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文迪什实验室发展中的室主任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世界物理学家圣地",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麦克斯韦、汤姆森、卢瑟福等一批成就卓著的实验室主任的将帅作用。通过对卡文迪什实验室141年创新发展史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历届室主任主要通过导向机制—创新定位因素模型、凝聚机制—创新人才因素模型、筹资机制—创新经费因素模型、表率机制—创新文化因素模型、育人机制—创新后备因素模型,即5M-5F模型,作用于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创新发展全过程,推动着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和提升。这为我国发挥实验室主任作用,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麦克斯韦不仅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作为第一任卡文迪什实验物理学教授兼实验室主任,他高瞻远瞩地确立的实验室发展的宗旨与方针,奠定了英国实验物理的研究传统与学风基础;他编辑出版的卡文迪什的科学论文集,为研究卡文迪什的科学思想提供了依据;他培养出的第一代实验物理人才,为英国物理学振兴构筑起了平台。  相似文献   

3.
卡文迪什实验室历史上出现几次大型发展战略调整,汤姆逊的战略调整使卡文迪什从系级实验室走到世界原子物理学中心的地位,布拉格采取非核物理和多方向发展的战略调整,取得丰硕的成果。莫特的战略调整出现失误,导致卡文迪什由盛而衰并进入低谷期。  相似文献   

4.
《科教文汇》2020,(5):F0004-F0004,1
马丁·赖尔(英国,1918-1984),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赖尔,1918年9月27日出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的布莱顿。在中学时代,他对无线电非常感兴趣,自己动手制造发射机,参加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活动站。1936年,赖尔进人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学习物理。1939年,他一毕业就被拉特克列夫教授招到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电离层无线电研究小组,准备攻读博士学位。在卡文迪什实验室,他开始接触雷达天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自二战至今,为美国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能源部17所国家实验室经历了漫长的建设过程。通过对这17所国家实验室发展史的考察和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实验室借助国家实验室的孕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作用机理、国家实验室的雏形——科技工程和政府法令的作用机理、国家实验室的发展——优势研究领域的作用机理、国家实验室的成熟——文化的作用机理、国家实验室的迁越——竞争的作用机理,即5P-5M模型,作用于自身建设。研究结论在拓展了国家实验室文献研究领域的同时,也厘清了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具体过程及其关键因子的作用机理,为实现我国国家实验室的顺利筹建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汪丰云 《科学中国》2007,(11):50-53
50年代初,人们已普遍承认DNA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就存储在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上的4种碱基的特定序列上,进一步阐明其结构和功能已成为迫切的任务.这时,有3组科学家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他们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鲍林,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富兰克琳与威尔金斯,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沃森与克里克.这是一场实力与智慧的科学竞赛.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I0010-I0011
<正>[导读]电荷波梅兰丘克定理。斯格明子格子。自旋冰材料中的磁单极子。参考消息网报道外媒称,电荷波梅兰丘克定理。斯格明子格子。自旋冰材料中的磁单极子。这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中的购物单,但英国剑桥的新卡文迪什实验室量子物质组负责人马尔特·格罗舍表示,这些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可能带来改变行业面貌的技术,所涉及的范围从电动客机到人工智能,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8.
物理研究所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对比方法 ,以与物理研究所学科布局相近、规模体量相当的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和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为参照系 ,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差距 ,确定了创建国际一流研究所的分期目标 ,实施了相应的措施 ,并就创建国际一流研究所的政策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教文汇》2020,(6):F0004-F0004,1
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24-),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休伊什,1924年5月11日出生在英格兰南部的康沃尔郡。中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学习电子学。1943-1946年在军队服役。二战结束后,回到剑桥继续学习。1948年毕业后被推荐进入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加入赖尔的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10.
一、有效的领导是搞好研究所的关键十九世纪后期,世界各国陆续出现了一些正规的科学技术研究所,时至今日,许多国家的研究所都数以千计,其领导体制大致有三种。(一)“硬专家”领导研究所由精通本专业的专家担任领导。如卡文迪什实验室前几任所长瑞利、汤姆逊、卢瑟福,狄拉克等,都是理论物理学界的佼佼者,成绩显著,德高望重。所长除参与科学研  相似文献   

