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客家饮食谚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本文从大量第一手饮食谚语资料来探讨客家精神的特质:生存忧患、务实敬业、勤劳持家、敬祖尊宗、乐天知命等。  相似文献   

2.
杜甫居蜀饮食诗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杜甫晚年居蜀饮食诗的探究,认识杜甫的人格与风格以及四川的天然地理、人文风情、川菜食材、烹调方法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他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杜甫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现实主义诗篇,然而他也创作了一些闲适诗,其中有五首提及鹅。杜甫的咏鹅诗以诗人自身为吟咏对象的显现场所。这一现象启迪我们去追问杜甫咏鹅诗的本质,这些作品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真理的关系。海德格尔关于作品与真理关系的论述,为我们认识杜甫的咏鹅诗,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从杜甫的咏鹅诗出发,我们可以进而更好地把握杜甫民生诗篇的本质,因而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关注。杜甫的诗歌创作之所以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生存的境况均有关系。作为唐朝国教之一的基督宗教对杜甫有着潜移作用,以至于他无须变更自己的话语体系就接纳了基督精神。杜甫长期面临的生存压力使得他的思维异常地敏感,以至于在基督精神的推动下他关注到了自身、周边生存物以及宇宙中的其他生命个体。杜甫诗歌这一基本品格使得杜诗具有恒久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杜诗的认识价值使人们认为它值得一读且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4.
杜甫的一生经历坎坷,生活困顿。然而,这一切却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不幸,体现出了浓厚的悲剧美学精神。这种悲剧美学精神源于四个方面,即:政治理想的渐次幻灭、忧国忧民的圣人情怀、人格扭曲的精神痛苦、亲人朋友的生离死别。通过对其诗歌的解读,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一颗伟大的心灵、一个仁爱博大的圣人胸襟。  相似文献   

5.
杜甫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历来被人们称之为“诗史”。他对黑暗现实的暴露,对人民深深的同情,都体现出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矛盾,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社会坚固的土壤上,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敞,他总是大胆地揭露矛盾,讽谕时事,表明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它的途径,因而它的诗存在着十分深刻而广博的历史内容,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杜诗是杜甫精神的艺术化表现,是对中华文化的最生动最丰富的阐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浓缩和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在生活实践中的知识、智慧和创作能力的升华和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在今天,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杜甫的全部著作和立身行事中鲜明地体现出他的思想文化意识,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追求,其本质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展现,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就此谈六个方面的内容:呼唤什么样的国家、社会;最高公权力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执掌;关注民生应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各级官员应当是怎样的人;文化人应何种社会责任;作者应当怎样写作。  相似文献   

8.
杜甫的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驱使下,对动荡社会现实的切心关注,他以史为镜,观照现实,将历史和现实加以沟通,或借古讽今,或咏史抒怀,充分借用古人古事将其难以直说的隐忧与深层思考,用艺术处理,以怀古的形式体现出来,将怀古咏史上升到睿智的哲理高度,涵融着作取鉴资治的警世史论和讽谏意图,具有显豁的伤今情调和深层的历史感,有着明显的超前意识和鲜明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杜甫以后历代论诗绝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在后人心目中的杜甫是什么样子的。先说一个小插曲,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李白有《戏赠杜甫》一诗,曰:“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清人仇兆鳌曰:“此诗,唐人谓讥其太愁肝肾也。今按《李集》不载,洪容斋谓是好事者为之耳。李杜文章知己,心相推服,断无此语,且诗词庸俗,一望而知为赝作也。”或许洪、仇的看法是正确的,但这首诗写出了杜甫作诗  相似文献   

10.
有唐一代,杜甫的题画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很高,其题画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对韩干画马提出了批评。宋代蜀人苏轼对韩干画马的审美观与杜甫的观点则针锋相对。本文从杜甫的题画诗说起,对杜甫苏轼二人书画艺术的审美观以及二人艺术审美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王禹偁对杜甫诗歌结构和语言的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初诗坛,王禹偁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较高跤韨犜谒未冉显绲刈⒅叵蚨鸥κ柩埃?尤其是王禹偁对杜甫诗歌创作结构和语言的学习,在模仿和学习中提高了诗艺,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并对后来的宋代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朝鲜族人民创造了既蕴含他民族文化又不失本民族特色的朝鲜族饮食文化。冷面是朝鲜族三大特色食品之一,它不但是朝鲜族人民引以自豪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冷面的原料多为荞麦,其制作过程复杂,历史悠久且工艺独特。冷面折射出朝鲜族饮食文化的民族认同价值、历史记述价值、民族文化承载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3.
壮族饮食文化习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又有汉族等其他民族习俗在内的饮食文化习俗。壮族的饮食文化习俗具有三大特点:喜食糯米食品,喜食生腌酸辣,饮食礼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思想错综复杂,主要表现为儒道佛3家思想的并存和矛盾冲突。这一方面是由于时代思潮对杜甫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与他的家庭影响、人生经历和命运变化有关的。穷愁的生活和不幸的命运,使杜甫的思想显示出相当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似文献   

15.
可能世界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的研究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空间理论可以看作是可能世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释语篇的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商标翻译是译者顺应潜在消费者心理世界的语言重构活动。心理世界包括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商标翻译活动中,语言选择的变异性决定不同的译法。译者据此进行语言的商讨性选择来顺应消费者的心理世界。认知因素包括产品功能、消费需求和商品信誉。情感因素有性别心理、民族心理、语言联想和价值观念等。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项研究对以上因素进行专门或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将探讨这种顺应背后的机制,为商标翻译活动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杜甫以特有的沉郁之风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作品,他不但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改革家",从他开始,中国诗歌逐渐表现为另一种样式,他以独特的方式对盛唐之音进行了解构,开启了宋学之津门.本文试图从杜甫解构盛唐之音的角度阐述其"导夫先路"之功,并从中管窥唐诗与后世诗歌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8.
饮食词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通行地域不同折射出饮食文化的不同。通过对明清小说中绍兴方言和山东方言饮食词作比较.找出了它们的异同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对整理和研究绍兴方言饮食词,发展绍兴饮食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饮食器具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天然物品的改造、陶瓷器具的发明创造、金属饮食器具的发明创造几个阶段,表现为对制造原材料的不断追求与改良,形成了饮食器具文化。它涵盖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人文历史、科学技术、风俗礼仪、伦理美学等多方面珍贵信息。其外形、装饰等,都与艺术、民族习俗、政治制度等有关。因此,饮食器具除有食用价值外,还有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长今》这部2003年播出的以朝鲜宫廷为背景的历史剧,讲述了朝鲜中宗时期,出身卑微的长今进入御膳房,凭借其精湛的医术成为王的主治医生的传奇故事。主人公长今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她是一名女医,但并没有剧中从御膳房宫女成为御膳房尚宫的经历。电视剧《大长今》聚焦于饮食,详细地展现了宫廷饮食文化。这部电视剧在亚洲以及中东、欧洲等60多个国家走红,使得韩国饮食和韩服等韩国传统文化也开始走向世界。同时带动了旅游、餐饮等行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