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田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自炊家园——饮食节约的生活劝告》与《快乐的单身生活——适度的生活之术》,两本书的 目标读者是1000万单身生活的日本人, 书中认真讲解了平常小事帮助单身生活, 另外再加上滑稽的插图和有用的数据,从而成为了新书开本的生活便利手册, 受到读者追捧.  相似文献   

2.
郑洁 《中国编辑》2007,(6):73-75
2005年7月读者杂志社推出了面向海外华人圈的《读者》繁体字版,这是继《读者》(维文版)、《读者》(盲文版)、《读者》(乡土人文版)、《读者欣赏》、《读者》(原创版)之后,《读者》杂志实施发展战略——品牌的关联延伸和媒体的国际化——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读者》杂志对海外华人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8月3日《中国青年报》一篇人物特写《瞧,这个厂长》写得好。好在不仅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新闻人物——改革年代的青年厂长形象;更给读者捧出一个活脱脱的人——生活中常见的、并不陌生的人。  相似文献   

4.
2003—2004年度,中国读者有幸看到好几本有关印度的精美图书,如《王冠上的宝石——英属印度(公元1600—1905)》、《印度艺术》、《印度艺术简史》,还有这本《瑜珈的故事——印度宗教文化神奇之旅》。这些书印刷都非常精美,而且附有大量的插图,可以使读者  相似文献   

5.
韩阳 《出版参考》2005,(8S):15-15
七月,欢乐暑假带着青春和热情徐徐拉开帷幕。7月31日下午,东方出版社、中关村图书大厦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者见面会“用心留学,用心生活——一名成功的海外留学生与您共享留学心经”。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用心带你去留学——3inl双语留学宝典》一书,自出版以来,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与一般的留学类书籍有所不同,此书首推“双语”概念,增加“原汁原味学英语”、  相似文献   

6.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大型日报——《新快报》日前与读者见面,拉开了羊城晚报报系面向21世纪大发展的序幕。 《新快报》的办报宗旨是继续秉承羊城晚报多年来形成的、为读者所称道的优良办报传统。该报的特色是在坚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将着力突出“关注民生,服务社会”,让《新快报》真正成为读者欢迎的一份大众传媒。按照现代报刊的风格,《新快报》精心设计了新闻、经济、生活副刊三大块内容,除了下  相似文献   

7.
报纸编辑是读者与作者的中介人,如何起到中介人的纽带作用,这就要看是否以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从1988年在《楚天周末》从事编辑工作以来,我先后担任《为您服务》、《百事通》、《家庭百事》、《卫生与健康》、《消费指南》等栏目的责任编辑.从当初的《为您服务》、到现在的《消费指南》、《卫生与健康》,经历了学习、摸索、改进,提高过程.1993年《楚天周未》编辑部向读者征求意见,《百事通》专栏被读者列为“我喜爱的栏目”第二名.几度耕耘,如今的《卫生与健康》已深深地种植在读者的阅读园地之中,成为读者信赖的朋友.生活专栏触及读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生活质量,也是生活专栏的服务宗旨.我在组织稿件中,力求注意:引导读者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建立和发展良好、和谐的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家庭百事》专刊登的《美丽的灵魂》,讲述了一个柔弱女子如  相似文献   

8.
林蜜 《青年记者》2006,(18):69-69
现代生活,一方面人们物质变得宽裕,另一方面生活压力也在加大。为了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享受生活,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这从温州都市报的读者调查结果中可见一斑:2003年、2004年,健康版均为读者最喜欢的专刊类版面。据《长江日报》、《武汉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报社开展的问卷调查,健康版也一直是各报最受欢迎的专刊。读者喜欢健康版,报业媒体健康版的竞争也随之白热化。  相似文献   

9.
1905年8月,一份旨在提倡女学、倡导妇女文明生活的妇女报纸——《北京女报》在北京创刊。这是北京历史上创办最早的妇女报纸,也是全国第一份妇女日报。该报作为大众传媒,承时代洪流,热情宣扬改良思潮,积极介入社会公益事业,对推动北京地区的妇女活动尤其热心。《北京女报》温和改良的姿态为其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读者,其参与的社会活动更成功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韩阳 《出版参考》2005,(9X):20-20
在采访朱伟之前,记者走访了北京59个书报亭,做了一个小型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下的女性,与同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相比,《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价最高,但销售却是最好的。带着这些调查结果,记者开始了与朱伟的交谈。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日报开办的新专栏受好评北京日报把今年确定为“为读者服务年”。他们相继开办了《每天帮您办好事》《这事儿给您问了》等新栏目,社会反响强烈,深受读者欢迎。《每天帮您办好事》专栏,1月1日推出,每天刊登一篇以上读者来信,反映人们生活中的难事和有关部门解决...  相似文献   

