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日常生活世界对人的奴役与自由发展的关系成为一个二难撞击的重大问题。一种理论认为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自发秩序形成的感性世界,最好的政策是对日常生活世界放任自由。另一种理论则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个完全可以由人们的自觉理性来控制的理性化世界。但是,个人感性欲望的极度膨胀就会造成物的统治;而控制越多,日常生活世界就越不自由。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情势下,首先最重要的还是要扩大日常生活自我实现的自由空间,使之成为个人自由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平台,其次是在有利于个人自由个性形成和发展前提下进行理性的适度调控。  相似文献   

2.
村上 《中国培训》2004,(4):14-14
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较先进的模式之一。受独特的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其独有的鲜明特点。一、管理决策中体现平等与个性的协调统一美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个人自主,尊重人的个性。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也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在企业决策中,既注重个性,强调决策者的个人意志,又讲求“授权”,尊重执行者在自己职权内的自主。所谓强调个人意志,就是老板做什么决策,不必经过商量研究,可以不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上级交给的任务,下级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完成。所谓“授权”之后的自主…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代追求个性解放使冯雪峰等知识分子摆脱了“家”的束缚而获得了自由,但这种自由显然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它使个体产生了强烈的无意义感和无能为力感,因而他们极力寻找自己可以去依赖的组织,但进入组织的结果是以丧失个体的自由为代价。冯雪锋从“湖畔”到“左联”的心灵转变历程,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有没有这么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人自我可以独立生存,又同世界、他人以及自然合为一体,而不是孤独的?获得这种自由状态的途径是自我的实现和个性的发扬。  相似文献   

4.
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和条件,有其固定的范式和要求,范畴之内的个体必须遵守;自由是社会细胞——个人生而有之的本能需求,而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秩序与自由构成了一对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解放,个人的诉求也更具个性。使社会资源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和降低社会内耗,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繁荣,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必然要在自由与秩序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国家主义视“国家”为人类最高群体,坚持国家的统一与秩序优先于民主和自由,鼓吹个人为国家无条件奉献。这些观点在梁启超的“新民说”中都有体现。它表现在政治伦理方面的“群己之辩”上,其内容不再是个人与普遍的“人类群”的关系,而是个人与“政治国家”的公私之辩。也表现在自由观上,其自由成为张扬团体(国家)自由,抑制个人自由与个性的国家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梁启超的个案折射了国家主义发生初期的思想环节,也多少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的民族主义缺少国家主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10 0多年来 ,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的基本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 ,概括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指出 :“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即个性发展问题。巴班斯基等学者认为 ,研究学生个性是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和最重要的条件 ,“不考虑学生特点的任何建议、计划和决定不是最优化的”。杜威也说 :“如果对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 ,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的、盲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地流淌。●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让他们能够在讲演中在作文中酣畅淋漓地倾泄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胆略与能力!●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培养”,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民主教学的氛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相似文献   

8.
张玲 《湖南教育》2007,(11):39-39
一、张扬的个性“遮蔽”必要的秩序 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即课堂上学生“自由”而不“放纵”,“约束”又不“刻板”,真正做到“自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本位,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立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尊重群众,尊重个人,个性的具体化;谈“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基本的观点;邓小平重视人的物质利益,但也讲“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曾杰 《成才之路》2013,(26):F0002-F0002
第26讲社会控制与思维制导(上) 一、社会控制体系 (1)社会控制。“社会控制”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于1901年在《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罗斯本来认为,人性中存在着一种“自然秩序”,人们会自行调节自己的行为。然而,19世界末到20世纪初,由于都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美国社会中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对人的行为不再起调节、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自由表达的地位 (一)课堂自由表达是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的体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大多数时候,学生都是“静听”不语。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指出,这种“静听”式的教学中,学生只是教学的旁观者和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静听”式的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低,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体现,自然会缺少学爿的兴趣、需要和动机。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私语     
一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三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四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72006年5月号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五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六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让心泉自然地流淌。七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无拘无束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  相似文献   

13.
个人自由与自我依赖任何与美国人接触过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美国人把个人自由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不仅联邦宪法赋予个人以信仰、言论、出版和集会的自由,而且在日常交往中,美国人对“私域”(privacy)也严加防范,不允许他人随意侵犯。当个人自由受到威胁时,美国人有权用枪杆子保卫自己的生命;当个人“私域”遭受侵犯时,美国人可以诉诸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个性是马克思用来表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的概念。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个性自由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统一性,以个性自由为前提的人的自由发展是实现自由个性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个性实现的最切近的基础,自由个性是在个性自由的基础上达到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个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类才能获得驾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由,成为自由发展的人;也只有充分具备自由发展的条件,才可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整个生命为代价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的原则是嘉尔曼最突出也最吸引人的标志,但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信条是“法外之民”自然、淳朴的“人性”的流露.而非“自由对立”。  相似文献   

16.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是自主的能动的个人,马克思的光辉理想之一是自由个性与全面发展的个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人们在伦理道德的要求下约束自我。而世易时移,在当今时代,个性越来越受到推崇。这一转变,是否意味着个性和秩序不能兼容?何为“秩序”?何为“个性”?前者为规范人的行为的规章制度,后者为个人独特的行为思想,前者是群体性的,后者是个体性的。中国传统社会是注重规矩和伦理的社会范式。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制文明的影响,以及统治者维护专权,避免觉醒的人们违抗专制统治的需要,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等级秩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18.
总觉得,学校是个很奇特的地方,它能够集最安静与最喧闹于一身。这一秒,它庄严静穆,如同殿堂;下一秒,便可能张扬沸腾,如同乐园。它静穆,那是知识授受间应有的敬谨,是守护秩序时必要的凝重:它喧腾,那是个性抒发中应有的昂扬,是激情释放时展露的灵性。这便是学校应有的性格,也是教育最深层的含义。它告诉我们,学校既是学生获取知识、净化心灵的殿堂,又是孩子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乐土;教育既要在严谨的秩序和规则中完善,又必须在创新与自由的空气中延伸,不仅能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动,又能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这或许就是我们总在强调的“严肃”与“活泼”吧。  相似文献   

19.
卣由,是一个崇高的、激动人心的字眼,是世世代代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口号。但是,它又是一个易于被人们误解、滥用的字眼。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有些人往往把自由看成是一种绝对不受约束的状态。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承认任何权威和纪律,不承认任何必然性和规律性。他们误把个人的放纵,甚至把一切损人利己的行为,都当作一种“自由”。他们把  相似文献   

20.
杨红梅 《中国德育》2012,(24):63-66
一、德育传统:个人主义与理性主义 从文化观念的基点看,美国德育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坚信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人格的绝对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侵犯性,突出个人自由和权利,提倡个性解放,推崇个人的自立与奋斗,强调自我是独立的价值主体。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即使讲个人服从群体或服从普遍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