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平 《四川教育》2004,(2):74-75
教学伊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装修工人要给一个圆形水池围一圈栏杆,你认为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需要先知道圆形栏杆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圆的认识》这节课出现在大型公开课上的频率算多的,每个设计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理由,呈现的课也各有千秋。课的目标定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对《圆的认识》的目标定位也进行了重新认识、调整,选择了能支撑目标的材料进行教学活动,效果真的不错。[片段]谈话引入后,教师问学生“:看了这么多圆形的东西,有没有看过画圆?”学生有的说拿圆规画,有的说拿硬币画,有的说拿量角器画,有个学生说用素描中的方法画圆,先画个正方形……总之,学生的方法有很多。师:就给你一把直尺,你能不能画一个圆?学生“呀”了一下,…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应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就想创新、敢创新,从而发展到能创新。开展多种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 在学具准备中渗透创新意识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制20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上课一开始,老师就有意提问:你们剪这么多的小正方形不容易吧,请汇报一下你们制作过程?有的说先画一个正方形剪下来,再去按它的大小剪;有的说我是先画一个有20个正方形的大长方形后,再剪成的小正方形;有的说我…  相似文献   

4.
圆宝宝和正方宝宝带来了彩色圆形和正方形,多美啊!请指指说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和哪种大小的什么图形,如红的圆形、大的正方形等。图中有些什么?圆形和正方形分别躲在哪里呢?请找出来分别涂上你喜欢的两种颜色。圆宝宝和正方宝宝想分家,请你用蓝笔把圆宝宝圈在一起,用红笔把正方宝宝圈在一起吧!圆形和正方形的本领真大,一起变出了许多东西,多奇妙啊!说说像什么,好吗?请你用圆形片儿和正方形片儿也来拼拼吧!请帮圆宝宝用绿笔画个圆,帮正方宝宝用红笔画个正方形,再在圈里面涂色吧!在图的周围还有许多圆形和正方形躲着呢,请找找涂涂吧!数抽…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要画许许多多的树,让美丽的绿色美化我们的地球。”有的说:“我要画很多个机器人,让它们来管理这个世界,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有的说:“我要画宇宙飞船,让人类乘坐飞船到遥远的星球去旅游……”这些想法都很好,这些想法自然也会让老师感到惊喜。学生中也常常有另类高见:“我要画很多很多的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他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他有了很多的钱以后就可…  相似文献   

6.
一、播放课件,设境激情中午 ,红蚂蚁和黑蚂蚁在洞前跑步 ,红蚂蚁沿着正方形路线跑了一圈 ,黑蚂蚁沿着圆形路线跑了一圈 (正方形和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师 :(1)要求红蚂蚁所跑的路程 ,实际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如何求正方形的周长 ?你根据什么来求的 ?(2)要求黑蚂蚁所跑的路程 ,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 ?【即使是复习铺垫 ,教师也为学生留下了学习空间。】二、自主探究 ,大胆实践(一 )测量圆的周长师 :我们刚才一起回顾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那我们如何来量这个圆的周长 ,你觉得该怎么办 ?你能想出一个好的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吗 ?(…  相似文献   

7.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能用直尺画一个圆吗?为什么?(在翟老  相似文献   

8.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  相似文献   

9.
圆怎么画     
某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在学了圆的画法后她对学生说:“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可是圆规的脚坏了,怎么办呢?”一时间,学生们眼睛直转。一会儿,一学生从教室后面拿来一个脸盆,说:“把脸盆扣在黑板上,沿着盆口画一圈就行了。”教师当即表扬了他,然后说:“我们学校篮球场的中心圈模糊了,如果要使它清楚,怎么画呢?”马上有学生回答,像体育老师画铅球圈那样画。教师笑着点点头,又说:“我们学校西南边要建一个圆形的水池,这个圆怎么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都想出用绳子来画。至此,听课教师认为这一环节该结束了。哪知,授课教师提出一…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抓住语文教材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乐学”的氛围。我教《诚实的孩子》一课,作过这样的尝试;讲课前,先让学生做一个画圆的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自觉闭上眼睛在圆内再画一个小圆,学生都跃跃欲试。我先叫了两位较听话的同学上讲台画,结果都未画对,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又叫了外号叫“机灵鬼”的学生来画,他很快在圆内画了一个小圆,两圆几乎是同心。同学们拍…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 教学“圆的周长”时,在教师的“精心”启发下,学生终于想出了多种方法:①用一根绳子缠绕圆形物体周长一圈,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形物体的周长;②在圆上先做个记号,再将这个圆放在米尺上滚动一圈,观察所滚过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③在胶带起始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把它拉直剪断,用尺子量出胶带一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④把圆形纸圈剪开,再拉直,量出纸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⑤把纸片对折、对折、再对折……量出弧长,再乘份数,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在探索“圆周率”时,引人了“龟分”思想,介绍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杰出贡献,以及欧洲数学家欧拉对圆周率π的命名等等.  相似文献   