12.
罗福强 《新闻窗》2006,(3):52-52
《梵净山周末》作为中共铜仁地委机关报《铜仁日报》的一个重要专刊,应该说.我们始终如一进行强调给予重视的就是它的“服务意识”——为党和政府的宣传服好务,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服好务,为读者服好务。因此,创刊10年来,它已在区内外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而“关注您的人生策划你的事业”——这一明显突出其“服务”意识的定位,无疑是其中至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范高农  张珺  徐晓芳 《传媒》2008,(4):72-73
2006年9月1日,一个全新的版面——“跑腿新闻”版在《信息日报》诞生了。“帮您办事情,为您解疑难”的生活服务类的版面定位,使其一出世便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与追捧。一年多的时间,“跑腿新闻”为读者解决了万余个生活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报从今年元旦起,改为每周出版四期,除每星期二、四、六照常出版外,星期日增加一期《中国青年报·星期刊》。《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是四开8个版,内容以文化生活为主,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体育、卫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青年开阔眼界,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一月四日出版的第一期《中国青年报·星期刊》上,发表了《做个好朋友——致读者》,指出:“创办这样一张星期刊的目的,就是要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同青年做个朋友。”致读者还说,朋友贵  相似文献   

15.
王宁  双传学 《新闻界》2023,(9):58-70+96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全面抗战时期,作为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的任务即争夺“中间地带”的读者大众,以壮大抗日力量。但由于办报环境的复杂性,加之缺乏读者意识,早期《新华日报》并不受读者欢迎。为破解宣传困境,《新华日报》对读者需求展开调查研究。其间,新华报人灵活采用会议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良好成效。根据调查结果,《新华日报》实施了改版,目的就是将更多的基层民众纳入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网络中。在此基础上,《新华日报》的动员效果得以彰显,并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创造出新的实践形式,“群众办报”由此成型。考察这一历史经过,可为新时代党报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名流杂志《读者》的前身《读者文摘》,自创办起至今,已经历了整整23年的成长历程。身为出版界的一员,作为《读者》杂志的读者,从其前身《读者文摘》创刊起就长期关注的读者,目睹了《读者》的成长,也目睹了《读得》所经历的岁月蹉跎,身为旁观者在此简叙《读者》,及其前身《读者文摘》的风雨星辰。  相似文献   

17.
编辑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被认为是保证媒体独立性、对抗商业利益侵袭的重要原则,《精品购物指南》讨论“编辑方针与经营方针的统一”建立在(《精品》生活服务类周报的独特经营定位之上,对“媒体价值”和“读者本位”新的认知。“编辑方针与经营方针的统一”是“精品”的办报理念、经营哲学,也是方法论.它随着《精品》的办报实践发展出三个层次:资讯的提供——生活方式的引导——价值观的呈现。这三个层次是与近年来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呼应的.体现了读者消费结构与形态的变迁、都市时尚和生活方式的升级,以及文化消费意识与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彭长城,与《读者》一起走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长城把自己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读者》,二十一岁的《读者》和为《读者》工作二十一年的彭长城,两者二十多年间的亲密接触,让人在听彭长城讲述《读者》的历历往事时,会在某一刻恍惚感觉到彼此间珠联壁合的默契——《读者》宛若幽谷百合,而彭长城便是那循香而来的惜花、护花之人。  相似文献   

19.
“我们力求所报道的事实,都是读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无不与国家、军队的改革发展息息相关,无不与基层官兵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这是2003年1月1日《让我们心手相连——(读者之友)新年致读者》中的一段话。回顾这一年的《读者之友》专版,不难看出,她基本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了“为您排忧、为您解难、为您服务”。做到了与读者“心手相连,共同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一口气读完了《新闻战线》第六期上范荣康同志的文章《靠读者近些,再近些》,真解渴!全说到我们这些当记者的心眼儿里去啦! 不过,“靠读者近些,再近些”这一新闻界的指导思想问题,似乎不是我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编辑记者所能左右、并付诸实践的。作为编采人员来说,谁不想靠生活近些再近些,靠读者近些再近些,以使自己的读者多些更多些呢?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