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主体有四种不同的认识。“1.指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教,以自身的活动与影响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2.指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有其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过是指导者、辅导者。3.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客体,二者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的客体。这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层次上的不同。”①4.教育主体“指有意识地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日常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践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培养人的具体实践行为。它不同于纯粹的理性逻辑活动.而与教育者的日常教育经验息息相关。教育经验是教育者个体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认知与行动图式,其运作方式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被型塑与生成“惯习”的双向过程。教育实践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教育者对自身的教育经验进行自觉的改组与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叙事与问题、对话与校本、学习与审议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实现“互识”与“共识”的交往实践活动。围绕主体间性的理念,本文对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有效整合资源,为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隐蔽教育意图,教育美在无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意图是教育者在主观上要实现的目的和打算,隐藏教育意图能诱发学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展示无痕教育的魅力,并以最稳定的状态驻存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这是一种人性化、生态化的教育模式,需要教育者充分理解教育内涵,尊重教育规律,树立“伙伴意识”,淡化学生的“受教”意识,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发挥人格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以教与学为活动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促进个体价值观发展的实践活动就是价值观教育。当前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者时常戴着面具训导学习者;知性色彩浓厚、人文性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价值观教育的困窘乏力;学校价值观教育在方法与内容上有错位之弊;家庭与学校在价值观教育上未能拧成一股绳。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是:转变教育者的角色——由主宰者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倡导走向人本与体验的价值观教育;不断完善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加强家校协作。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08,(24):26-27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支持,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难题。德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德育长期性、持久性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7.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过程“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 的过程观,是一种单一的对象化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其缺陷主  相似文献   

8.
论尊重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教育者们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和受教育肯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当然尊重教育还包括对教育者的尊重,即要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因此,新型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采纳。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的教育方针,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要求的矛盾,表现出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人的缺失。在此,就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不断易位,使学生在教育中得到全面、自由、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无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无为”教育艺术展现的是教育者导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无为”即“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其最高法则。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现代教育理论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即以教育者的“无为”促进受教育者的“有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突出体现在,受到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对教师教育的立场存在着模糊与误解,执着于技术理性取向的教师教育观,而忽视了教师教育所应具有的“博雅”传统.博雅精神的教师教育更关注作为“人”的教育者,要想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必然置放在“幸福”、“自由”、“德性”这一本质意义来理解儿童,理解教育.因此,任何有助于养成儿童之为完全人格、幸福人生、自主意识、德性伦理等方面的熏陶与涵养的功夫均是教师教育必然要考虑的内容.迈向博雅精神新时代的教师教育主要有三层境界,即意识境界、德性境界和心灵境界.意识境界追寻的是成为教育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民主教育精神,德性境界寻绎的是教育者的“内心之修养,穷神之知化”的人文伦理精神,心灵境界上达的则是教育者的“大全之所悟,天地之参化”的人生幸福精神.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鼓励教育”盛行。教育者对教育惩戒存在许多疑问。惩戒教育能否在德育过程中起到作用?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惩戒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著名教育家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私人领域,学校是公共机构,这就决定了它们是青少年成长的两种不同的环境,前者是自发性的较为自然的环境,后者是有计划地建构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环境,由于家庭与学校的性质与结构不同,它们在教育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的水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以及教育过程都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 ,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 ,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有关观点分析认为,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应由四个要素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同时,重新思考与阐释教育的定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普通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构建。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个性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变化、理论创新和教育者内在素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理念的深化与更新、教育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育对象的认识与把握、独特人格素质的提高与完善等变量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性和尊重价值多元性、促进教育理念国际性和坚守教育实践民族性、加强理论指导创新性和重视条件保障务实性以及把握“认识自我”基础性和实现“凸现、自我”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研是推动课程改革,优化教育实践.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立校”、“科研强校”、“科研兴师”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走向成功”的科研意识正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教育的理论——教育基础论、教育发展论、教育人才论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独创性之所在,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行为是教育者对教育情境的反应。教育习惯是教育者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形成的自动的、稳定的教育行为方式。教育习俗是多数教育者在长时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固定化、模式化的心理和行为的共同习惯。三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成为促进或阻碍教育发展的内部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在成人教育的正常运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以往一段时期成人教育只注重能力的培养是不正常现象.成人学员的良好思想品德,不是几节德育课所能包揽,也不是用“禁、堵、罚”等行政手段所能胜任的.成人教育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渗透,树立“大德育观”.一、成人教育中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成人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显形工作”和“隐形教育”两个途径相互作用相辅相承来完成的.所谓显形工作,即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体系.诸如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评估和考核制度等等.所谓隐形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亦或整个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这是一个不断强化良性行为习惯,矫正不良心理定势的缓慢而又艰巨的过程.有必要说明的是,这种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施加影响”,决不是直白、浅显或说教式的,应表达为:思想政治教育隐含在教材内容体系中,渗透在教师的学识修养里,附着在教育者的行为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