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inese Dress     
旗人,是我国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也被融合在内。旗人(无论男女)常服长袍,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衩,一年四季皆适用,称之为“旗袍”。作为现代女性服装的旗袍,是由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2.
旗袍小史     
凡被努尔哈赤编入旗籍的人,均称旗人。旗人常服长袍,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衩,一年四季皆适用,汉民族称之为“旗袍”。 公元1644年满族入关,强制在全国推行“薙发易服”。规定军民必须穿满族服装,并削发垂辫。这无疑是对汉民族的极大侮辱,为此,汉族人民曾将易眼看作是投降的标志,努力深持汉族文化传统,采取“生前着时服,死后着汉服,成年人着时服,小孩着汉服;男子着时服,女人着汉服;妓女着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满族作家,老舍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旗人形象。这些旗人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吃着“铁杆庄稼”、讲究规矩礼节和吃喝玩乐的老派旗人;失去了旗人的体面和尊严、借着洋人的势力满足其贪欲的新派旗人;既吸取了满族文化优长,又扬弃了其消极面的正派旗人。通过这些旗人形象的塑造,老舍艺术地再现了清王朝“残灯末庙”时节作为王朝统治基础的八旗制度的衰朽和旗人社会的分化,由此揭示了清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必然性。透过这些旗人形象,我们可以发现老舍对本民族文化既批判又眷恋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4.
清代旗地制度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旗地是清代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大清会典记载清代官田种类时提到的“有旗地”,是指盛京十四城旗人所种之地,及近京圈地征收旗租的土地。一、旗地制度的创立 1644年,清王朝建立以后,为要把以满洲为主的满、汉、蒙八旗做为其统治的“藩卫”,将原来居于辽河流域的八旗旗人陆继迁入北京周围地区。这些入关的旗人,原来大都是占有田地的大、小奴隶主,清王朝为了将他们安置在新的地区内继继维持其对奴隶的剥剥,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占土地。顺治元年十二月,世祖“谕户部曰:今我朝定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各处州县民人无主荒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旗袍     
旗袍——清代的旗女之袍,满族女子的长袍。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上海风靡一时,女人们均以穿着旗袍为美,她一跃为中国的国粹,那为什么今天却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穿它呢?  相似文献   

6.
清末旗人的民间自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清政府在革命排满与立宪改革的压力下,决定"平满汉畛域",并拟以十年为期将驻防尽行裁撤,从而形成新的八旗生计问题,也就是所有被裁旗人的出路问题.清政府为解决旗人生计多方措置,部分旗人也奋起自救,但也有部分旗人不思进取,这与长期以来旗籍对旗人的束缚以及旗人对旗饷的依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唐英作为中国千年一瓷人,其旗分和身份,《清史稿·唐英传》等载为"汉军旗人"。百余年来,均踵此说。本文据《钦定八旗通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实录》等文献和碑刻、档案等资料,加以考据,做出辨正:唐英系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即其旗分为"满洲正白旗",其身份为"包衣"。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在御窑厂督陶期间,烧造出"唐窑"瓷器,并被誉为千年一瓷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由此产生八旗兵.八旗制度是由女真氏族公社末期的狩猎组织演变来的.当时,每逢行师出猎,氏族成员每人山箭一枝,以10人为一单位,称"牛录"(汉语"人箭"的意思).1601年,努尔哈赤将一牛录扩大至300人,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1615年,由于兵力增加,努尔哈赤义决定于牛录之上,设立甲喇和固山.即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这时,也从以前每牛录一旗,改为每固山一旗,另增镶黄、白、红、蓝四旗,合原四旗,共计八旗.每旗7500人,八旗共计6万人.八旗制度是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兵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旗制度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军事战斗力,也促进了满旗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集宁师专学报》2017,(4):35-38
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廷将察哈尔扎萨克旗、八旗察哈尔民众与早期游牧于宣大边外的察哈尔人编组形成了后来的察哈尔八旗,左翼、右翼各四旗。察哈尔左翼四旗分别是正白、正蓝、镶黄、镶白四旗。1949年3月正白旗、镶白旗合并为正镶白联合旗,1956年9月更名为正镶白旗,左翼三旗的名称沿用至今。在清朝及民国年间,察哈尔左翼四旗曾分属察哈尔都统署、察哈尔特别区、察哈尔省、察哈尔盟等行政机构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8年,归锡林郭勒盟管辖至今。  相似文献   

