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认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教学本质的研究。"教学认识论"坚持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研究还涉及诸如教学认识客体与主体、教学认识领导、教学认识方式、教学认识检验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认识论、学科教学认识论以及教学认识论理论基础问题备受关切。30余年来,教学认识论研究成就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唐俊芳 《考试周刊》2009,(21):164-165
教学认识论和交往论下的师生关系学说都是对传统二元对立师生观的突破,特殊认识论下的主导主体说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交往论下的主体—主体说,提倡弘扬课堂中“人”的生命价值;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发生着对象性关系,也发生着意义性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活认识论及其对现代教学论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学认识论是建立在“科学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科学认识论”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泛科学主义、实体性思维,由此导致教学活动中教学与生活、教学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哲学界主张建构一种主客体统一的“生活认识论”。“生活认识论”的确立,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有之义,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现代教学理论走上了向生活世界回归之路。“生活认识论”的提出,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前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些难题,有助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师生关系,推动现代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信息科学的兴起使得从信息的视角解释人的认识过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信息认识论"随之得到普遍承认;信息认识论的"扩大化"也可能走向"认识论信息主义",即一种对认识过程、认识机制及认识本质的过度信息化解释。这种解释一方面加深了对认识现象的科学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忽视情感、意志等非形式信息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从而淹没认识的人文方面。  相似文献   

5.
作为超越主客观二元认识论的身体现象学,它强调身体是通向世界的媒介,身体认识世界具有整体性、始源性、主体性和情境性。建立在这样的认识论基础上,反思传统教学认识论及其制约教学实践的现象,重建教学目的的全面性、起点的身体性、主体的确定性以及环境的情境性等,并以此超越主客观对立的二元教学认识论,能够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怀疑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的颠覆不仅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早期的哲学创设,古希腊怀疑主义对三大领域的批判也消解了专制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基础,进而使得民主的观念和思想一直或隐或现于西方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7.
思维创新已成为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传统的认识论与思维科学的一个共同缺陷就在于没有把二者深度结合起来。主体的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具有多层次、多环节活动内容。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本质与核心在于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主体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动力机制和内在尺度。研究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不系统深入地研究思维创新。把思维创新置入认识论视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对于深化认识活动的能动性研究、内在机制研究和拓展认识论研究的深度领域,都具有深远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师教育》2015,(4):72-75
数学情境教学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特点,主要为"以境启知、以知怡情"。从教学认识论角度看,生活认识论及建构主义认识论可以作为数学情境教学的认识论基础;从数学认识论角度看,可误主义或拟经验主义数学认识论可以作为数学情境教学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理论来源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女权主义及其发展,二是传统科学观及其批判,三是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具体而言,则包括四个方面:源自女性心理的性别意识、女权主义的解放政治观、科技理性反思和同情性认识模式思想.由女性心理和性别意识衍生出了性别压迫和性别平等理念;女权主义解放政治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基因经过多次嬗变导出了男性与女性、男性认识与女性认识的二元界分;科技理性反思蕴含着信念的可变性观念,并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知识生成的社会过程的性别因素标准;同情性认识模式则满足了人们关于知识来源的价值追问,提出了认识的相对性、非中立性以及主体偏好的存在性思想.通过梳理上述四个要素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关系,意在说明,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西方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讨论了对待教学认识过程中学生所犯错误的两种态度:一种视其为教学的失败,另一种则视其为学习主体性的表征。文章分析了这两种态度支配下的课堂生活及其引发的教学危机,并从人性论、认识论和政治哲学三个角度进一步论述了教学认识过程中错误的深刻根源、认识论意义及上述两种态度可能造成的政治后果, 最后提出以理性批评的态度来对待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