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现代艺林中,来楚生先生是一位艺术风格鲜明,身兼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家。唐云先生曰:来楚生先生书、画、篆刻无不精妙,而于书,篆、隶、正、草均熟中求生,刚健婀娜,平正  相似文献   

2.
正篆刻艺术的核心部分是线条。线条的质感与笔法、刀法有关,包括线条外形和线条内质,以及线条外形与内质的关系。印章中,我们所追求的线条美感应是有精神和力感的,有"骨"才会有"力"。骨丰肉润才有艺术上的线条美感,骨血峻宕才能意气风发。东晋卫夫人《笔阵图》中有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它强调了"骨"与"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受访人:林汉涛 采访人:黄伟林、敬晓娟、李佳佳 时间:2011年11月11日下午 地点:桂林钵园林半觉艺术陈列馆 录音整理:敬晓娟、李佳佳 黄伟林:《贺州学院学报》将做一个您的专辑,其中有万竞君先生写的研究您的文章,还要发一篇关于您的访谈,今天贺州学院就委托我们来采访您.首先想问一下,林老师这些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林汉涛:我是书法家、画家、篆刻家、艺术评论家.但我不是一个纯粹的画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书法家.我研究的方向比较广泛.以前,我父亲曾经告诫过我:"不要周身都别着刀,好像很吓人的样子,其实却没有一把锋利的.应该要有一把是锋利的,才能立足于社会".我的爱好比较广泛.作为画家,人物、山水、花鸟通通会画;作为书法家,正、草、篆、隶通通可写,是中国书协80年代中期的老资格会员;是篆刻家,父亲和马万里就是我的篆刻老师.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卢浮宫无疑是艺术家的天堂。卢浮宮共收藏40多万件艺术珍品。艺术的精髓,前辈的心血,都留在这座宮殿里,让后来者观摩或学习、崇拜或超越。卢浮宫门口,有座玻璃钢的金字塔,是密特朗总统邀请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四聿铭为博物馆设计的入口处。观众可从这里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不必再穿过其他展厅绕行。它也扩展了博物馆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六厅、办公室、贮藏室以及售票处、小卖部、更衣室、休息室等。  相似文献   

5.
篆刻 ,不但是我国民族的传统艺术 ,而且和书法、绘画一样 ,有着悠久的历史。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所以篆刻艺术 ,是指用篆书和雕刻制作成的工艺品。最早的印章为古代官印 ,官吏们随身佩带在身上作为信物 ,用来证明身份。它的另一个用途 ,是在封检时盖在“封泥”上 ,做记号用。印章的制作者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 ,表现出自己的艺术巧思 ,精湛技巧 ,使印章越来越完善。精美的印章逐渐成为艺术品 ,使它除了实用之外 ,还兼有艺术欣赏的价值。在漫长的岁月中 ,随着生产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 ,印章的用途也逐渐扩大 ,由于绢帛纸张代替了竹简…  相似文献   

6.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是利用有限的小小外在空间表现内在的无穷美,具体体现在通过空间组织和构成、篆字、线条等独特而又强烈的刀味美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7.
赖少其(1915—2000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他潜心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在振兴徽派版画,推进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书法艺术的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赖少其在篆刻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赖少其就对篆刻有所涉猎,创作高峰期则是在70年代前后。这里展示的作品尽管并非其篆刻的全  相似文献   

8.
金城(1878-1926),原名绍城,字拱北,一字鞏北,号北楼,又号藕湖、藕庐,浙江吴兴南浔人。为近代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篆刻家、诗人,对我国书画的创作、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诸方面均大有建树。父名焘,中书科中书,鉴于世变,七子五女尽遣游学欧美。金城自幼奇慧,酷爱绘画,兼工书法、篆刻及古文辞。年青时并不专门学习绘画,是法律科学生,曾赴英国琼斯大学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返国之际,游历欧美各国,被欧美艺术品深深吸引,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归国后,任大理院推事,编订  相似文献   

9.
吴昌硕先生是晚清艺坛上一位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体,熔古铸今,力承传统,推陈出新,开一代海派篆刻艺术新风的印坛泰斗,艺风波及东瀛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印章是书法、章法、刀法相结合的艺术。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所以,懂刀法、懂书法,对刻好印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印章是由一个或更多的文字组成的印文,每个字的结体都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正有斜,有收有放,有藏有露,处理得当与否是大不一样的。如果你掌握了每个字的书写技巧和点画之间结体的变化,安排一方印章相对来讲就容易得  相似文献   

11.
齐白石先生是中国艺坛上一位天才、一个奇人,他以艺术上的独创和特出贡献而被尊为一代宗师。齐白石不仅在绘画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矗立起一座篆刻艺术的高峰;他创作了无数超凡脱俗、大气磅礴的篆刻作品,开一代艺术新风,使篆刻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尤为可贵的是,他在篆刻艺术创作实践中还表现出了大胆求索、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他的作品才成为篆刻艺术发展史中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开拓篆刻艺术的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篆刻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深厚,寓哲理、情感、审美于一体,形式美感独特,民族风格强烈,艺术魅力突出,开拓篆刻艺术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以篆刻章法作为一个新的锲入点,对赵之谦的篆刻艺术从自然虚实和人为虚实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描述赵之谦篆刻艺术章法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线条的质感与笔法、刀法有关,包括线条外形和线条内质、以及线条外形与内质的关系。印章中我们所追求的线条美感应该是有精神和力感的,有"骨"才会有"力"。丰骨肉润,才有艺术上的线条美感,骨血峻宕才能意气风发。东晋卫夫人《笔阵图》中有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南北朝王僧  相似文献   

15.
明朝人杨士修在《印母》中提出:刀笔在手,观则在心。情者,对貌而言也。所谓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此即印如其人的观点。沈剑仲的篆刻亦如其人,总体风格取向冲淡、洗练、清雅。他在根植秦汉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受到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印风的影响,加上自己对印学的理解和对传统的取舍,逐渐走出了一条劲健、古逸、清秀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篆刻艺术,同书法,绘画一样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自先秦之古玺、秦汉印面下,历隋、唐、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有无数印作传世.出现了许多印人大家乃至风格流派.然就篆刻艺术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如同社会发展,有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繁荣到衰落、再由衰落到繁荣的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一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被称为“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都因时代而异.  相似文献   

17.
喜讯通过神奇的电波从江汉平原迅速地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90年在武汉市举行的“双龙杯全国少年书画大奖赛”中,云南省建水县白显小学8名学生参赛,8名获奖,成为全国获奖单位之冠。其中彝族少年可枝山还获得银杯奖。京都名家和江南才子们兴叹不解:为什么云南彝族少年能取得这样令人触目的成绩呢?彝家的儿女们则作出自豪的回答:因为在这偏僻险峻的五老峰上,有一  相似文献   

18.
郑振雍 《新教师》2019,(11):72-73
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诞生了无数的艺术文化瑰宝,篆刻艺术便是其一。在小学美术课中开展篆刻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的艺术文化体验,这是落实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各门艺术都会遇到创新的问题.这对篆刻艺术也完全适用,任何艺术如果没有创新,就会趋于衰亡.从这一观点看,各门艺术的发展史就是各门艺术不断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文彭(1497-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因曾任南京、北京国子监博士,故人称“文国博”.文彭敢于创新和突破,尤其体现在治印宗承上.他力挽元代印章杂芜的局面,取法秦汉,引领篆刻艺术走上纯正的轨道,并以平和稳重的印风开创“吴门印派”,被后世尊为文人篆刻的鼻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