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Ba(OH)2獉8H2O与NH4Cl的吸热反应实验进行改进,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减少药品用量,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吸热反应的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反应物用量大大减少,而且现象明显、装置简单、材料易得、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3.
1实验用品①试剂:浓NH3.H2O、生石灰、固体NaOH、酚酞试液。②仪器:烧瓶1个,90°弯管4支、玻管2支、乳胶管3节(4~5cm长),止水夹3个,带孔胶塞3个,带针眼滴帽1个,锥形瓶1个,10mL一次性注射器1支,大、小烧杯各1个,带孔塑料瓶1个。2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1)氨气制备的实验原理①浓氨水易挥发。②氨水中存在如下的平衡,NH3 H2ONH3.H2O NH4 OH-。因为CaO与H2O生成Ca(OH)2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氨气逸出,OH-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利于氨气挥发。加少许固体NaOH,也是增大OH-的浓度,加快氨气的制备,同时给反应装置(锥形瓶)70℃~8…  相似文献   

4.
1 实验装置 (如图 1)图 1说明 :①Y形管 (15mm× 15 0mm) ;②带细绳 (长约 1 0m)的塑料片 (用烧热的铁丝在塑料片的一边角烙一个小孔 ,细绳穿过并在底端打结 ) ;③铁架台 ;④KMnO4晶体与浓HCl;⑤Zn粒与浓HCl。2 实验操作及现象①把塑料片的细绳系在铁架台的铁杆上方。②用药匙的小头端取少量 (约两小匙 )KMnO4晶体于Y形管的一端 ,另一端加入 1~ 2小粒Zn。③把Y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往Y形管的两端各滴入 2~ 3滴 37%的浓HCl(要用新开瓶的分析纯盐酸 ) ,KMnO4晶体、Zn粒立即与浓HCl发生反应 ,分别产生Cl2 和H2 ,两气体迅速…  相似文献   

5.
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 ,如果实验室内没有适用的钟罩 ,或市场上又无供应 ,我们可以用如下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制作材料 :广口瓶 大烧杯 单侧有孔橡皮塞 燃烧匙  90°玻璃管 软胶管 直玻璃管 弹簧夹 橡皮筋 5条等制作方法 :(1)在广口瓶内装入少量水 (最好是红色水 ) ,把剩余的容积用 5条橡皮筋均分成五等分。(2 )瓶口配一带有燃烧匙和 90°玻璃导管的橡皮塞。(3 )将 90°导管的另一端用软胶管与另一直玻璃管连接 ,并夹上弹簧夹。(4 )烧杯内装入水 (最好是红色水 )。(5 )如图 1连接装置。图 1实验方法及原理 :(1)在酒精灯上点…  相似文献   

6.
(1)实验用品①仪器:锥形瓶、试管、支管玻璃管、石棉网、止水夹、棉花、橡皮管、导气管、蜡烛、火柴、玻璃渣、胶塞。②药品:稀盐酸、大理石、过氧化钠。(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3)实验步骤①往锥形瓶中装入稀盐酸,将试管底部打一个孔,先放一些碎玻璃渣,再加入几块大理石,配  相似文献   

7.
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 ,它的长短可任意切割 ,又可受热软化弯曲成各种不同角度的玻管 ;还可拉成不同规格的尖嘴管 ,它无色透明、体积小、可受热 ,因此 ,它可以代替很多玻璃仪器来做实验 ,具有省药、省时、污染小 ,现象明显 ,便于携带等优点。将玻璃管的这些特点应用在化学实验上 ,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现将其应用列举如下 :1 H2 (或CO)还原CuO(Fe2 O3)的实验如图 1装置 :图 11CuO粉末  2橡皮管  3止水夹将H2 通入玻璃管 ,打开止水夹 ,在导管尖嘴处点燃H2 ,加热CuO ,可观察到黑色CuO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8.
稀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的典型代表,对该实验进行层进式设计,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现象、延伸推理和定量综合。这样的设计强调了对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的关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1 简易的气体发生器(1 )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用品 :干燥管、广口瓶、导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止水夹、小玻璃珠、锌粒、稀硫酸 (或碳酸钙、稀盐酸 )操作方法 :在干燥管的细口内放一粒玻璃珠 ,再放入少量锌粒 (或碳酸钙 ) ,塞好单孔橡皮塞。在广口瓶内加入稀硫酸 (或稀盐酸 ) ,将上述干燥管放入广口瓶内 ,使酸液恰好浸没锌粒 (或碳酸钙 )为止 ,立即产生大量氢气 (或二氧化碳气体 )如图 1a,若不用时 ,则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 ,反应便会自动停止 ,效果很好。装置特点 :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 ,但装置简单 ,使用方便。反应物用…  相似文献   

10.
1实验装置图(图1)2仪器制作①取内径7mm左右的玻璃导管,弯制成“W”形。②用小纸槽分别从“W”形管的两端开口处加入少许CuO粉末和无水CuSO4粉末。③靠CuO端连接干燥的H2,靠无水CuSO4端连接尖嘴铝管。  相似文献   

11.
1反应物如何选择实验室是用铵盐跟碱反应制氨。在铵盐的选择上,应该首选NH4Cl。不宜用(NH4)2SO4(因容易生成结块的CaSO4),不能用NH4NO3(因NH4NO3在撞击、加热时有爆炸的危险)。在碱的选择上,首选价廉易得的消石灰Ca(OH)2或生石  相似文献   

