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名好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还必须熟知心理学,尤其是班主任。如果能掌握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工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班主任找个别学生谈话时,要熟练地运用心理暗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心理等积极暗示,开发高职院校后进生的潜力。班主任积极的心理暗示像是一盏灯塔,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是水底暗礁,高校教师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会通过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向自我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3.
非言语心理暗示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通过人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声音变化等刺激他人的感觉器官,含蓄间接地对他人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和行为规范。教学活动中的非言语心理暗示,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非言语符号针对教育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纪律等,对学生心理产生暗示,使师生之间心灵交汇,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一、教学活动中非言语心理暗示的作用机制(一)启迪智力发展机制教学活动中非言语心理暗示具有启迪学生智力发…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优秀的班主任能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是具有很高地位和威望的人,因此,作为人师,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通过环境、语言、行为等暗示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赵玉兰 《教学随笔》2016,(9):168-168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优秀的班主任能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是具有很高地位和威望的人,因此,作为人师,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通过环境、语言、行为等暗示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即用一种不明显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息,他人得到信息后,在不知不觉中作出反应。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运用“暗示”手段,能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从而达到教育要求。情感的调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即用一种不明显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号,使他人得到信息后,在不知不觉中做出反应。“暗示教育法”,就是用言语、动作、表情等间接、含蓄的方式使学生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事的教育方法。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手段,能收到比正面教育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用好暗示教育意义非凡.本文着重论述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工作中的「暗示」艺术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金竹影张颖“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即用一种不明显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号,使他人得到信息后,在不知不觉中做出反应。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手段,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暗示教学法就是多研究学生,以平和的心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不剥夺学生讨论思考和表达的权利,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创新。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创造蕴含丰富情感的化学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消除化学物品没有按照科学的原理、方法进行操作引发的负面事件的影响而造成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积极的心理效应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开发人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诸多因素中占有基础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把握心理现象的规律,要“以心培育心”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一、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心态成就一切”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一天到一所乡村学校,在老师递过来的学生名单上随意打了几个勾,并说:“打勾的学生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时隔多年,他的预言竟成真了,那几位被打了勾的学生果真大有出息。这时他告诉老师们,自己并没有预言的特异功能,但确实使被打勾的学生受到了激励,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从中我们看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积极暗示使人的心理潜能得以激发活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心理暗示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积极的暗示能够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世上没有对暗示完全免疫的人,只是对暗示的敏感度有所差异。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强大的,要求教育者要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学生编织一个安全网、一个充满鼓励、信任的环境气氛,为其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并教育学生,时时给自己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我...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具有潜能,尤其是身心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学生。如何有效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很多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课题。语言暗示、镜子技巧、放松训练三种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  相似文献   

13.
郭雅芬 《考试周刊》2014,(30):178-178
<正>法国心理学家爱弥儿·柯尔曾说:"心理暗示是我们从出生就开始拥有的具有极为强大力量的工具,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巨大的能量,可以使我们在最糟糕的环境中获得最佳的结果。"毫无疑问,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事实证明,对于心理处于纠结状态的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成功的心理暗示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一、引导学生强化目标,不断描摹自己美好的梦想图景利用心理暗示的第一步是在心中设立一个目标,对于高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带路人。每个青少年从他入学的那一天起,就是在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精心教导下一步一步逐渐成长起来的。我觉得,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家长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要做个有心人、做个聪明人,及时发现学生的动态,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通过实践,我感悟到:暗示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下面就谈一谈我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巧用暗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班主任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带路人。每个青少年从他入学的那一天起,就是在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精心教导下一步一步逐渐成长起来的。我觉得,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家长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要做个有心人、做个聪明人,及时发现学生的动态,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通过实践,我感悟到:暗示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下面就谈一谈我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巧用暗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正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行为习惯如何,与班主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何教育培养好这些孩子,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难题。当好初中班主任不容易,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既有儿童的幼稚心理和依赖性,又有独立心理和逆反心理。班主任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因此,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尤其是班级的后进学生。诚然,每一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成才的导师,班主任更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要想当得轻松愉快,首要的就是做好班级德育教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如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做好学生的心灵导师,做到因材施教新形势下,国家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业者”,更应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黄惠民 《教书育人》2002,(12):44-45
随着中专生源素质的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抱怨:“现在的中专生没法管了,真是不可救药”。然而在班级管理中,无论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是通过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交流来实现的。班主任以什么方式对待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希望,是否爱学生,都会影响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师生关系处于不同的状态,从而影响班级管理。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典行例子。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去一所小学调查学生状况,他悄悄地告诉该校老师,有20%学生智力超群,是“天才学生”,请他们注意培养。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老师常常通过非语言手段以不明显方式或者是无意中对学生发出信号并产生的影响,称作班主任老师的非语言暗示。在此,谈谈班主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存在的非语言暗示现象。  相似文献   

20.
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蕴含的期待效应对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有重大的启示。班主任应把握"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精神实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