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月13日上午,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先生风尘仆仆赶到设在这里的“商务”展厅,与笔者会面。按头天晚上的电话约定,我们选在中国入世后举办的首次书业盛会——2002北京图书订货会鸣金收兵之日继续未了的“对话”,一是实属无奈——元旦以来彼此工作繁忙,难得晤面一叙;二是想置身于万书同香、书业同仁穿梭往来、忙碌交易的境界中,使话题更具有“战时”的味道。在国展中心见到杨德炎时,他正在看似悠闲地翻阅今年第一期(出版广角》,不时和商务发行部主任于殿利博士说说话;而新到访的来自青海和中央党校的两位先生,又把杨德炎推进了应酬的空间。杨德炎始终笑意满面,轻松自如。我却晕头转向,忙于订货会尾声的电视摄像。虽反差强烈,倒是各得其所。国展中心人声  相似文献   

2.
这一期……     
“不容易”——本期封面人物、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总经理李峰书房里的—帧不同寻常的书法道出了许多出版同仁的心声,其实,一千多年前,北宋大书法家黄山谷说过类似的话,只不过山谷大师的话更含蓄、浪漫:“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做出版,谈何容易!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中国入世了,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出版人又要开始新的文化长征,前路漫漫,关山万千重,出版人如何迈出入世开局之年的第一步?请听听本期“特别策划”12位社长老总的肺腑之言,也许你会从中悟出点什么。时隔五年,商务印书馆老总杨德炎再次走进“广角”与卢云真诚对话,这次的话题是“WTO语境中的中国出版”。访德归来,杨德炎感慨良多,如何做强中国出版业,他有一番见解。备受瞩目的“世图杯”营销案例征文活动已正式拉开帷幕,透过紫色“财商系列”的风起云涌,我们更能掂量出“营销”二字的份量。  相似文献   

3.
港澳台之窗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人物专访——杨德炎 台湾《中国时报》“开卷版”于1998年2月26日发表该报记者徐淑卿对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的专访。报道说,由于政治因素,北京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在来台参加“商务印书馆”成立百年与台湾商务印书馆50周年的庆祝酒会后,便于18日匆匆离开台湾,回避了次日揭幕的台北国际书展。  相似文献   

4.
半月掇闻     
龙新民署长到商务调研时强调:要让金字招牌更加闪亮“要倍加珍爱‘商务’这个金字招牌,多出版与‘商务’地位相称的好书,多出人才,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4月18日到商务印书馆调研时多次强调的。在听取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的情况汇报后,龙新民指出,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历史悠久、名家云集、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国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商务印书馆的名字享誉中外,这是商务印书馆独有的优势和宝贵的资源,也是中国出版界的骄傲。龙新民指出,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特…  相似文献   

5.
商务印书馆前总经理杨德炎先生曾任新闻出版署外事司司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得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和中国出版荣誉纪念章,他还是中共十五大代表。坦白地说,我在写这篇小文章以前,曾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杨驰原)本刊创办18年来,以“提供一手实用信息服务,促进国际合作出版交流”为宗旨,形成了资讯性、实用性、国际性特色,成为世界出版之窗和两岸四地华文出版交流平台。为进一步突出特色,提高海外和港澳台板块内容质量,11月16日下午,本刊编辑部在商务印书馆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主持,沈昌文、潘国彦、魏龙泉等老出版人,本刊主编陆本瑞,中国版协副主席海飞,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秘书长、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常振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本刊创办18年来,以“提供一手实用信息服务,促进国际合作出版交流”为宗旨,形成了资讯性、实用性、国际性特色,成为世界出版之窗和两岸四地华文出版交流平台。为进一步突出特色,提高海外和港澳台板块内容质量,11月16日下午,本刊编辑部在商务印书馆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主持。沈昌文、潘国彦、魏龙泉等老出版人,本刊主编陆本瑞,中国版协副主席海飞,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1998年修订本《新华字典》出版的前夕,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就有关字典修订发行情况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问:《新华字典》在中国家喻户晓,自1953年面世,至今已经度过了整整45个年头。这部字典规模虽不大,却是千锤百炼,凝聚了几代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  相似文献   