11.
候晓明  冯志刚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61-361,377
为了加强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监督管理,保持我国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水平,确保测量量值准确、一致、可靠,通过比对,能够考察各实验室测量量值的一致程度、考察实验室计量标准的可靠程度,判断该实验室的测量能力,检查各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准确度是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通过比对能够考察各实验室计量检定人员技术水平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信息安全是四川省五大高端成长产业之一。2014年11月10日,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廖晓峰一行8人组成专家组莅临我市,对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和内江师范学院共同筹建的"数据恢复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考察,听取了实验室的工作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质询和答辩,经过充分的讨论后,一致认为:"数据恢复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各项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确认按照实验室工艺配制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稳定性较好。方法:检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pH值、含量等结果,考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各项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按照实验室工艺配制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结论:按照实验室工艺配制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其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和含量等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各项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确认按照实验室工艺配制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的稳定性较好。方法:检验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p H值、含量等结果,考察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各项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按照实验室工艺配制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结论:按照实验室工艺配制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p H值、含量等项均合格,溶液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布朗·P·M·布莱克特(英国,1897-1974年),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莱克特,1897年11月1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919年进入剑桥大学的马格达伦学院学习,4年后,他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来他留在剑桥大学,在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做核物理学的实验研究。1933年,布莱克特转到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担任教授;1937年,他就任曼彻斯特大学的兰沃西讲座教授,并主持该校物理系。1953年,布莱克特回到伦敦大学,主持物理系工作直到10年后退休。退休后,他仍担任物理学教授至1965年,其后任该院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评介和分析了举世闻名的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关于科研与教学有系统结合的历史和经验,指出这由其宗旨和性质所决定并由麦克斯韦将研究注入教学的精神所奠定。最后,总结出7条经验,其中主要有科研与教学伴生和互补,教学只能培养一般人才和只有与科研相结合才能培养高级优秀人才,一门课分几部分由有研究的专家分头讲和按情况和需要调整教学和科研的恻重点等。但对于研究生,以科研带教学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从1999年到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起,潘波就开始关注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2006年他远赴美国麻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将研究领域扩展至人为源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风险。3年后,他回到了钟爱的母校——昆明理工大学。回国后,潘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了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土壤科学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他和团队致力于围绕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中的新问题展开系列研究,重点考察人类生产生活行  相似文献   

18.
卡文迪什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持续兴盛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科技研究机构的兴衰尤如一个人的平生经历,取得一时的重大成就不易,而一生持续做出享誉全球的功绩就更加困难,正因为这种原因,人们对著名研究机构持续不断地取得成功怀着神圣的崇敬心和神秘感,总希望找出他们成功的奥秘和诀窍,以便沿最短的途径获取最佳效果。具有近130年悠久历史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和具有75年历史的美国贝尔实验室为什么能这样长时间持续取得那么多举世著名的成就而兴旺不衰呢?其原因究竟何在?“关键在于人才”是今天的一句流行说法,但经常是人才就在身边或即使请到了人才还是难满人愿;“关键…  相似文献   

19.
《科研管理》期刊的历史是一部与学界同仁共同围绕国家发展需求,不断进行科技和创新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政策管理实践探索的历史。以1980年《科研管理》期刊创刊第一期刊载的文章为例,一批学者探讨了科学学发展、技术科学研究重要作用、科研组织效能、科研组织管理与科研效率、科研计划管理系统工程、科研成果商品化、应用与开发研究经济效果评价、科研课题重复等问题,介绍了美国同行评议和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传统与学风、日本技术引进与科研结合经验等。  相似文献   

20.
哥本哈根学派及其对基础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  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肯定要谈量子力学;谈量子力学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而谈哥本哈根学派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及其由他领导的哥本哈根大学尼耳斯·玻尔研究所。尼耳斯·玻尔于1885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其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获奖人。1903年尼耳斯·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即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该实验室与德国的物理技术局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两大实验物理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