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石岑对中西哲学发展过程及其思想同异的考察与理解,在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比较研究中,当为最具理论价值的认识成果之一.李石岑对于西方的学术文化曾经有过长时间的研探与亲身体验,其对西方哲学了解的深度与广度,在与其同时代的学者中,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就思想倾向而言,李石岑早年虽曾热衷于尼采哲学与柏格森哲学,对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也赞赏有加,但是,当他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思想上已经转向辩证唯物论.哲学观念的转向,增加了李石岑对中西哲学异同理解的思想深度,也促使他将哲学比较的学术目标指向了中国哲学自身建设.这些都值得我们肯定.今天,我们思考文化比较与哲学比较,不论时代条件还是学术目标,与李石岑一类学者当年的理解都已经大不相同.但是,回顾李石岑当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总结其哲学比较的认识成果,不论是对我们拓展哲学比较的观念,还是完善哲学比较的思想方法,都有其正面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研治哲学,以深邃的眼光,独到的见解,敏锐的观察迥出时流,独超象外。在中国哲学的转型时期,他力主在人文学术中设置“哲学”一科;向国人介绍了西方第一流的哲学家;借助西学,检讨和反思中国哲学,从义理层次上对儒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亦开风气之先。王国维与二十世纪初中国哲学的关系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他对哲学的贡献将与时推移,愈益显示出独特的价值,王国维当之无愧的属于中国现代哲学的先驱人物。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读经30年,自醒才3年"的"独尊一经"的"读经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与对布氏著作的解读一开始就误入歧途有关;与中国文化中的守成传统有关;哲学的本性使然;与中国民族文化遗传基因的缺陷和中国哲学界的"一条腿走路"的现象有关;也与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硬、特别是哲学基础功底差有关.有鉴于此,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急需打破对布氏路径的依赖,从"独尊一经"到自主反思和超越,从畸形的学术生态走向多元化发展的自醒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重要途径。翻译中国哲学典籍应该彰显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和独特性,确立中国译者的主体地位,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并注重异化的翻译策略,还要建立研究型学者型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理论核心,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挖掘新的理论资源;要与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要结合中西哲学,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去思考与发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西哲学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对宇宙人生普遍规律的探求和看法,其视野和着重点都表现出多层次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中西哲学的不同特点,中西文化的不同发展道路和方向,中西思维的迥然不同等都大有裨益,本文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从中西哲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特征、方法论、研究目的、对自然的态度、辩证法思想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浅显地做了一些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中西哲学特征的比较分析,认为要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境界说是冯友兰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学形上学,是他的哲学体系的灵魂和归宿。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一样,境界说也是中西哲学融合的产物,既脱胎于中国传统哲学,又对中国传统哲学作了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哲学是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古今中西之争中形成的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中国近代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历史观问题、认识论问题、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论问题、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展现了中国近代哲学与传统哲学变革与继承统一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推进中西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首先要把握20世纪以来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和"西方哲学的处境化";进而在中西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会通中,处理好三种趋势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史论关系,以及与世界哲学发展融通的关系;从而在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逻辑中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元范型是指对一般范型具有支配、渗透和统摄作用的范型,它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优先性和总体性。中西哲学中的元范型产生于各自特定的文化土壤,为各自先民的生存条件所决定,也同其创始者的元典建设有关。从比较的意义看,中西哲学的元范型有两对:生命模式与技术模式、气化理性与实在理性,这一认识为中西哲学的范型研究开显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人·理性·境界--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哲学中,人不仅是现实层面上的“社会角色”,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德性主体,而德性主体是直接“受”之于天而“成”之于人的,此其一。其二,中国哲学的特质,是情感与理性的合一,是“具体理性”而不是形式理性,这种理性具有跨越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对立的人主义精神。其三,把心灵存在与境界合并起来考察,说明中国哲学的境界论不仅讲主客合一,心物合一,而且讲天人合一,它是心灵的存在状态,或心灵存在的方式,因此是存在论的问题。总之,中西哲学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应当相互参照;中国当前需要补理性主义的课,但决不能以此为由放弃中国哲学关于人的完整性的学说;中西关于人的哲学,尤其是心灵哲学,是有互补性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学西渐”研究在我国的逐渐展开,人们对西方哲学文化中的中国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哲学”一词来源于西方,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功不可没,中西哲学文化的互补性及所遵循的共同发展规律说明无论是西方哲学文化还是中国哲学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取代、更新、补缺等是全球化时代正确处理中西哲学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宗白华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从艺术意境的求壳中对传统文化作批判性反思。通过对中国艺境的文化哲学基础的探寻,揭示了传统哲学的生命哲学品格;通过对未来文化的展望,高扬了“文化与自然调合”的理想;通过对“中西古今 ”关系的辩证思考,提供了跨文化研究和对古人作“同情的了解”这一富于启示意义的文化批判方法。  相似文献   

15.
西方逻辑在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的第二次东渐,对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逻辑东渐促成了当时哲学观念的新变化;第二,逻辑东渐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方法;第三,逻辑东渐诱发了"逻辑哲学"这一全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出现。西方逻辑东渐对中国近代时期哲学革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新文化建设蓝图的一种有益探索——妥善处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所产生的进步文化成果,扬长补短,择优而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觉解”与“智慧”、“内圣外王之道”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天地境界”与“真善美的统一”等二位冯先生基本哲学范畴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在后经学时代,冯友兰先生和冯契先生对理想人格的论述指明了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轨迹,因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尤其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说”注重理论和德性的统一,哲学思维和人的德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真善美、知情意的统一,重新恢复了哲学的理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设立攻读硕士研究生中国哲学专业以来,已经连续8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与行政管理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与社会文化发展为主干的校为成熟的专业系和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融合中西哲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调。然而,原有的融合研究多是停留在静态的、横向的比较上,简单地列举双方的异同优劣,试图通过取长补短来构建中国哲学的创新体系。其实,人类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内涵,中西方的哲学融合需要借鉴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文化超越的层面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任何哲学研究和创新要达到真实,就必须置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的理论背景下,脱离了这一视域,我们的研究将失去价值。通过时“中西哲学”在比较过程中形成自身整体性特征的分析,揭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意义导向;并通过考察哲学传统的当代作用,阐明哲学发展的个性化路向。  相似文献   

20.
牟宗三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在二十世纪新儒学中具有典型意义.他首先揭示了中西文化所凸显理性的不同,提出并论证了中国文化注重生命、西方文化注重自然的观点;进而从哲学学理上对中西文化内在精神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在"一心开二门"的两层存有论构架下,系统论证了中国哲学在本体界存有论领域中发展充分、西方哲学在现象界存有论领域中发展充分的学说;并用康德哲学会通中西哲学,通过自由无限心的辩证开显来证成超越的分解,在圆善的价值诉求下进行时代的判教.牟宗三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为推进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