12.
责任编辑/魏继军【案例】那天,教学的内容是“笔算减法”,整节课进行得十分顺利,课的最后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有趣的题:一天,哥哥和弟弟赛跑。他们打算从家跑到学校,全长共100米。他们同时从起点出发,结果哥哥先到达终点,弟弟还差3米。弟弟不服气说:“哥哥比我大,你应该让着我。”哥哥说:“好,这回我退后3米跑,你还在原来的起点跑。”这回弟弟可高兴了,想一想,这回他俩谁先到达终点?也许是故事吸引了他们,学生顿时热情高涨,马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得出了很多的结论。有的说:“因为哥哥退后3米,弟弟比哥哥少跑3米,所以我认为这回一定是弟弟先…  相似文献   

13.
错误成资源     
“圆的认识”,是我多次成功执教的公开课。这次赴浙江学习期满,即将返校,我再次就此内容上了一堂汇报课。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时,我如往常一样,先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巡视中,我发现有好几位同学还不知道画圆的方法:有的圆起始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有的把圆画成鸡蛋状,有的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细时粗……这可太出乎意料了。哦,原来上课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在家试着用圆规练习画几个圆,因此,几次上这堂课都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这次因疏忽,我忘记了先让学生练习,所以出现了如此的“不测”。怎么办?我是装作没看见,  相似文献   

14.
夏天的晚上,小精灵红点点一边看画书,一边和绿点点聊天。“哎,绿点点,这本书上说,有一种小虫子,叫荧火虫,尾巴上带着发光器,晚上能像星星一样发光。有的发淡绿色的光,有的发淡黄色的光,有的发桔红色的光,还有的发淡蓝色的光。瞧,这儿还有插图呢,真棒!”“我看看,我看看!这样的小虫子,一定是小精灵变的!”绿点点兴冲冲地跑过来,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玻璃小姑娘。“啪!”玻璃小姑娘摔碎了,变成一地亮晶晶的碎片。这太糟糕了。因为这个玻璃小姑娘,是红点点最最心爱的东西。“我再也不理你了!”红点点眼泪汪汪地推开门,跑了…  相似文献   

15.
教“圆的认识”时,学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画法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给你一个硬币,请你找出它的圆心,画出它的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可以选择多种工具,设计多种测量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活动开始了,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量,有的画,有的剪,有的记,比来量去,那股认真劲儿,既像一个个小裁剪师傅,又像是在做某项实验研究。几分钟后,学生纷纷汇报。甲说:“我用直尺测量,最长的一条线段就是它的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乙提出:“我有一种更快的方法,把硬币放在直尺边沿上,再用两块三…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教师一开始就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辨认几个等圆中的扇形(如图1—4),提问:“这四个等圆中扇形面积有的大、有的小,它们是随着什么变化的?”然后让学生辨认两个圆心角相同的扇形(如图5—6),提问:“这两个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又是随着什么变化的?”通过上面两问,使学生初步了解扇形面积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有关,为分散教学难点打下基础。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想一想,扇形面积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上课开始 ,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 ,教师提问 :“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圆内某条线段长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呢?”先出示可剪断的铁丝圈 ,将其剪断拉直 ,采用化曲为直的办法 ,用直尺直接测量出周长 ,再给学生硬币、瓶盖、圆铁板等不能剪开拉直测量周长的圆形物体 ,要学生寻找测量周长的方法。学生可能用绕线或滚动法 ,得出几个具体圆的周长。此时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既不能拉直也不能滚动 ,要求学生观察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量有关。学生通过讨论 ,发现直径越长 ,周长越大。之后 ,测量前面几个圆的直径 ,与所量得的周长比较 ,计算出各…  相似文献   

18.
“小粗心,你干吗去?”妈妈见小粗心正准备穿鞋出去“,才开学,你不好好地在家学习,又想到哪去玩啊?”“妈妈,我这是要到发明训练营去听课呢。作业我已经写好了,再说了,我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不是进步了吗?”小粗心一边穿鞋一边回答说。“你呀,不要有了进步就骄傲了,你什么时候要能像小灵通一样懂事就好了……”小粗心一见妈妈又开始唠叨了,连忙说“:我知道了,小灵通他们正在奥秘精灵那里等我呢,我先走了。”说完,一溜烟儿就跑了。“这孩子真是的。”妈妈边说边走进小粗心的房间,看到桌上摆着刚写完的作业,笑了笑,心想,这个孩子,终于懂事了。小…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把握———通顺关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争当“小小剪辑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课文的内容来个剪辑梳理,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都读懂了些什么。例如教学《灰雀》一课,在初读课文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领悟:1.默读:画出你能读懂的句子。2.讨论: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联想: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初步理解往往都是点滴零散的,有的学生说:我知道灰雀很可爱;有的说:我知道灰雀不见了,是小男孩把它抓走了;还有的说:我知道列宁很喜欢灰雀……  相似文献   

20.
以学为主的讨论式”教学结构,是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学为主的讨论式”课堂结构包括如下三个环节: 一、导入——通过讨论激趣发现数学问题 这一环节要展示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找准新知识的落脚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 如教学“圆的周长”一开始,通过电脑出示下图: 老师演示并说明:两只小兔同时从 A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各跑一圈,白兔沿正方形路线跑,黑兔沿圆形路线跑,问:哪只小兔先回 A点 ?让学生讨论猜测谁先到、为什么。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