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谈"信"     
自古以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它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揭露翻译本质,提供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莫过于严复先生,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这一标准被现代一些人质疑甚至全盘否定,认为"信、达、雅"三者之间出现矛盾,"信"已终结,不能再指导翻译,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本文旨在众家翻译前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重新强调严复先生"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沈汤涵 《百科知识》2021,(18):63-64
传统翻译理论突出一个"信"字.英国翻译家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提出的第一项原则便为"the sense of the origina".我国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理论,也将"信"置于"雅""达"之先.释道安的"案本"、严复的"求信"、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都信奉"忠实"第一的原则,从未被译者忽略.可见,"忠实"始终是翻译不可撼动的第一位原则.然而,解构主义学派完全忽视忠实为本的翻译态度,其提出的"翻译者即反逆者"流传至今.那么,其存在的理由与必要性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乾坤 《科教文汇》2008,(13):184-184
自从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又成为近现代翻译研究争议的焦点。有人称之为原则,有人称之为理论,也有人称之为标准。译界时贤各抒己见,评价有贬有褒,但至今仍未有一家之说能够超越它。因此,有人说研究“信、达、雅”,就是研究中国全部的翻译理论。因此说研究翻译原则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除了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之外,钱钟书先生在翻译领域也有一席之地.典雅文言行文风格使得钱钟书在当代译坛独树一帜.他的主要译作《谈艺录》《管锥篇》等有大量关于翻译的见解.在《林纾的翻译》中,我们得以以更系统完整的视角了解钱钟书的理论.在翻译界广泛认同并引之为标准的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原则的基础上,对三方辩证关系进行科学地有体系地阐述,进而引出了以格律诗译格律诗这一理论主张,从而使诗歌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的契合.除此之外,在翻译领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化境"这一概念,也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直译与意译在英文小说题目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亚娜 《内江科技》2008,29(2):61-61
"信、达、雅"、"传神"和"化境"等是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英文小说题目的翻译更应如此。本文通过列举一些英美著名小说的翻译说明只要译者具备较高素养,不论是采用直译、意译,或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严复提出翻译标准"信、达、雅"",信"在三者中尤为重要,本文阐述的是其中之一"信"",信"的意思就是忠实、准确。因为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翻译时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忠实,做到尽可能的忠实于原文,要处理好两方面:一方面是忠于原文并不意味着要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翻译,另一方面是忠于原文总是要求译者带给读者与原作相同的内容、思想、情感、立场、风格等。只要遵循这些规则,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满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郭静 《科教文汇》2009,(3):246-246
语用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视角介入翻译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受许多学者的研究启发,本文阐释了语用学中的语境、会话含义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每个方面都用了相关的例子加以说明,避免了简单用抽象的理论说理的现象,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语用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发挥的作用并为以后的研究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阐述了法律英语的概念以及法律英语的特点,对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法律英语的句法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法律英语的翻译要点及原则,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再谈“信”     
熊莉芸  吴素萍 《科教文汇》2007,(5S):203-203
自古以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它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揭露翻译本质,提供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莫过于严复先生,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这一标准被现代一些人质疑甚至全盘否定,认为“信、达、雅”三者之间出现矛盾,“信”已终结,不能再指导翻译,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本文旨在众家翻译前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重新强调严复先生“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视角介入翻译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受许多学者的研究启发,本文阐释了语用学中的语境、会话含义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每个方面都用了相关的例子加以说明,避免了简单用抽象的理论说理的现象,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语用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发挥的作用并为以后的研究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科教文汇》2023,(17):70-73
法律翻译是翻译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对等律”“同一律”等翻译学的指导原则和文义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都应当成为法律翻译的指导原则。在法律规则的翻译中,对等律应当成为优先适用的指导原则。而在法律概念的翻译中,为了保证法律概念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范围不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法律解释方法中的文义解释规则应当成为优先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从会话含义理论的诸原则出发,并结合翻译的部分策略,对商标词成败译例进行粗精选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丁静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138-139
以中国翻译界传统标准——信、达、雅为出发点,分析广告自身的特点、广告翻译的原则和技巧,定义出适用于告翻译的信、达、雅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快、国际全球化趋势越发深入,英语翻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也日渐丰富.其中,在全球视野生态思潮下产生、发展的生态翻译理论,便是当前较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之一.其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外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英语、汉语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在汉语、英语中的呈现,更加注重英语翻译者是否忠于语文信息、是否做到适时变通与适当创新、是否实现生态翻译环境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翻译理论对照英语翻译,扩宽的不仅是英语翻译视角,还有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快、国际全球化趋势越发深入,英语翻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也日渐丰富.其中,在全球视野生态思潮下产生、发展的生态翻译理论,便是当前较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之一.其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外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英语、汉语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在汉语、英语中的呈现,更加注重英语翻译者是否忠于语文信息、是否做到适时变通与适当创新、是否实现生态翻译环境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翻译理论对照英语翻译,扩宽的不仅是英语翻译视角,还有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法律英语是法律文化的载体,法律英语翻译是国家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境的不同、法律文化的差异以及理解的疏忽等因素,会产生一些误译和困难,因此,应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掌握一些翻译技巧。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原则,论述在法律英语翻译中应掌握的一些技巧,旨在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青立花 《科教文汇》2010,(7):105-106
法律英语是法律文化的载体,法律英语翻译是国家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境的不同、法律文化的差异以及理解的疏忽等因素,会产生一些误译和困难,因此,应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掌握一些翻译技巧。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原则,论述在法律英语翻译中应掌握的一些技巧,旨在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上官燕 《中国科技信息》2007,(6):178-179,181
本文借鉴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探讨了作为号召型文本——广告的翻译标准问题,阐述了广告翻译不同于传统译学所特有的“消费者第一”、“二次创作”原则,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解释了广告翻译具体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论文英文图名、表名翻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信、达、雅”翻译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原则,总结了一些英文图名、表名常用句型以及常用词的英文表达方法,使读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田华 《科教文汇》2009,(23):255-255
严复“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在我国翻译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着重探讨了科技英语翻译中如何做到“雅”,阐述了“雅”作为翻译标准在科技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