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吉 《教育研究》2012,(6):80-85,96
农村教师除了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拥有生产生活的地方性知识、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传统民俗的地方性知识、民间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地理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思想观念的地方性知识。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可以促进农村地方性知识的保护与发展,可以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使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的策略主要是,将地方性知识纳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中增加地方性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知识”这个概念,意味着研究者要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去发现事实,也意味着研究者要从“内部人”即“文化持有人”的角度去解释所发现的事实和构建自己的理论。“地方性知识”这个概念及其蕴涵对于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获得社会事实并准确解释这些事实,教育研究者要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构建对我国教育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知识”这个概念,意味着研究者要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去发现事实,也意味着研究者要从“内部人”即“文化持有人”的角度去解释所发现的事实和构建自己的理论。“地方性知识”这个概念及其蕴涵对于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获得社会事实并准确解释这些事实。教育研究者要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构建对我国教育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乡村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乡村学校具有独特的“乡村性”特征,乡村语文教师应重视掌握地方性知识。基于已有文献设计了乡村语文教师地方性知识的调查问卷,调查其地方性知识现状,提升乡村语文教师地方性知识素养。建议在继续教育中增设地方性知识的相关课程、建设和开发依托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和践行研学旅行课程、增强地方性知识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知识领域,随着普遍主义与历史特殊主义之争的深入发展,"地方性知识"一词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目前教育学领域对地方性知识问题的研究主要涵盖了其含义、特点、价值影响以及实践运用等四大方面。已有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者身份及研究的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反思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要想办好农村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要有好的农村教师队伍。优秀的农村教师团队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由于校本培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不受经费短缺的困扰,随时随地开展多样化的研讨活动,如课前研讨、案例研讨、专题研讨等。因此,校本研训是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发展,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农村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育家曾指出:“欠缺一个强势的教师队伍,难以令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得以成功和维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所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与普适性知识相对的非官方性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对其进行以课程为目的的转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地方性知识转化生成动因为间接性学问知识与直接性经验知识相弥合、事实的常规表达与课程的教学表达相适配、传统农业社会文化积淀与现代价值相协调的三重需求;其内隐逻辑表现为地方性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身份合理化、符号意义化和话语秩序化。在实践中,可通过构建社区地方性知识转化共同体、探寻地方性知识表层形式下深层意义结构、生成学校内部校本化地方性知识秩序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中地方性知识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9.
一、影响农村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因素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总结并整理当地的经验和文化.并使之融入到学校的整个课程结构中,可以逐步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及办学特色。因此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是其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农村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因素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总结并整理当地的经验和文化.并使之融入到学校的整个课程结构中,可以逐步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及办学特色。因此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是其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余姚中学在组织教师培训过程中,创建乐于研究和实践的"校本文化",做到校本教研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师培养系列工程",健全了"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机制,从而探索出一条既加速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又能促进学校逐步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校本研修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余姚中学在组织教师培训过程中,创建乐于研究和实践的“校本文化,”做到校本教研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师培养系列工程,”健全了“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机制,从而探索出一条既加速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又能促进学校逐步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校本研修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新发现的民间文献可以看到,贺州油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以来,贺州油茶产业得到了开发,民间油茶林种植实现了商品化,当地人们非常重视油茶林的保护,并且建构了一套有利于油茶种植的地方性知识。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地方性知识和现代科技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油茶产业,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方课程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及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而自主开发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我国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政策、目标与内容等均有着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具有标准取向、城市取向和非区域视野的特点,这一范式忽视了城乡教师的地区差异,忽视了农村教师发展所需的地方性资源,使得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变得狭窄,失去专业发展的话语权。地方性知识视角能明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与其生存场域的关系,开放专业发展路径并肯定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因此,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基于乡土文化,重构其专业发展的文化场;深挖乡土文化内涵,加强农村教师的文化发展;开展适合于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基础教育实践的"三位一体",形成和谐发展的运行体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课程模块的实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校与中小学应建立合作共同体,提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强化师范生的专业精神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吴颖惠 《现代教学》2013,(12):79-79
教育理论界鲜有“教师技能性知识”的提法,通常是把教师知识和技能分别加以定义。借鉴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教师技能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相关理论和规则知道如何去做并能对具体情况作出及时回应的知识。“教师技能性知识”不只是关于如何做的程序性知识,技能中的观念和部分规则等内容是陈述性的;这种技能性知识也不是单纯的意会知识,虽然具有意会知识的一些特点,但其中的部分内容是可以通过言传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8.
民族旅游其实就是对地方性知识的运用和再生产.文章在描述黎族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论证了正是由于利用地方性知识在旅游语境中的再生产,成就了少数女性的旅游精英成长之路.女性精英这种既能带来经济利益又能促进民族文化保存和传承的双赢选择,可作为未来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条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
当前,全国各地的校本研训已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各种研训活动也如火如茶,空前高涨,但教师们在这“潮水”般的研训之后,究竟得到了些什么?他们汲取到所需要的“营养”了吗?据笔者调查研究,大多数教师的研训效果距离上级教育部门的初衷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数不少的教师是空着脑袋而来,没有问题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