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庆里最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在春节欢乐祥和的氛围里,有一个传达亲情、广播祝福的重要部分,这就是“拜年”。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拜年是兴盛于宋代,定型于明代,并一直延续到今日。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春节拜年作为春节民俗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形式上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本文着重对近年采手机短信拜年方式盛行的原因及效果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孙翔 《大学时代》2006,(6):32-33,11
此文章基于民俗学理论与历史学知识,从分析晋商兴衰与民俗环境间的关系入手,反映晋商商贸经营习俗,晋商家庭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选择晋商商帮诸多家族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家族——曹家为研究对象,以整个明清晋商为大背景,从曹氏家族、曹家的经营、曹家日常生活习俗、各阶段曹家子弟生活情态几个方面入手,将笔触延伸到衣、食、住、行、商等各个层面,围绕曹家的兴衰展开论文,深入细致剖析其家族构成、家族经营,家族教育,家族与乡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与关系,展示晋商商贸习俗的全景画卷,以此探求民俗与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总体说来,主要包括经济文化民俗、娱乐文化民俗和历史文化民俗三个方面。经济文化民俗包括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和消费生活习俗;娱乐文化习俗包括山西民间锣鼓、礼火、山西民歌和农神学拜等,极寓特色;历史文化民俗包括长城文化、辽金文化、佛教文化和晋商文化。我们立足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构建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网络,逐步把山西建成旅游大省。  相似文献   

5.
商贸民俗指商人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习惯,是商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同时被当作某种规范加以保持的习惯。徽商在几百年历史长河的传承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商贸习俗,今天徽商研究已取得瞩目成就,然而其贸易民俗的研究却鲜有所见,本文试图从徽商的认知、管理、广告等三方面对徽州商人的重商习俗、义利并重、以贾服儒习俗、血缘亲族习俗、以族谊结商帮习俗等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民俗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存在,文学是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小鲍庄>中通过对社会组织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婚丧习俗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描写让人们对处于特定历史时期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人性产生更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荆山山地是楚国发祥之地,音乐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荆山打调是伴随着当地的生活习俗、劳动生产而发生发展的,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与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借助民间习俗折射出当地的社会生活面貌、人们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和审美观念,极具地方特色;它又使各种民俗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流传与发展,具有特殊的传承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也会跟随民俗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产生一种即兴性与适应的特点。在今日之楚地,民间器乐演奏活动即与当地的婚嫁、丧葬、祭祀、岁时节日、生产劳动等方面联系紧密,活动仍然十分频繁。  相似文献   

8.
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民间创作的大量诗歌,故事等作品中保存着不少生育习俗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人类几千年来在生育过程中繁复的民俗现象,为我们提供了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观念的形象认识。本文想就民间创作中所反映出的各种生育习俗,谈谈其表现的图腾意识。  相似文献   

9.
京族三岛海洋文化主要包括渔民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文艺习俗和信仰习俗等。京族三岛海洋民俗的形成原因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京族三岛海洋习俗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广泛的异族交流是京族三岛重建海洋习俗的必然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是京族和汉民族海洋文化习俗共同的根。京族三岛海洋民俗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长期沿袭下来的礼节、风尚、习俗、节庆、传统等文化。人们对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崇拜与寄托,本文从红色的民俗起源入手,探讨了红色民俗意义的在不同文化背景、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中的差异和在现代生活的应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族丧葬忌荤习俗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书对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是用以指导水族社会重大民俗事象的文化载体.水书典籍上有丧葬忌荤记载,水族人民通过水书及水书师对这一习俗的讲解,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被贬谪放逐远州23年,创作了许多经济生产民俗诗歌,内容新奇,形式多样,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唐时期朗州、连州、夔州三地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习俗,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名词解释 1.民间文学 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2.民俗 亦称风俗,它包罗万象,如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人生礼仪)、信仰祭祀、民间文艺及游艺竞技等。它涵盖人类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又是精神生活的独特反映,是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成的民间文化现象。 3.民俗学 是研究民俗的人文学科。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提出“Folk lore”的概念,其原义是“人民的知识”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民俗活动在新的时空中显示出一种新的社会功能,担当起人们从事生计活动之余的生理和心理调整的作用,极大地丰富着休闲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具有了显性与隐性形态的双重休闲价值。显性价值形态是指能以设备、符号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即民俗中所有能够以外显形态表现出来的习俗与风情;隐性价值形态首先是指"不能以符号系统直接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即当民俗活动与休闲生活在精神域界形成叠交时其所具有的情感体验价值、娱乐价值、康复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彝族史诗<梅葛>是纪实性的创世史诗,是彝族毕摩口传的经典,它的展演和传承都与其特定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作为口传的纪实性创世史诗,它的活态性就表现在它始终与当地彝族的生产生活习俗融合在一起.它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把彝族人民的知识经验累积其中,同时,又在各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场合来反复展演,以其神圣的权威性来强化习俗的规范性,从而维护族群共同的权益,使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行,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彝族史诗<梅葛>流传地区,无论其生产生活民俗还是岁时节日及民间信仰,都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的氛围,都是<梅葛>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场.  相似文献   

16.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平果嘹歌中记载有大量的婚俗歌,这些婚俗歌全方位、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桂西壮族婚俗的主要内容,如订婚习俗、结婚习俗、婚后习俗等.这些风俗,成为壮族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壮族民族特征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7.
彩调是广西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剧,也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从产生以来,就和民间习俗密切相关的乡土艺术.而作为彩调本身,它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内容,其演出习俗就是其中一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彩调演出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演出的习俗也随之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8.
潮汕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风情万种的民间生育习俗,包括生育崇拜、祈子习俗、分娩习俗、生育礼俗、禁忌习俗等方面。潮汕民间生育习俗是潮汕传统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潮汕民间对生育的高度重视,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与地方特色,体现了潮汕人浓重的重男轻女生育观,具有一定的落后愚昧成分与消极影响,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与积极意义。随着社会进步,潮汕民间生育习俗与其他民俗一样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潮汕民间生育习俗的传统守成与现代变革,构建健康文明的现代潮汕民间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大量的婚嫁诗以及与之相关的诗句,生动地展示了先秦时代人们的婚嫁礼仪和婚恋生活,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细节和本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淳朴的婚恋民俗生活画卷,成为研究先秦社会婚姻观念和婚恋生活习俗的珍贵原始史料。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志“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风尚、习俗的总和,是各族人民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所创造并享有的一种共同传承的社会意识,它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地域性、变异性和民族性等特征.民俗是为适应人类各种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为人类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