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相》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难点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笔者听过七位教师上这节课,并进行多次课后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很难理解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形成原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月相模拟实验教学的失效。多数教师的月相模拟实验程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月亮盈亏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周期编制了历法──农历。在“月相”一课的教学中,月相的成因,规律是本课的重点、难点,过去只由教师抽象地讲解,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而使用计算机登高多媒体CAI软件开发平台(以下简称登高平台)制作的登高软件,再结合有关电视录像、投影胶片等讲解,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图像、文字、语言表达变化的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起,把形象编码和语义编码揉和在一…  相似文献   

3.
传统实验存在操作难和观察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月相变化实验教学的新设计,新设计利用磁铁和转盘实现月球模型亮面始终朝向太阳,且能观察其运行轨道变化,同时能让学生直接观察不同日期的月相变化规律。该设计操作简单易行,观察立体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月相变化原理及地月关系,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款实验设计通过视觉化手段,能有效帮助小学生学习与掌握月相变化的知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上册)中,“月相及其变化”是学生学习与实际观测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虽有“月相成因示意图”和“月相的变化”两幅插图辅助学习,但因“月相成因示意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实际天象观测中难以分清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区别,造  相似文献   

5.
教学课题:十五、探索月亮的秘密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月亮表面的一般情况。知道月亮的公转,知道月相成因 教学重点:月亮的运动 教学难点:月相的成因 教具准备:录像带,月相变化和月相成因的幻灯片,模拟月球。 教学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6.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月相变化的知识也是小学科学中最突出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内容,又能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化繁为简 教材中的月相成因图内容比较复杂,既揭示了月相变化原因,又展现了月相变化的现象和规律,但是学生乍一看难得要领.运用复合投影片能依次显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和所对应的月相,有助于学生建立思维线索,在头脑中塑造出月相变化和成因的表象.最后再添画出凸月和娥眉月,就能形成月相变化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先局部后全局地系统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要使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原因,最重要的条件是掌握月相变化的事实。如果学生连事实都不清楚,哪里谈得上找月相变化的原因呢? 《春季星空》和《秋季星空》两课的课外作业里有观察月相的内容,如果多数学生作了这项观察作业,认识月相成因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课外观察没有落实,在学习本课前半月必须要求学生补作以下观察并作为记录:  相似文献   

8.
李春丽 《科学课》2009,(1):35-35
起初,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弄清一个月里的月相变化的规律”。打算从“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歌导入,然后提出疑问,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偶然还是有什么规律?接着,和学生一起做模拟实验。要求孩子们记录下在模拟实验活动中见到的“月相”。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上半月由亏到盈,下半月由盈到亏,月相的朝向不同。最后,让学生利用这一规律认识诗词“可怜九月初三夜”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相关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9.
制作了一套月相变化的模拟演示和体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直观地模拟演示月相变化,而且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逼真地体验月相变化,还非常容易使学生感受并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该装置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月相变化、科普宣传以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师安一定的规律,把课堂中的各个要素(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学生、设备环境等)有机结会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要素不是单一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去探索利用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 一、以学生力主体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规律,利用这些规律采设计自己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规律主要有: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是学生“我要学”…  相似文献   

11.
物理课题探究教学是一种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活动,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其内容主要有物理试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方面。物理课题研究教学包括课题选择与准备、教师引导与参与、学生自主学习与提高、成果分析与展示等基本环节。和研究性学习一样,课题研究是按照教育的基本认知规律进行的,学生需要评估课题、设定研究目标、筛选研究内容、控制研究过程、论证研究结果。其侧重点是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果,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统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几种学习规律曲线及其应用的粗浅体会。一、关于学习规律曲线的说明自然界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都有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学  相似文献   

13.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中 ,历来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 ,轻视或忽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 ,因为它不利于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 ,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课题。一、学法指导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至少具有三方面的意义。1.确立了学生学习的立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每位教师都懂得这一教学规律。但如何付诸于教学实践、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模式 ?是每个…  相似文献   

14.
1.多给学生学的时间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知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算理,自己掌握知识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必须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题探究教学是一种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活动,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其内容主要有物理试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方面.物理课题研究教学包括课题选择与准备、教师引导与参与、学生自主学习与提高、成果分析与展示等基本环节.和研究性学习一样,课题研究是按照教育的基本认知规律进行的,学生需要评估课题、设定研究目标、筛选研究内容、控制研究过程、论证研究结果.其侧重点是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果,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教材已将“月相及其变化”列为必修内容,虽然《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并没有明确要求,但即使要做到使学生“了解月相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也并非易事.特别是对地理教师而言,即使受过专业训练,也很难说就一定能教好。笔者以为,在“月相及其变化”这部分教材中,月相的成因是了解月相变化规律的基础,用好教材“月相成因示意”插图是教学的关键(见图1)。  相似文献   

17.
月相变化规律是中师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践中 ,学生往往对月亮变化规律没有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 ,对有时在白天观察到月相或月相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规律感到疑惑 ,对月相变化规律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假如中师生形象地掌握了月相变化规律 ,不但能解释疑惑而且能在实践中根据月相某一时刻的特点 (月相形状、亮面凸出部分朝向、在天空中的方位 )推算出月亮东升时刻 ,判定该天农历大概日期以及观察时大概时刻 ,亦可根据农历日期、时刻 ,推算一天中月相变化特点。  一、正确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运动规律   (一 )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18.
我教第五册《月相形成》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月相的变化,儿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研究月相的变化是怎么形成的,是否有规律,无疑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然而,月相变化是月亮、地球周期运动造成的。只有对月相变化的周期现象有了完整的了解,再进行想象、分析、逻辑推理、模拟实验等,才有可能真正认识这一自然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两步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以外,指导学生结合典型个案分析研究,对教学中或教学以外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其本质规律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突出了主动探究式学习,要求师生在交流过程中,共同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大课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小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教材中提供了月相盒的设计方案。即在一个圆形的盒子上开八个圆形的观察孔,盒盖的内部悬挂一只乒乓球,然后在盒子上插入一支手电筒,就可以从每个孔观察到月相的变化,这样,八个孔代表八个方位,从不同的小孔看到的乒乓球亮光部位是不一样的,如同天空中月亮形状的变化。这种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了月相的变化规律和原因,但从科学的意义上讲还有些欠缺。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尝试改进了这种设计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整理出来,供各位科学老师参考。设计意图1.强调科学性。月相的成因是月球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