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理解透摩擦力有助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有利于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正确认识摩擦力,打好基础.下面就摩擦力的几个疑点帮助同学们分析:1.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四个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透彻理解摩擦力有助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进一步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所以从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3.
(一)初中语文第六册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对“反复”一词,注释说是“指书信来往”,似不确切。反,一义为回,归。《国策·卫策》,“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妻子。”意思还是回或归。初中第三册《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高中第一册《国殇》:“出不  相似文献   

4.
<正>一、对摩擦力是否存在的错误认识1.错误认识:只要接触就存在摩擦力,只要有挤压就产生摩擦力,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有摩擦力。2.错误原因: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不清。两个物体只有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才能产生摩擦力:1接触且接触面粗糙,即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0(μ≠0);2相互挤压,即两个物体间的压力不为0(N≠0);3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注意上述三个条件是产生摩擦力的充要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徐奇峰 《考试周刊》2013,(73):135-136
本文对卫星变轨问题中卫星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对变轨问题中轨道变换前后各种运动参量的大小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6.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06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余冠英先生之《乐府诗选·西洲曲》中的释解,颇有几处令人费解。据考证“忆梅下西洲”的“下”字只能解释为“到”或“去”等;“单衫杏子红”中的单衫并非今日所言“衬衫”;“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一句中的“莲”非连蓬而是莲花;关于是曲的段落划分和主题思想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荆轲刺秦王》(下文简称《荆》文)是《战国策》的精彩篇章,它将荆轲刺秦王记叙得生动曲折、跌宕起伏,实现了历史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细细读来,却发现其中似有几处疑点。  相似文献   

9.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疑点辨析银川市中国石化宁夏化工厂中学(750026)王彦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作为由化学事实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不能求全责备.但应深人理解表中的内涵,以保证知识的连续性、准确性.诸多资料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的总结中,涉及一些疑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一、疑点的提出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定量关系的一条规律.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即I∝U.通常把这个关系写成I=U/R等,或者R=U/I.其中R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学生在学习欧姆定律新课时,由于之前的初中《科学》课上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初步知识,因此对高中深化和提高的内容作了较好的同化和顺应.然而在做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后,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适用条件,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界定等知识点产生了很多困惑,对教科书上相关内容的表述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汽车的驱动力问题很感兴趣,我们从理想模  相似文献   

13.
一、认为摩擦力为零,则两物体的接触面一定是光滑的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2)接触面上有压力存在;(3)接触面不光滑;(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产生摩擦力的这四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少了一个条件,则接触面上就没有摩擦力存在了.即摩擦力就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详细考证诸多资料的基础上,对《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几处疑点进行阐微辨析。  相似文献   

15.
<正>《拿来主义》是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重要文章。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语文老师众说纷纭,分歧较大。现就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作简单辨析。一、“拿来”的对象是外国文艺还是中国文艺《拿来主义》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进入高中教材,笔者中学学习这篇文章时,就记得老师讲过:“拿来主义”论述的是如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后来笔者做教师后也这样教学生。直到前不久我校组织同课异构再次教学,经过深入研读、广泛碰撞后才发现,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力学部分中摩擦力的学习是一个难点。以初中九年级物理《摩擦力》为例。教材明确指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每次上到这节课时总有学生对书中摩擦力的定义产生种种疑问。  相似文献   

17.
南宋以来,不断有人从《惜往日》诗中找出一些“疑点”,判定此篇为“伪作”。本文针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疑点”问题逐一进行了辨析,证明前人所提出的这些“疑点”缺乏根据,不能成立。因此,认定《惜往日》的著作权当属屈原。  相似文献   

18.
李卫平 《物理教师》2007,28(4):15-16
“摩擦力做功生热”的说法十分普遍,在很多的大学物理力学、热学教材①②③④和中学物理教材⑤、教参资料以及日常的教学中都有类似的说法.“摩擦力做功生热”的说法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笼统的定性描述,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这一说法作为物理学中功能关系的一种表述,人们对其含义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第235页中间有一段评论王维的《鸟鸣涧》诗的话:一如前面的‘人闲桂花落’,桂花落下来,这是视觉形象……因为桂花很小……读完此段解说后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因为此句后紧接的一句是夜静春山空。俗语讲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对“摩擦力”常见的误解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