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曾尝试分别从戏剧表达、戏剧创作、戏剧表演这三方面来开展独立的幼儿戏剧教育活动,如以戏剧表达为主的《吃水果了》《拍皮球》《小小按摩师》等;以戏剧创作为主的《想吃苹果的小老鼠》《宇航员的故事》等;以戏剧表演为主的《小兔乖乖》《狼和羊  相似文献   

2.
引言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关于批评的讲话》一文中曾经说过:“一切部必须受到批评,就连批评的自身也是如此。”(《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第69页)对我国古典戏剧著作开展批评,总结我国古典戏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的创作经验,探讨几百年来戏剧发展的基本规律,批判地继承前人的遗产,促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戏剧事业的不断繁荣,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就《太和正音谱》——这部我国古典戏剧理论专著,提出几点不成熟的见解。切望专家读者指正教益。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遵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的方向,深入工农兵,曾经创作了大批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文艺作品。仅以陕甘宁边区的戏剧而论,就有秧歌剧《兄妹开荒》、《动员起来》,歌剧《白毛女》、《无敌民兵》,新郿鄠《十二把镰刀》,新秦腔《血泪仇》,新平剧(即京剧)《逼上梁山》、  相似文献   

4.
戏剧篇目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中国现代话剧有《雷雨》《茶馆》和《三块钱国币》;中国传统戏曲有《窦娥冤》(节选)《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牡丹亭》里的《闺塾》,还有《桃花扇》里的《哀江南》;外国戏剧有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和现代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节选)。这些戏剧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由于戏剧的篇幅都比较长,所以在课本中往往以节选的面目出现。这也决定了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明显表现为需要纵深和拓宽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舒伯特的《魔王》是戏剧性艺术歌曲的典范.本文主要从戏剧欣赏的角度解读《魔王》艺术歌曲的戏剧性,认为《魔王》创作了有思想、性格与情感的戏剧人物形象;用"紧张气氛、情节结构、朗诵调、对话"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凸显了高度集中的戏剧冲突;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6.
<正> 今天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正确领会党对文艺的方针、政策有着重大意义。对待《讲话》,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讲话》的基本精神已经过时了,不能用以指导今天的文艺,一种认为《讲话》的一切论点,都有绝对真理的意义,谁要突破它,就必须使自己陷进资产阶级的泥坑。应该怎样分析和看待这些意见呢?我认为一要理解,二要求实。学习《讲话》,首先要了解《讲话》发表时的实际。毛泽东同志在《讲话》的结  相似文献   

7.
<正>红色经典作品,一般指称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的小说、戏剧、电影等作品。比如小说有"三红一创,山青保林",电影有《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等。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红色  相似文献   

