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海 《新闻实践》2011,(9):12-12
新闻为民,是媒体的天然职责。在突发灾难事故报道中,除了及时发布现场情况和救援进展之外,新闻媒体还须充当网络信息的整合平台,为网友扩散“寻亲”信息,并运用媒体力量来帮助网友“寻亲”。这既展现了媒体的温情,也是新闻媒体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2.
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听祥 《视听界》2009,(4):40-42
对于媒体来说,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既是责任,也是机遇。经过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历练,新闻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逐渐成熟。结合江苏广电总台近年来的经验,新闻媒体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必须遵循“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承担起媒体的信息发布者、舆论引导者和舆论监督者三种角色。在实践中深化媒体角色内涵,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3.
重大题材报道不是中央媒体的专利,众多地方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对重大题材新闻的独立报道,在近两年的香港回归、大江截流、张北地震、十五大召开、长江和松花江流域抗洪抢险等重大新闻发生的现场,都活跃着许多地方新闻媒体记者的身影。这类新闻常出现在地方报纸的头版,因此,搞好重大题材报道也是办好地方报纸  相似文献   

4.
2013年4、6月间,我国先后发生了雅安地震、吉林宝源禽业公司爆炸等特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灾情发生后,全国各种媒体及时报道灾情,披露死伤情况,并刊发了各级政府的抢险救灾措施,行动之迅速,反映现场情况之详细,得到了全球新闻界的称赞,也起到了稳定人心、凝聚力量、提出警示等积极作用。看到新闻媒体的迅速反应,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报道唐山大地震死伤人数的一段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成为社会及媒体关注的热点.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也因此成为各新闻媒体卫生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从大众媒介诞生之日起,新闻资源的竞争就是媒体竞争的核心,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如此。其中,突发新闻是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也成为目前各大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首先简述突发新闻事件的特点,接着阐述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的功能,最后针对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相比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我国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以微博为主的自媒体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救灾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支持。此外,新闻媒体对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专业化,更加成熟,在采访与报道中更加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在本次芦山地震中的信息暴露出依然存在虚假新闻、不尊重采访对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级电视新闻媒体,由于上星卫视的不断增多、大台新闻触角的不断延伸,在日趋激烈的电视媒体竞争间,逐渐处于相对劣势的尴尬地位,如何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将突破点放在"新闻立台"上。除了常规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外,热点新闻因其时效性更强、关注度更高而备受地方新闻媒体的偏爱。热点新闻报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面对热点新闻,尤其是突发的热点事件,一个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缘起:重庆"井喷"事故报道 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地处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一矿井突然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截止到12月30日,共有234人在此次恶性事故中罹难.面对这起严重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新闻媒体的职责和第一反应就应是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充分的报道形式,把灾难的详细情况告之受众,以满足社会大众的知情权.就这一点来说,国内的不少新闻媒体确实做到了,而且不少媒体还意识到对此次事件不能仅满足于或停留在笼统的、概括式的消息报道上,而是力求用现场报道的形式,以详细的细节描写来凸显这场灾难的真实情状,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然而,在对国内一些主流媒体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少数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就操作层面而言却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在时下新闻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相似文献   

10.
钟良 《青年记者》2006,(22):25-26
经历过大兴安岭火灾、渤海二号沉船事故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之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该扮演的角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是我国抗击SARS遭遇法律空缺后认识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或者人为重大事故等紧急状态时法律必须完善的结果,到2004年6月又起草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些制度和法律在实际的新闻运作中得到了科学的应用吗?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我国的新闻媒体又是如何扮演其角色的?大陆媒体对“松花江水…  相似文献   

11.
李颖 《新闻窗》2008,(4):90-91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四川灾区,对灾情进行了全方面的报道。各新闻媒体在短短一段时间里就发布了大量信息和现场报道,从他们及时传递的图片、消息、新闻和现场报道中,我们及时了解到灾区的信息,得知了灾情的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关注新闻、了解最新灾情的强烈愿望,也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指挥、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人,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18):19-25
<正>天津塘沽瑞海危化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已满一月,余悸犹存,余痛难消。据人民网报道,截至9月5日17时,天津港爆炸事故遇难人数为161人,12人失联。这些无辜捐生的亡灵不能没有代价。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说,这场事故宣告了在融合媒体时代传统的突发事故信息发布模式的彻底破产,也显示了我们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转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王辉 《青年记者》2015,(5):30-31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广泛关注,各类报道信息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但这无法掩饰部分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这一事件给所有的新闻媒体敲响了警钟。面对重大事件,媒体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的重大事件中,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在报道新闻和发布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考虑是否符合新闻伦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拥有人文关怀,同时肩负起新闻媒体应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众传播媒介功能理论为依据,结合哈尔滨市道外区"1·2"大火的新闻报道,将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突发灾难报道进行对比,从媒体报道的深度与媒体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危机意识两个层面,论述地方媒体在报道当地突发性事件时的局限性,并提出可供参照的经验。希望对各类地方媒体的突发灾难报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正>突发事件以其强大的感官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作为受众了解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自然而然也成为关注对象,哪家媒体传递信息真实可信,哪家媒体播报内容及时准确则成为公众在关注突发事件的同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地方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如何赢得受众,应该是广大媒体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秉持理性,为受众负责是媒体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媒体工作者在报道突发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记协的一项调查表明,此次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第二天(即12月27日),国内每一家报纸都刊发了灾难消息。笔者认为,从媒体的一系列报道实践中,我们可以考量出相关媒体在应对和处理国际重大突发新闻时的能力。由于在所有消息都被插上翅膀、独家新闻资源相对稀缺的网络时代,在对同源、同质新闻的采集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自我运作空间极为有限,那么,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会更多地体现在报道的策略和技巧上。本文试以南京四家报纸对印度洋海啸连续报道为例,来探讨地方媒体如何报道国际重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云南要求媒体禁用慎用敏感词语云南省委宣传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新闻媒体在报道和评价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得随意给群众乱扣帽子。  相似文献   

18.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距今已经一年多了。在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中,除了受灾的和救灾的人们,恐怕最受关注的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这不仅因为灾区内外的人民需要通过各类媒体了解信息.很多人也关注新闻媒体以何种态度、站在怎样的视角去反映这场百年不遇的天灾。从总体上看,国内媒体的报道,既准确真实地反映了灾情灾况,又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无穷斗志.  相似文献   

19.
刘冠华 《新闻世界》2013,(12):131-132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客观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报道策略,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普 《新闻实践》2005,(2):12-1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发生当日, 《羊城晚报》就抢发了第一条消息,在全国纸质媒介中抢得头筹。在接下来的多天里,该报均拿出大幅版面报道灾情最新情况以及救援最新进展。 从去年12月30日起至今年1月16日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先后派出多批记者远赴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等灾区最前线,发回众多优秀报道,成为国内地方媒体最早派出记者赴国外采访重大灾害的新闻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