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史传》篇专论史学,对史学源流、史书体裁、史学功用、撰史原则、修史态度、著史方法和步骤等都有精辟见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文,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分析了清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史记》记载之庄、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和近代云南政要龙云等四位历史名人传略的汉英翻译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并从翻译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减少或杜绝类似误译提出建议,为规范云南翻译市场,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是我国境内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也是最早得到开发的西部省份之一 ,对我国的文化事业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同时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 ,它是我国反帝反封的重要阵地。《中国历史》教材以生动具体的史料 ,详细论述了云南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铜鼓是我国南方广泛流传的一种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云南是我国铜鼓发现较多、分布较广的地区,文献中屡见出土铜鼓的记载,如《新纂云南通志》中记载了乾隆、嘉庆、道光年问和民国时期出土铜鼓的情况,其中有现藏云南省博物馆的著名的广南铜鼓。云南一些府、州、县志,以及近人袁嘉谷在《滇绎》中也记载了出土的铜鼓。然而,这些铜鼓都是时  相似文献   

5.
论《金瓶梅词话》的能愿动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仰民 《天中学刊》2005,20(1):90-91
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金瓶梅词话》是近代汉语在明代中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其能愿动词于近代汉语具有重要标识地位,在汉语史上承上启下,显示了它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从事唯物史观教学和研究的最终成果,亦是其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经典传世之作。《史学要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旨在建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史学史上,《史学要论》堪称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史学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建立了崭新的研究范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在近百年来中国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中占有独特地位,贡献卓越。  相似文献   

7.
《伊米德史》是近代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学者、诗人毛拉·木萨撰写的一部史书.它是研究1864-1877年新疆维吾尔族、回族农民起义期间的重要的历史资料,在维吾尔史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通过《伊米德史》对毛拉·木萨的史学思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于慎行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著述如林,而尤以史学著述为多。《读史漫录》是于慎行一部重要的读史札记,代表了其经世致用的史学的旨趣。本文考论《读史漫录》的版本、流传及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在史学史上的地位给予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0):F0002-F0002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锦坚,笔名有余毅、铭峰等。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是国内外字有盛誉的史学大师。主要论著有《古史辨》《崔东壁遗书》《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等。  相似文献   

10.
《论撰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篇史学批评的专文,《史通》则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卢奇安与刘知幾生活在相差5个世纪的不同国度,但是他们二人在历史真实、史书编纂以及史家素养等基本史学理念上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并且都对西方与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论撰史》与《史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史学史上诸多理念的异同,有助于深化中外史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湘报》是戊戌变法运动中湖南维新力量创办的一份极具影响力的日报,也是湖南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份日报,因此在湖南维新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湘报》的筹办与创刊、宗旨、办事机构及其管理制度,对后世其他日报的创建带来了深远影响,其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区之一,红军长征过云南在长征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认真分析和总结了红军通过云南的主要原因,这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悠久历史及文化,是祖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五十多个民族,云南就有二十多个。对云南地方史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云南史学研究也遭受灾难性的浩劫。多年以来,各方面迫切希望有一部系统的云南地方史专著。为此,在中共云南省委关怀下出版了《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以下简称《史略》)。这本书可算是解放三十年来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云南古代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4.
1992年逝世的梅绍农,二十年代在云南创办文学刊物《云波》,影响很大。他的新诗受到郭沫若的称赞,旧体诗词受到袁嘉毂的称赞,马于华称他是“云南近代诗魁”。本文分析了梅诗的特色和独创性,肯定了他在云南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两晋南北朝时期襄阳习氏家族中比较著名有:习宇、习嘏、习凿齿、习辟强等四人,在四人中最著名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习凿齿。习凿齿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家,其著《汉晋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开创了新的著述形式,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云南40年代文学是云南现代文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昆明成为了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办学,对云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文学则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文聚》杂志是当时西南联大学生办的一份影响很大的纯文学刊物,因为载有众多一流作家、学者的作品,因此可从中看出当时云南文学的面貌。通过对《文聚》上的作家作品的探讨,分析云南40年代文学的特点,考察云南40年代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对《文聚》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弥补云南文学研究中的某些缺憾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1928年10月13日,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云南蒙自查尼皮村召开。这次党代会是中共云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本文对中共云南一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基本情况以及其历史地位等进行述论,以期对中共云南一大进行客观评价,并希望通过学术界的不断努力,使中共云南一大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8.
张广智教授长期关注兰克史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在《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关于兰克的传略及论文。近年来又格外注重兰克史学的“影响研究”,在每届博士生的西方史学史专题研讨班中,“兰克史学及其影响”都是重点探讨的命题。本文所录,从一个方面可以体现西方史学史专题研讨班及张广智教授的教学风貌。张广智教授:兰克(LeopoldvonRanke,1795———1886)是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在西方史学史上,他是一位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历史学家。西方史家称赞他为“近代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近代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大师”,“…  相似文献   

19.
刘望龄教授穷十载爬梳之苦,研治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得38万余言,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以下简称《黑血》)。这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性报刊史事长编,是我国区域性新闻史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料丰富,尉为大观近代湖北报刊史在近代中国报刊史上有着极其突出的地位。从1989年西太后复政的上谕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既是云南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解我所急、为我所用的重要力量,也是云南近代高等教育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学成归来后投身于云南的教育近代化事业,一是主持云南省教育行政事务,推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清末云南省的教育行政长官,以留学生居多;二是创办和管理地方学校,完善云南的近代教育体制.除担任地方教育行政长官外,还有许多热爱家乡、热心教育的留学生,自己筹资或出资在家乡创办和管理学校;三是亲自执教,身体力行地推动云南教育近代化.留学生所宣传的近代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使近代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根本上保证了云南教育近代化的推行.云南近代留学生的功绩在于他们的理论与实践都是推动云南教育近代化、推动云南向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方向前进.他们为云南教育近代化作出的努力,为新中国建立后的云南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