10.
满城是指用城墙、界堆等设施将旗人与外界分隔的关内八旗驻防城,其成员以满洲旗人为主,与驻地附近居民对比鲜明。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核实、考证发现满城有24座。  相似文献   

11.
旗地名新说     
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旗地名的起源进行了全面考察,找到了大量的依据,获得了旗地名不仅缘于满族八旗人居住而得名,还缘于当时清朝的驻军而得名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2.
青州满城是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地点之一,但是关于青州满族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文章主要梳理了有关青州满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描述了青州八旗驻防城的由来、旗城的修建以及驻防官兵的选调,并论述了青州满族历史上的经济、政治诸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早期满族出兵、校猎时,按族党、村寨组织队伍,每十人为一牛录,设一长官,名牛录额真.1601年努尔哈赤又编定三百人为一牛录,每牛录又分为黄、白、红、蓝四旗,仍设一牛录额真.1615年以牛录为基本单位正式建立八旗制度: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这些额真后来分别改称章京、佐领、参领、都统等).每固山额真所率领的即是一个旗.计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到皇太极时又先后成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合为二十四旗,习惯仍称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理民政,战时充当将领.起初,八旗兵  相似文献   

14.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产生了八旗兵,最初是狩猎组织,后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1601年初创时只有四部,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后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八旗。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八旗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旗为世袭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中挑选。八旗制度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还满足了女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产生了八旗兵,最初是狩猎组织,后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1601年初创时只有四部,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后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八旗。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八旗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旗为世袭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中挑选。八旗制度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还满足了女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辽宁东港沈氏光绪户口册为研究案例,结合家谱、口述史、地方志文献记载及田野调查方法,对东北驻防八旗户口册开展研究。沈氏光续户口册体现了清代由京城回拨岫岩的驻防八旗旗人的社会生活特点;沈氏光绪户口册包含族源、世系、职务身份、家庭人口、旗地占有等内容;同时,文章通过家谱、口述、地方志资料和田野调查对沈氏户口册作了延展性补充。  相似文献   

17.
清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统辖管理明显区别于关内各省及其他边疆地区.这主要与其在政治上作为王朝的兴发之地、经济上作为满洲贵族的养生地、文化上作为保持满族传统的根据地、地理位置上作为边塞重地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以八旗统辖为主,兼具旗、民分治、八旗统辖下的旗、民分治及以八旗城守制等因地制宜的多元化的统辖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话说满族     
四百年间沦桑巨变满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说古老,是因为满族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女真从先周至元明一直活跃在东北大地,以至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说年轻,是因为满族约四百年前才正式形成,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算是“资历”较浅的。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逐步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建国。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满族由此得名。满族是在女真各部基础上,又融人一些别的民族的成分,经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在满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八旗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旗”原来只是军队中不同部分的旗帜,努尔哈赤将其改…  相似文献   

19.
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满族统治者定鼎中原后,为保持本民族的优势地位,将其在关外创立的八旗制度与中原儒家伦理观照下的传统制度体系相铆合,采取了“旗、民分治”的统治策略,在旗、民的居住、交产、婚姻、司法、职业、教育及社会控制等各个方面构筑了严密的藩篱和经界。然而,这些措施的推行从一开始就与统治者的初衷相悖,且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各地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却在分治中日渐加速,这一状况在聚居八旗人口近全国半数的八旗“大本营”—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其主要成员是女真人,早期来归的蒙古人、汉人、朝鲜人也按民族编成牛录分隶于各旗,可以说,八旗从一开始就是个民族联合体。皇太极继位后,形势大有发展,东北的女真族统一了,汉人、蒙古人来归者也日益增多。这时,他没有把原来的八旗扩编成十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