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探讨以人为本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改造和超越。  相似文献   

2.
武回忆 《华章》2007,2(11):58
从人类文化史上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以人为本"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标志是"人本主义"(Humanism)思想."以人为本"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其基本思想内涵是一个不断演进、丰富、提高并逐步合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毛泽东完整而系统的"人民群众"思想;新时期邓小平的"人民"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为民"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现被写入党章。科学发展现,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现的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代表人民利益,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人本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践行人本立场的历史.但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党所坚持的人本立场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党必须结合具体的使命任务,依托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不断赋予人本立场以新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周全 《华章》2013,(28)
夏朝的奴隶制国家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从夏、商、周的奴隶制国家到春秋、战国的封建国家以及现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形成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民族发展历史,这是从民族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态势,也是比较普遍的历史分析方式,本文将拟从历史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的根本理念和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对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较深入地阐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坚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发展.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以及后世以儒为主、儒释道三家互鉴的文化传统 ,孕育了古代社会辉煌厚重的人类文明 ;近代启蒙救亡 ,特别是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动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航程 ,促成了中国社会两千年未有的巨变。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商鞅变法到邓小平改革 ,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 :一切社会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革新 ,并以之为灵魂和先导 ;文化必须积极融入社会 ,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的历史价值 ;我们的任务就在于 :1 .发现先进文化 ;2 .推动先进文化在揭示时代主题、引领时代前进、激励民族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强调入的主体本位,要求"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建立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新的社会秩序."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精神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李建中 《考试周刊》2013,(22):37-38
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汉语言的许多方面及人们的哲学思想观念,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哲学思想、语言文化及文学等各方面探讨了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很高兴来参加第二届中国纳兰性德研究学术研讨会,能向各方面研究和爱好纳兰性德的专家、学者请教。在此我首先要向这次研讨会的主办者、承办者承德民族师专以及承德市政府的有关部门表示感谢,并预祝本届研讨会成功。刚才陈子彬同志的发言中说到了十年前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纳兰性德现象”。我当时提到的“纳兰性德现象”,是指作为满族贵族的纳兰和汉族文人特别是贫士的交往和友谊,不仅是师友文字之交,而且称得上是道义肝胆之交。而在纳兰稍后的同是满族宗宝贵族而且还曾是郡王、贝子的爱新觉罗·岳端和汉族文士孔尚任等的关系也是“诗文…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同时也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应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米选平 《成才之路》2012,(9):12-I0007
正2001年,新课程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003年,"以人为本"被写入中央文件;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以上要求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和教学评价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和真谛所在,在邓小平理论中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有充满了这方面的思想,并有着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师专历史教学中运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首先要完善教学内容,增加彰显历史学科人文属性的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科学史等教学内容。第二要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突出师范性,强化学生的"教师意识";加强历史教学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历史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是各个民族的人民一起创造的,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宝库,对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古代北方就存在一些少数民族,比如东夷、南蛮等,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提出影响因素,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创造文化有一个悠久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中国的创造文化更应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创造文化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就是综合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三个维度读解以人为本的历史底蕴:以人为本表明社会思想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彰显其价值取向的过程;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代的历史逻辑使然;以人为本是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提炼出的最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又是一种发展策略,既是教育目的的定位,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是教育精神和尊师重教传统的弘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以育人为本、以教育人为本、以所有人为本三个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