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志学,自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经过40余年的探索、实验和积累,在技法上创造出“雪效法、波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南虚北实、南以石画山、北以树画山”和“墨有韵、白有光”等新的美学思想,创造了冰雪山水画。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在中国当代山水画界,中国冰雪山水…  相似文献   

2.
二、冰雪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一)雪皴法 雪皴法,主要用于表现雪的暗影和虚实处,也就是研究雪的痕迹产生的一种技法。我们知道,山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和纹理,这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皴法;雪也有其固有的结构和纹理。雪的结构和纹理,决定于所依附的物体状貌,通常多是由于风的吹动和动物的足迹所形成。  相似文献   

3.
点景,是山水画点缀相应景物的一个专有称谓.在山水画中,指根据表现内容与意境创造的需要,在构图的相应位置,点缀相应景点,如亭阁房舍、舟车桥梁、人物畜兽等等,用以加深意境表达,增加画面情趣,提出画中生机.画中点景,是山水画技法的一个表现环节. 点景,按汉语本意,点就是小,景是指景致,合起来为小景之意.在山水画技法中,点景所占面积虽小,但位置却十分重要,其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能成为“画眼”,这正如清人蒋骥在《读画纪闻》中所述:“村居、亭观、人物、桥梁,为一篇之眼目.”由此可知,点景虽小,在山水画中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水画点景法的变化技法,因人而异.但因山水画点景往往会成为"画眼",故而虽技法各异,却有基本的艺术规律可循. 山水画的点景技法,无论表现的是房舍屋宇、亭台楼阁,还是路桥船舶、飞禽走兽、人物器具,点景既不可太工也不可太粗糙.太工则无势,无势则不能与山川融洽无间.而点景过于工细,恰恰是初学者最易犯的弊病.反之,点景若过于粗糙,则往往过于粗疏,不够精致,则难以在视觉上引人注意,也难以成为画眼.至于粗与细以何种程度为好,则要以画面的整体主势与笔墨形式而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隋朝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全面调查,试图对隋朝经变画在表现技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释。隋朝的经变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四类,1.长卷式构图;2.单幅结构;3.对称构图;4.以说法场面为中心的中轴对称构图。其中第四类成为唐代以后最流行的构图形式。这一形式在隋朝的最终形成,源于六朝以来山水画、建筑画的发展而带来的空间表现技法的成就,而经变画的发展也推动了后来大画面经变中空间表现的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沈周中岁时的巨幅山水画精品一《庐山高》入手,就此画的经营位置,技法表现及画面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焦墨疏论     
在中国画的诸多技法中,焦墨法是既古老又具有一定难度的表现技法.焦墨法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彩陶绘画以及隋唐时期的壁画,北宋的山水画也多使用焦墨.用纯焦墨创作的中国画,以明末清初的程邃为始.现代的黄宾虹、潘天寿以及当代的张仃等人,也时常以纯焦墨作画. 焦墨法,是指用不掺水分的浓墨渴笔作画.这种技法,用单一的浓墨来实现画面的虚实、浓淡、干湿等层次变化.它以皴擦代替渲染,笔锋含墨量的多少和下笔时的轻重缓疾,是掌握焦墨技法的要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山水画写生,是训练画家对中国山水画艺术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绘画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直接反映在写生当中。临摹,是训练技法的主要手段,但不一定能反映出作者的实际水平,相对狭隘一些。写生不只是纯粹的技法训练,还能在画面上反映出个人的学术涵养。物理和画理贯穿写生的整个过程,也是作画过程中需要思考最多的。"写生",广义上指的是描  相似文献   

9.
漫笔点丹青     
《山乡情》 玄兆霞 这幅山水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对东北冰雪的热爱和民风民俗认真地观察体悟,从画中冰雪、鹿、植被等可见,美丽的冰雪,独特的东北民风,还有作者倾注在画面中的浓浓的故乡之思和乡土感情.  相似文献   

