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的执教片断: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学生思考后猜想)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贴有商标纸的圆柱形罐子,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交流)生1: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执教片断: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学生思考后猜想)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贴有商标纸的圆柱形罐子,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交流)生1: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圆柱体的底面是一个圆,我们已经学会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而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怎样求它的面积?师:能不能把侧面展开?试试看,你能发现什么?生:把一个用纸卷成的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把它放在桌面上就平整了。师:把圆柱体侧面怎样剪下来展开  相似文献   

4.
(1 )师 :圆柱体的底面是一个圆 ,我们已经学会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而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我们怎样求它的面积呢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师 :这是圆柱的侧面 ,我们可以把它剪下展开 ,怎样剪才能展开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 ?同学们小组讨论 ,动手操作。   (3 )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  生a:把侧面沿着圆柱体的高剪下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生b :把侧面斜剪展开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c:把侧面展开后得到不规则的图形 ,但可以把它割补成长方形。   (4 )师 :(把展开的侧面贴在黑板上 )展开后…  相似文献   

5.
教学案例:圆柱的认识 [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所带的圆柱体的物体,闭上眼睛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光光的,滑滑的。 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上下是圆圆的、左右是弯曲的。 师:能不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一个学生举起圆柱体的物体,将上下两个面指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6.
<正>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尤为重要,因为猜想可以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一、引导猜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案例1】圆柱体的体积导入环节。师:它们分别是什么形体?生:一个是圆柱体,一个是长方体。师:谁来猜一猜,哪一个体积大?师:如果我要准确比较出它们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7.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圆柱状铅笔.师:“它是我们曾学过的哪种几何形体?“再拿出钻笔刀.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圆柱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削铅笔.师:“圆柱的一个底面怎样了?“现在老师把这个尖的笔头切下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呢?   ……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 师:(拿出一个圆柱体)同学们动脑筋猜想一下,可用什么办法来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昵精大家大胆地设想,把你的方法说给你同桌的同学听,比一比谁的办法最好。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下面的“圆锥体体积”教学的一个片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出示教具)师: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吗?生: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推导出来的。(板书:转化)师: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体体积可以转化成什么来研究呢?(师拿出一个圆锥体教具)生:长方体。生:正方体。不,应该是长方体。生:我觉得应该是圆柱体。师: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生:我是凭直觉…  相似文献   

10.
正板块一欣赏佳句:心理描写师:现在,周老师正式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欣赏一句写内心猜想的句子。我心里十分着急,心想:难道我做的方法不对吗?是勺子放得太高了,离火焰太远了?还是糖放得太少,不容易看出变化?——张盟师:请张盟读一读。(生读句子)你当时实验不成功,你就开始——生:猜想原因。师:(点击课件出示内心活动的句子)写作就应该这样,把内心一刹那的猜想写下来,要——(点击课件:听得见自己跟自己说话。)(板书:猜想,生齐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 ̄83页。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师:(拿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认识吗?生:长方形。师:谁能说一下它的面积公式?生:长×宽。师:很好。(拿出一个正方形纸片)这是什么图形?生:正方形。师:谁能说一下它的面积公式?生:边长×边长。师:(拿出  相似文献   

12.
犤教学内容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1~32页。犤教学目标犦1.认识圆柱体,知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2.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思考。3.通过画、剪、拼、证等活动,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体验。4.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犤教学过程犦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1.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两个什么图形?(生: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2.出示一个圆柱体。师:这是什么图形?(生:圆柱体。)师:它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宋红玲 《辽宁教育》2003,(1):127-127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圆柱状铅笔.师:"它是我们曾学过的哪种几何形体?"再拿出钻笔刀.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圆柱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削铅笔.师:"圆柱的一个底面怎样了?"现在老师把这个尖的笔头切下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呢?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王大叔想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他该怎么围呢?师: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生: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师:猜想一下,他会怎么围?生:用6根栅栏作长,3根栅栏作宽。生:还可以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生:要围成一个长方形,就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根据条件,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长和宽的和是9米。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生:我是画出来的。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但现在王大叔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段: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片段。师出示一个捐款箱的模型。师:正对着捐款箱的侧面看,看到了哪一个面?生:看到侧面。师:个子高的同学呢?生(少数几个):还能看到上面。师:一共有几种情况?(生很活跃)师(把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摆在桌上):同学们可以绕着长方体走一走,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生_1:3个面。生_2:5个面。生_3:2个面。生_4:4个面。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钥匙。师:老师把金钥匙(塑料片制)送给同学们,用它来打开科学的大门。谁能不用任何工具把钥匙固定在小黑板上? 生:我能。(几经尝试,无法将金钥匙固定在小黑板上。) 师:我们不妨这样试一试。(拿出几颗曲别针  相似文献   

17.
【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师出示一个黑塑料袋,里面装了几个圆柱体模型,每小组摸出一个模型)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生:这是一个圆柱。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摆小棒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拿出4根蓝色的小棒,你能用这4根蓝色的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师:好,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都摆好了吗?(学生齐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了。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我们刚才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生:(齐)正方形。师:第二个呢?生:(齐)平行四边形。师:如果拿掉1根小棒呢?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激趣情境来巧妙地导入新课,学生就能在教师创设的情趣中妙趣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后面成功进行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片段一:魔术导入——“圆锥的认识”师:〔出示一个圆柱体——用一个圆柱体外壳套住一个圆锥体〕这是一个圆柱体,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生:……(生边说师边板书)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体遮住(边说边演示),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这个圆柱体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到圆心时,那么这个圆柱体将变成怎样的一个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