9.
10月15日,商务印书馆与法国驻华使馆文化科技合作处在北京琉璃厂联合举办“法国作者与商务印书馆”书展。该书展是为配合一年一度的法国图书节而举行的。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卜来士、文化专员戴鹤自,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王维新、陈宇清,副总编辑李连科,新闻出版署外事司司长孟传良以及学术界、教育界、翻译界、出版界来宾7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法国驻华大使毛磊、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分别为书展写来贺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版界卓越的领导者、老报人、出版家陈翰伯的文集近日由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2月28日,在京的翰伯同志生前友好王益、陈原、宋木文、许力以、姜德明、赵晓恩、林尔蔚、沈昌文、胡企林、胡邦秀、方厚枢、陆本瑞以及商务职工和翰伯同志的家属等共20余人,出席了由杨德炎总经理主持的《陈翰伯文集》出版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程孟辉,上海市人,早年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商务印书馆高级编辑(编审),现任我国首家中外合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总编辑。此外,程孟辉还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和西方美学的编辑研究工作,曾任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学术界久负盛名。1998年执掌商务国际之后,企业日渐繁荣,其独特的出版理念成为出版界感兴趣的话题。12月20日上午,本刊就相关问题对程孟辉(以下简称“程”)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香港书展于1997年7月23日~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书展的主办单位是香港贸易发展局。以北京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为团长,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吴江江为副团长的内地参展团一行155人代表198家出版社参展。这是香港回归后举办的第一次书展。香港当地的报纸以“万人空巷”来形容港人对书展投入的极大热情。书展期间,每天参观人数达4万余人。书展获圆满成功。湖北省新闻出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4月25日-27日,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同时纪念张元济先生诞辰145周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张元济先生的故里浙江海盐召开"《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岸三地商务人共同赴会缅怀前辈。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4.
朱镕基邀请科教文卫体等各界人士座谈 2月9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邀请文化、科技界人士到中南海座谈,征求他们对即将提请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书报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刘杲、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等出版界人士在座谈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15.
全国书市专栏 今年年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修订颁布了《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5月12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又借第十四届全国书市的东风,在桂林召开了“加强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司长阎晓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管委会副主任聂震宁、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及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并发了言。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处于改制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有序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简称“非工委”)主办的第四期书业观察论坛、2005年度书业产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1月8日在北京中旅大厦召开。研讨会围绕文化、制度、产业视角下的书业困局及对策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与会代表认为,2005年是书业在困境  相似文献   

17.
应台湾光复书局林宏龙先生和香港商务印书馆陈万雄先生邀请,经新闻出版署对外合作司批准,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杨德炎同志为顾问、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谢明清同志为团长的中国版协电子出版代表团,于6月12日至24日访问台湾、香港,与两地电子出版业界同仁共商发展电子出版事宜,取得圆满成功。参加代表团访问台港的成员有:杨德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谢明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周慧琳中国版协电子出版研究会副秘书长毛小茂《中国电子出版》杂志理事会秘书长彭显达中国音像协会光盘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陈…  相似文献   

18.
认真拜读了本刊2001年第4期王铭先生的研究论文《论转文性通知》(以下简称“王文”),深受启发。这里也就这一话题谈点不同意见,兼与王先生商榷。 1 转文性通知除“批转”和“转发”外,还应包括“发布”和“印发”……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商务印书馆105年馆庆,主题将集中在教育的发展上,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陈万雄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商务将首先推出一个数码化、智能化的“教育网”,该网站由一个投资了六年的庞大中文数  相似文献   

20.
商务印书馆饱经百年沧桑,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悠悠岁月,迎来了今天的新生,她为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商务印书馆创建100周年的前夕,本刊编辑部在商务印书馆邀请几位馆史专家进行座谈,大家从不同角度勾画了商务印书馆的艰苦创业的片断,畅谈了“商务”留给世人值得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 陈胜华:商务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出版业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一个世纪之前,中国出版业处在新旧出版方式转换的阵痛中,随着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最早的现代出版企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形成规模,标志着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