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2.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3.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教育》2003,(11):8-1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5.
王少墦 《科学教育》2006,12(5):48-49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思想教育是师生心灵的接触,灵魂的碰撞,是教师用生命与学生的对话。在教育教学中,要教好书并不太难,而要育好人却并非易事,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在建立新型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看待学生是前提育人先知人,有知人之明,才会有育人之法。首先,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平等的人,有个性的人。青少年学生心目中渴求尊重、民主、平等,他们个性突出,人格尊严意识强烈。教师要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旧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中心论”的思想指导下,教师与学生表现为权威———顺从的关系,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人格尊严,甚至无意识地践踏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降低了学生理智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因此:新型师生关系是人格平等的关系教育活动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实现教育的目的。既然教师与学生之间靠“对话”来实现教育目的。而“对话”是以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7.
“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典范,许多老师对此都谈过自己的看法,认为要做到师生平等,教师就要在生活上、学习上与学生平等,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对于过去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老师,你真正做到“蹲下来”了吗?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 ,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我通过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 ,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 ,摸索出了一些做法。一、新课程突出了师生平等的地位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新课程的理念 ,使我转变了往昔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使我知道了“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这就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平等 ,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平等。1 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话 :“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 ,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  相似文献   

9.
在德育工作中,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常常要苦口婆心地对他们批评教育。从道理上讲,这对于学生该是一剂剂“利于病”的“良药”,可这“良药”却常常由于“苦口”而让学生难以下咽,其“利于病”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怎样给学生以“不苦口”的“良药”来提高“疗效” ?   平等,是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善意”为借口,凭自己的意志来“塑造”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不是在训他,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在与他交流,用宽容的…  相似文献   

10.
陈娅清  陈刚 《科学教育》2006,12(2):50-51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同事、上司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是教师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对待它。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也能够减少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1现代教师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1平等原则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说的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在一个学校里,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  相似文献   

11.
实施创新教育,造就大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构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作平等意义上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教师是“内在情景”的指导者.教师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教师的学生观又是一个核心。在学生观问题上,过去我们总认为,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就是要老师“管”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很难成为平等的“人”,学生的人格、尊严、心灵、需要就不容易得到尊重。相形之下,新型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虽然不成熟,但他们首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师生之间不应该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在师生关系问题上,过去我们强调“爱”学生…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问我,现在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最缺乏的是服务意识。服务是现代教育理念,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最大分野。传统教育中,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师往往站在高高的“讲坛”上,按照预定的标准去“塑造人”“约束人”;而现代教育中,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要求教师走下“讲坛”,站到服务的平台上,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去发现、去挖掘、去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永香 《教育评论》2007,(4):153-154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站在时代要求的高度,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长期以来,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地位“高高在上”,与学生之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要放下“唯我正确”的架子,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将学生视为独…  相似文献   

15.
所谓成功的体验,指的是学生个体在学习和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几年来,我们在进行“快乐教育”整体改革实验中,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平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观念 在“快乐教育”中,“爱”是前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现实、严肃的问题:学生有可爱的,也有“不惹人爱”的,还有使人“讨厌”的。如何对待那些“不惹人爱的”,甚至使人“讨厌的学生”?这涉及到教师是否有一种平等教育的指导思想问题。 可爱的需要爱,“不可爱”的不可不爱。这是平等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那些被认为“真拿他没办法”的学  相似文献   

16.
一、和学生站在一个队伍中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应创造这样一个境界:学生好学、爱学、乐学,教师喜教、爱教、乐教,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在的需要.而教师的教学动力是教学相长。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通有无的朋友式的讨论关系、社会角色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而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对立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站在同一个角度,引导孩子们走出成长道路上的沟沟坎坎。  相似文献   

17.
如果要你在教师和学生间标上一个数学符号,你会标什么? 也许对于熟读新的课程标准的你来说“发话”了,它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正本清源。更因为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所有道理填鸭式地灌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师作用观的回顾与后现代审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师作用”这一价值观支配。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设计师”、“雕塑家”、“助产师”、“园丁”等对教师的隐喻,表现出对教师作用观和教育的不同理解。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而是彼此平等共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提出,摒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本来面目,实现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整合转变。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其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传统意义上的师爱,是非平等的、非双方自愿的,有强加之嫌、施舍倾向和功利色彩。教师居高临下的爱,常常“为了学生好”却“不讨学生好”;一些教师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演出了一幕幕“爱”的悲剧。教师的爱,应…  相似文献   

20.
一、新形势对师生关系的新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要求。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确立,使我们对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了新的思考。首先,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完全平等,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不再是以“师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们可以批评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