10.
(五)小品画中人物与山水的 组合画法 山水画中,用以描绘山体、树石、云水、烟雨等技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传统.现在许多人物画家,都向山水画借鉴技法.山水画随意、自由的特点,以及它的诗情词意、风土地貌,都极易与人物画结合.在人物画中,添置几块山石、几株树木、几条溪流、几座房屋或无际的海水、连绵的峰峦等,都能形成富有诗意的画面. 山水在人物画中处于从属地位,所以要画得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画种之一.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溪山行旅图》带我走进了中国山水画。美术史学者一致认为是“始于唐、成于宋、变于元”。中国山水画在形象描绘上.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上、在空间的处理方法上、在构图上、笔墨技法、用色特点、“皴”,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庐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中国山水画第一个被描绘的对象,历代《庐山图》在历史的时空中,作为表达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取向.庐山造就了中国山水画的诞生。展示出中国山水画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变革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山水自古迄今存在着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形态,水墨写意山水形态在文人放意纵情的豪情下,在书法用笔的极端自我表现的意识之下,演变成了一种笔墨放逸恣肆的形态表现手法.从古到今,"泼墨"技法一直备受画家们的喜爱.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泼墨山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和表现技法.本文从泼墨山水画的历史入手,分析了常见的泼墨手法,并展望了泼墨山水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山水画技法上的创新为突破点进行论文的编写和实践绘制的尝试。近几年,以地域为特色的绘画形式不断呈现。章法上的变革、绘画材料和技法上的创新不断改变着历代冰雪画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凸显出"笔墨当随时代"的文化特征,不断呈现着全新的视觉感受。通过论述,本文希望可以将传统的写意山水画进行大胆改革,将东北浑厚质朴的感觉表现出来,大胆将西方的抽象主义、冷暖色彩结合起来,运用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中,找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五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继承隋唐山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建构了独到的绘画理论,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把山水画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尤其对两宋山水画创作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荆浩《笔记法》及其绘画创作为北方山水画代表,试图从理论认识、技法演化和创作实践诸方面探析五代山水画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它作为中国画的三大画科(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之一,顾名思义,表现的是花卉和禽鸟.但从广义上讲,可以说凡是人物、山水之外的题材,都属于花鸟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五、排笔法 排笔法,主要是表现雪山和冰川的一种技法。中国画传统的画山,最基本的技法就是各种皴法。传统的雪景画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传统的“山石法”来表现雪。排笔法是依据皴法的最基本的原理,通过用笔、用矾和用墨的变化提炼出的画雪山、冰川阴阳向背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水画的点景,一般都是在山川大势完成之后进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为在画好山川大势后,在适当的空白处点写静物,以使其成为画眼;另一种方法为在置陈布势之时,即预先留出点写景物的位置.无论哪种方法,点景之物都是画面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位置要合适,技法要与整体协调,点写的景物更要与意境创造相关.以下数幅点景步骤,可供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皴法:这是山水画写生中画山石必须掌握的技法.历代山水画家创造的各种皴法,都是在"师造化"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技法经验,是民族绘画中极宝贵的传统之一,值得珍视和学习.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意图锡纸浮雕画的制作,就是运用锡箔纸(简称"锡纸")较强的可塑性做出锡纸格子底板,以尼龙绳勾勒出所需要的纹理凹槽,再配上丰富的色彩,创作出一幅画面完整、具有立体质感和特殊美感的绘画作品。锡纸画在艺术效果上能弥补普通纸画作品中画面过于平整、无法表现质感的不足,在艺术手法上将绘画技法和手工技法有机融合,能促使创作者灵活整合多种技法如水粉画、拓印、编织等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20.
“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是郭熙对山水画创作提出的一个美学命题,它要求山水画“体道”,表现自然对象全幅生动的气韵,强调形神兼备,创造意境,技法上要求笔墨浑融,虚实结合,从而表现大自然的生命精神,创造山水画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