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是小学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山西...  相似文献   

2.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要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美育的含义美育这个名词的出现,虽然是近代的事,但是美育的事实早就存在于我国古代的教育之中。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乐”就是进行美  相似文献   

3.
<正>美育,即审美教育,指通过采用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培养人们正确、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传播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情趣,以此提高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辅相成。美育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但其实践很早就有。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指的就是美育,而在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多位学者也都就美育问题展开过讨论。蔡元培在1912年2月所著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生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美育。五四前后,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等都曾大力倡导过美育。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有这些,说明美育在培养人的品德和陶冶个性方面有较大的作用。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指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确切地讲,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应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显著地位。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创造、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纵观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中美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尽善尽美的美育境界,文质彬彬的审美标准,“乐”修其内,“礼”修其外的综合美育观,以及《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的宽泛的美育内容,都对我们今天的美育,特别是审美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美育的重要作用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美实践的训练,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陶冶人们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的人格。 对于美育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很多精僻的见解。孔子把“乐”列为四教之一。《论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就是美育。他把“乐”看做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明确提出了美育是教育的内  相似文献   

8.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8分)美育,为民族向上奠基叶小文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就包含着对美育的重视。孔子《八佾》中说:“起予者商也!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认识以及能力是通过学习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和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过程中逐步培养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语文教学应唤起学生“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能力,做到“润物细无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美育 ,如何进行美育 ?有人认为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概言之 ,美育是实施“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审美形态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 :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对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 ,来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的识辨能力 ;美感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艺术品的欣赏 ,来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包括感觉、情感、想象、理解…  相似文献   

12.
美育即审美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备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审美创造作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要素,对其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在各学段中对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做了相应的目标设置,把古诗词本身的美学价值呈现给学生。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遵循以下路径:知人论世,深入文本挖掘美;勾连古今,情感互动呈现美;营造氛围,多策并用延伸美。  相似文献   

13.
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是我们教育的基本方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指出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提高他们感受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 ,它能帮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十五”期间承担了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渗透美育研究》 ,探讨学校美育的新特点、新内容、新形式、新途径。特别是注重真正把美学知识融汇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科渗透美育的尝试。一、挖掘学科美育要素 ,培养学生审美能…  相似文献   

14.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美的素养,并升华而具有美的情操,有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为美好的明天,美好的生活劳动、奋斗。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美育的重视,在我国是有历史传统的。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就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孔子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为乐”。特别是荀子的美学思想,在先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如对“山林川谷美” (自然美)“风俗美”  相似文献   

15.
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审美的教育”、“美学的教育”。美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美的鉴赏、对美的爱好,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组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指出,化学实验中时时刻刻都渗透着美育。美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应有协调美,实验操作有操作美,实验设计有创造美,通过教师的审美施教,挖掘化学实验中的潜在审美功效,在实验中创造美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幼儿美育是培养幼儿有具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赵紫阳总理在“七五”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国家教委何东昌主任明确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可见,美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纲要》指出,美育的任务是:教给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的粗浅知识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绝不仅仅是外表和形式的,而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复合体。现代体育教学中的美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美、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那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呢?一、教师要利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求体育教师注意培养自己的体育审美能力,对体育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  相似文献   

19.
一美育是培养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的教育。人类大约在二、三十万年前就产生了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但是,作为审美教育观念及其理论表述(言语、思想、学说),则大约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先秦时期,是美育活动和美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儒、道两大学派,是中国美育思想的重要奠基者。孔子把德育(礼)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蓬勃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于今日桃李芬芳、明日国家栋梁的中学生而言,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实现这项目标,语文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写道: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具体地讲,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美的元素,把美育与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美现行中学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