,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缺陷。儒家的修身观、自省主张和行仁目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儒家重视《诗》所反映的历史经验及思想。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又说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即学诗可以表现情感,可以处理人际关系,可以观察事物,可以修养性情,还可以齐家从政。这都是从伦理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诗》的内涵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2014,(12):I0009-I0009
<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月24日下午,在2014级新生、孔子后裔孔晓雨同学的带领下,30余名本科生和30余名来自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留学生代表在孔子像前流利顺畅地颂读着儒家经典名篇《论语·为政》……孔子文化的"修身之方""学习之道"和"处世之礼"在不同肤色和民族的学子间得以体验。校长修刚、校党委副书记刘振琍、山东校友会会长高翔与韩国顺天乡大学校长徐  相似文献   

15.
<正>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是人性论。人性论是做人的起点和基础。所以,儒家哲学的精髓其实是人生哲学,或者说,儒学是一门做人的学问。先秦时期,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天生之性差异甚微,后天的习染则会导致不同。孟子首倡性善论,以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存之即人,扩而充之便为仁义礼智。舍之即兽,寡欲和求放心以补救之。荀子则提出性恶论反对孟子,以为人性不美,故极力劝学,倡导教  相似文献   

16.
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直至秦亡,均以法治国,又进行焚书坑儒,似乎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事业只是起到了破坏作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学艺术可言。其实,这仅是一种表相之说。因为秦在以法治国期间,只是对以“古非今”的儒家采取排斥态度而已,它并没有扼杀文学艺术的发展。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的人生起源论,是和宇宙生成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把“气”作为宇宙的本源,认为人和万物都由“气”化生,各家学者都尚此说,儒家学者尤其如此。儒家把“气”视为产生和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孔子把“血气”作为人体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孟昭燕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大多因受过儒家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教育,具有自己的政治思想。本文只着重介绍其中一些较为激进的民主性精华。唐中叶的柳宗元是以赫赫文名载入我国史册的;实际上他还因提出公仆论而成为我国政治思想史上雄视千载的大...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1837-1909)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派领袖和教育家。他十分重视读书在修身治国方面的重要作用,终其一生不遗余力地推行读书教育———兴办学校,编辑刻印图书,还躬亲宣讲,撰写文章,除单篇零什不计外,单论读书的专著就有《轩语》、《书目答问》、《劝学篇》三种。在这  相似文献   

20.
两千多年以前的思想家荀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治国在于用人,用人在于立法,立法在于信、赏、罚。信以立本,赏以兴功,罚以诫邪。信不可不立,赏不可不公,罚不可不当。天下国家,本同一理,齐家之道,亦然”。如果把这段话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取其用人之道,也不失为我们今天借鉴的上上策略。 最近播放的《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无论在城市或农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