8.
田本相的《曹禺传》从戏剧史这样的专业角度考察了曹禺作品的独特性及其创作成功的原因。首先,田本相以戏剧理论家的专业眼光考察了曹禺《雷雨》、《日出》、《家》、《北京人》的成就;其次,田本相明确指出,曹禺创作的成功与曾一度活跃于南开大学的戏剧家张彭春的培养有密切关系。曹禺的戏剧成就是中国戏剧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戏剧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爆发前不久,《新青年》上演了一场"戏剧改良"运动,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新青年》为材料,再现《新青年》"戏剧改良"现场,从几则广告入手,分析这场运动的前期准备情况;再从几封信为切入点探索《新青年》派戏剧改良背后深层的原因,或许能够在近距离考察的基础上深入对《新青年》派"戏剧改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研究及其戏剧改编应该重视借鉴。这不仅因为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前人留下相当丰富的成果与经验,而且,还因为《红楼梦》传世以来,据以改编的戏剧广为流传。成功的改编固然是一种研究成果。在《红楼梦》研究方面,长期纠缠不休的问题,往往透过戏剧改编更可以看得清楚;即使改编不成功的戏剧,其中也不无借鉴之处。“五四”以来,出现以话剧形式改编的《红楼梦》剧本,其成功的经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1.
<正>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元杂剧《窦娥冤》配了一幅明代的版画,《雷雨》配的是话剧现场剧照,《哈姆莱特》配的则是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1948年主演的同名电影的剧照。同为“剧”照,它们折射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却是不同的。《窦娥冤》配的明代版画代表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文化形态,《雷雨》配的剧照代表着西方现代戏剧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的文化形态,而《哈姆莱特》配的剧照代表着西方古典戏剧改编而成的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2.
安妮 《家教指南》2009,(8):29-30
弗兰西斯&#183;培根早在四百五十年前就已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钟表匠伊萨克,在工作台上一边工作一边教三岁的儿子卢梭从普鲁塔克的《古希腊罗马英雄传》中认识了字。然后,在他督导下,卢梭在七岁前已经啃完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那尼的《威尼斯历史》、奥维德的《变形记》、丰得奈尔的《世界通史讲话》、《死人对话录》、和《宇宙万象讲解》,以及莫里哀的戏剧。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本刊特组织了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贯彻执行《讲话》所指出的文艺方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节省篇幅,其中四篇文章中的副标题《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略去,文中一律称“讲话”。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舞台艺术,戏剧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戏剧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雷雨(节选)》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的内容,且《雷雨》本身属于话剧,教师便可以借助这一篇文章开展戏剧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科学制定戏剧教学目标1.制定知识目标开展语文教学的关键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戏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需根据戏剧教学的具体内容制定教学知识目标。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四《雷雨(节选)》教学时,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要写浙江。笔者认为徐渭对此功不可没。徐渭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影响的作家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个体,而是作家群体,产生影响的时间不是十年或是几十年,而是几百年。明清时期剧作家们有意无意地争想模仿《四声猿》,创作了大量与《四声猿》关系密切的作品;民间戏剧表演对《四声猿》的继承则一直流传到现在。《四声猿》无论从思想意义、形式结构上还是语言表达上均开一代风气之先。《四声猿》在戏剧史上的启示性,诚如楚辞史上屈原的《九章》与汉赋史上枚乘的《七发》,对绍兴地方戏剧、浙江戏剧乃至中国戏剧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为文学史所罕见。  相似文献   

16.
萨缪尔·贝克特,法国当代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为西方荒诞派戏剧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过法国的反德国法西斯占领的抵抗运动,战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小说《莫尔菲》、《瓦特》,长篇三部曲《马洛伊》、《马洛纳之死》、《无名的人》等,戏剧《等待戈多》、《结局》、《最后一盘磁带》等。人们认为他的小说和戏剧具有“新奇的形式”和“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课型:鉴赏课年级:高一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上海高中音乐必修6《音乐与戏剧》、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4《戏剧表演》教材分析:赏析部分的内容有教材中给出的资料有话剧《中国梦》《商鞅》《狂飙》等;活动部分的内容参考了高中音乐选择性必修4《戏剧表演》第二单元“语言基本训练”、第三单元“表演训练”,适当结合课外资料进行欣赏和实践。本课首先从话剧《商鞅》中的配乐引入,让学生对话剧、戏剧配乐等概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其次,围绕话剧表演进行活动设计,以语言和动作表演为主,配乐为辅,进一步对“如何在舞台上表演”“如何为戏剧选择恰当的配乐”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8.
陈小琴 《学语文》2006,(6):4-14
威廉·莎士比亚(1556—1616)和汤显祖(1550—1616),是东西方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中交相辉映的两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1598)都产生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相差只有三年,高中语文教材也分别作了节选。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分析,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曲的异同,也有助于探讨中西方古典戏剧的特点和规律。(一)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如同整个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剧一样,都是以古代传说或前人著作为题材,以彼时彼地的生活为背景,表现时代(剧作家所处…  相似文献   

19.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历史上起了重大的作用,指导了抗日战争后期的解放区文学创作,促进了建国以后文学创作的发展。60多年来,对《讲话》研究的文章多不胜数,但每个时期的研究都有明显的不同:延安时期,是对《讲话》极端推崇的研究,大多数作家、艺术家对照《讲话》找自己的不足,做批评和自我批评;解放以后基本上延续了延安时期的特点;文革时期基本上是一种机械化的、歪曲的理解;文革结束之后才回归到《讲话》本体。  相似文献   

20.
周婷 《华章》2011,(36)
本文通过结合文本对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所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在剧情、人物塑造及戏剧主旨等方面进行一次粗浅的比较.通过比较希望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代戏剧对西方戏剧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西方戏剧对于中国戏剧采取的是一种继承发展的态度;中国戏剧应该学习这种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