12.
在B3LYP/6-311 G**[I-离子使用赝势基组(4s4pld)/(2s2pld)]水平下得到X-.H2O(X=F,Cl,Br,I)复合物优化构型。经MP2校正电子相关能及基组叠加误差(BSSE)在相同基组下单点校正,求得精确的单体间相互作用能的大小。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相互作用的本质,阐述了相互作用的强度以及它对复合物构型和振动参数的影响。经分析得到电荷由X-离子的孤对电子迁移(CT)到σ*OH(…X)反键上,σ*OH(…X)的自然布居数增加,削弱了σOH(…X)键使σOH(…X)键增长,力常数变小,导致红移(与单体H2O相比),与实验值非常吻合,且它们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红移强度加强。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第 19页安排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要吸收热量的实验 (如图 1) ,因为反应要吸热 ,板上的水由于结冰而将烧杯和板粘结在一起。该内容教学时正值夏末秋初 ,气温较高 ,据我了解 ,有不少教师演示成功率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图 1 Ba(OH) 2 ·8H2 O与NH4 Cl反应要吸收热量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从化学原理考虑①反应物要充分研磨 ,在烧杯中混合时要快速、充分地搅拌 ,保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一是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吸收大量的热 ;二是使反应…  相似文献   

14.
在400K温度下,通过溶剂热合成方法,以Ni(CH3COO)2.4H2O,Sb和Se为原料按化学反应剂量比混合,乙醇胺为溶剂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硫属化合物[HO(CH2)2NH3]{N[i OH(CH2)2NH2]3}[SbSe4].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此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该化合物包含四面体形状的[SbSe4]3-阴离子,过渡金属配合物阳离子[Co(eta)2]2+及质子化的[etaH]+阳离子,这三种类型的结构单元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的空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1氯气与氢气迅速化合而爆炸(1)实验改进此实验是研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所需原材料是有毒气体氯气。力求使整个操作过程在全封闭环境中进行;尽可能使装置微型化,减少原料用量以减少或消除实验中产生的废气。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设计了以下实验,经我校20多个实验班2年来的重复使用,效果颇好。图1(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3)实验所需仪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简易启普发生器、橡胶管、止水夹、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橡胶塞、稀硫酸、锌粒、浓盐酸、高锰酸钾晶体、镁带等。(4)实验步骤①在简易启普发生器与橡胶管、止水夹组成的密封装置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化学平衡概念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增设此演示实验——放电条件下从两个方向开始进行反应N2(g) 3H2(g)→←2NH3(g),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只与条件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17.
【设计】:氯化氢与氨反应生成微小的氯化铵晶体分散在空气中呈烟状。反应方程式为 :HCl NH3=NH4 Cl原反应装置见图 1中甲与乙。使用原反应装置 (甲 )在实验操作时需抽取玻璃片 ,不仅操作不方便 ,而且会造成药品外泄。同样在使用装置 (乙 )时 ,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现用一个密封 U形管装置 ,使得操作简单 ,反应现象更加明显。这个反应常用来鉴定氨和氯化氢。【器材】:支架 1套 ,磨口的 U形管 2只 ,海绵 (滤纸或脱脂棉 ) 2块 ,图钉、胶头滴管各 2只 ,备用橡皮塞 4块 ,浓盐酸 ,浓氨水。图 1【步骤】:方法一 :装置如图 2 (甲 )(1)用两只胶头…  相似文献   

18.
1碳还原氧化铜实验(1)烘干木炭: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块(过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后研细。(2)制备氧化铜:将适量硝酸铜晶体装入一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然后将导管口伸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吸收二氧化氮)。加热硝酸铜晶体使其熔化,一边加热一  相似文献   

19.
1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设计(1)实验装置(如图1)①125mL集气瓶②Na2SO3③10mL注射器④浓H2SO4⑤15mm×150mm玻璃管⑥湿润的品红试纸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⑧NaOH溶液图1(2)实验步骤①取125mL集气瓶,配上单孔塞与15mm×150mm的玻璃管相连,如图1所示组装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集气瓶中加入4~6药匙已研细的Na2SO3粉末,并用滴管滴入少量水润湿。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再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实验装置准备就绪。③取一支洁净、干燥的10mL注射器,吸入约3~5mL浓H2SO4插入橡胶塞中,缓缓推入注…  相似文献   

20.
由于 NO、Fe( OH) 2 极易被空气氧化 ,因此在做Cu与 HNO3反应生成 NO及制备 Fe( OH) 2 的实验时 ,只有在无氧环境下才能成功。利用注射器创造无氧条件 ,进行如下实验 ,效果很好。一、Fe( OH) 2 的制备1.装置 (如图 1)图 12 .实验过程及现象图 2( 1)在 10 0 m L注射器中放入两片铁片 (约 2克 ) ,抽入约 2 m L煮沸过的水。如图 2直立注射器 ,将活塞推到底部 ,赶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 )将乳胶管插入煮沸过的6mol/ L 的稀硫酸中 ,抽入约10 m L稀硫酸 (硫酸稍不足 )。此时Fe与 H2 SO4 反应放出 H2 。注射器稍向上倾斜 ,放出一部分 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