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中国的 2 0世纪 ,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也是东西古今文化大碰撞的历史。文学巨擘老舍视文化为民族命脉、立国之本 ,于时代递嬗中 ,进行着文化精神的求索。多重文化融合的人格构成 ,五四新潮的洗礼 ,使他超越封闭的政治视阈 ,以世界眼光 ,人类意识 ,立志献身现代文化建设。二三十年代 ,通过中西文化的互识、互证 ,对中国封建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进行双向批判。 40年代 ,在战火中“给文化照了‘爱克斯光’” ,并通过东西古今多元文化的互补融合 ,预见世界“和而不同”的发展前景。 5 0、60年代 ,积极投身新中国移风易俗的伟大变革 ,致力于新文化的再造 ,但终陷入困惑失望 ,在民族大劫难中 ,以身殉文化。老舍的可贵的探索 ,使其构建的文学世界 ,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放射出独异的艺术光彩 ,为多元发展的 2 1世纪 ,提供了深刻的启迪与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儿童文化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古而常青的特征:它有悠远历史但却是从头开始生长的,是复演的又是创新的,它是新与旧的和谐统一,它是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儿重文化与成人文化可以在互补与互哺中相得益彰:一方面,儿童的成长是依赖于成人的;另一方面,儿童清纯朴素的天性又对成人的心灵和文化具有反哺的功能。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可以而且应当在互补与互哺中共同成长相互拯救,只有如此人类才能拥有更为美好更为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社会中出现的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老舍的价值不仅在于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而且在于他的身上承载了悠远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与改造。主要从老舍本人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老舍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以及老舍的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论述老舍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探索作家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4.
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别人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但是如果仅仅把幽默理解为一种表现形式和技法,显然是肤浅的。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步蹊径,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5.
论老舍抗战话剧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抗战话剧继承了其前期小说对中国传统“出窝老儿”人格的剖析和批判的文化主题,通过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中各色人等的具体表现,深刻透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钱本位和“面子问题”的劣质性。老舍抗战话剧也形象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原生力和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优质文化成分,从而形成完整的文化构思  相似文献   

6.
老舍早期的创作生活经历与中西方文化有诸多关联:老舍创作中的基本思想,是剖析和批判"国民性"缺陷,并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他善于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特别是英国的狄更斯、康拉德等作家的有益营养,并把它们融汇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别具一格的幽默风格;他以其对北京世态风俗的生动刻画,创造独树一帜的"京味儿"的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唐霞 《现代语文》2009,(8):91-92
家庭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之地,更是情感和精神的皈依之所。在某种意义上,它的存在足以成为对于传统文化近现代命运的认知与反省。老舍以多重视角,既观察和描述着国民精神溃疡面的持续蔓延,对传统文化中阴暗、落后的一面与民族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又对旧有丈化的优质部分认可而且推崇,从中透视出了老舍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多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辟蹊径,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2003年4月3日-7日在安徽芜湖召开.此次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老舍研究会主办,北京老舍研究会、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相似文献   

10.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在于他将文化探索注入“文心”,老舍的文学创作也将因此而获得永恒,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老舍那综合性的文化人格,擅长从本人经验感受出发的认知方式,作为旗人后代的末世感。这都决定老舍最终成为“文化型”作家而不是“政治型”、“思想型”或者“理论型”作家。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的文化寻根派旨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规范现代性的文化共识,但时代共识的迫切发展却导致对文化共识的忽略,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性的不足及共识的必要,以及文化寻根小说对现代性的反思.最后论及其挖掘与建构了那些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12.
白沙精神的文化品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身心修养上对儒家精神的发扬,学术上对“自得”之学的提倡。前者表现为仁民爱物、发愤忘忧、行孝至谨、笃守志节等,同儒家文化进步传统一脉相承;后者表现为学贵知疑、求之吾心、以自然为宗等,凸现白沙学术精神的开放品格。  相似文献   

13.
宋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真实而全面的文化追求,其中既包含了为传统诗文所忽视的私人化情感内容,又蕴涵着他们深邃的人生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生的审美化、理性化追求。宋代文人在曲子词创作中表现出的文化追求不仅是两宋时代精神的体现,而且从文化史的意义而言,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宋以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东坡的旷达,正是历经人生的凄风苦雨后,炼就出对人生荣辱得失超脱放达、适意为乐的人生情怀,有了参透人生境遇后的那种大气和雅致,才使他的作品洋溢着笑傲人生的自足和洒脱,并能在随遇而安中求得自适。  相似文献   

15.
16.
一直以诗人之名和大量的诗歌创作成就享誉四川当代文坛的作家牛放,近年来却笔锋一转而创作出了为数不少的散文佳作,并在不长的时间内推出了散文集<牛放散文选>.他的散文不仅有别于长期居处在大都市的散文作家的创作,也迥异于一直专事散文的专业散文家的创作,非常强烈地表现出对自然精神的探求及其对这种精神进行美学重构的意愿.本文便是对作家在散文中表现出的这种探求精神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桂林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了让艺术与山水同美,桂林的画家们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发扬文化传统和重塑文化形象的社会责任,应努力打造出一个能鼎立于中国画坛的“桂林画派”。  相似文献   

18.
19.
在多元化重写文学史的倡导下,文学史写作与研究仍需遵循一定的规范。文学史写作应遵循求"真"精神。所谓"真"的精神,即对文学历史抱以真诚而非凌虐、同情而非苛责的态度。"真"是文学史写作者保持文学史独立性的根本前提和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应当具有大气大象、大师大量与大行大化的文化精神气质,大学正是以自己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引领社会前进;"学术自由"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传统,而这种传统的生命力又依赖于一个有利于学术自由的生态环境氛围;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之构建在于价值观的整合、学科的相互尊重、科学人文知识架构的融合与校园文化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