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锋  夏马成 《福建教育》2023,(41):56-58
文章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后建构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灵活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初中数学后建构课堂富有新颖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再构建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进而通过数学学习提升信息素养。初中数学后建构课堂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后建构的探究式教学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知识创新,切实提升自身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使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也为学生获得各种知识拓宽了渠道,高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帮助师范生建构实践性知识。基于信息技术建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途径为:以课程网站进行案例教学,以微格模拟训练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以博客群组创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日志"促进师范生实践反思,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性学习,以电子档案袋对师范生进行真实性发展性评价。同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关系,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在建构学生实践性知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CAI课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教学辅助形式,利用其"人机交互"和"资源性"的特征,可以为学生提供建构知识的环境、资源等,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与他人协作的一系列过程中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网络.<葬花吟>课件正是利用这些特征来实现语文的建构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不能孤立于生活之外。在为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应当主动地利用生活元素进行课堂导入环节、课中施教环节和练习环节的精心设计,以便在搭建“生活桥”的过程中,建构魅力信息技术课堂。  相似文献   

5.
基于活动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者,深刻理解概念的意义,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解析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和基于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基础上,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提炼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数学活动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的中观设计,最后辅以案例说明这一教学设计在数学概念类知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自行建构知识过程,不断地更新已有的知识,使创新意识成为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真实性评估,弥补了传统评估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学生社会知识建构的历程的不足。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方式引入真实性评估,学生不但学到了书本知识,更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课中采用传统评估和真实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及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其他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给学生自主探究,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建构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知识是通过对知识的发现而由大脑建构起来的东西.为了有效利用媒体来建构知识。学生必须能在媒体的特殊符号系统下有能力进行操作.现代媒体的棱心是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教育技术被越来越看作是计算机和基于计算机的系统.计算机可以作为教学工具、信息工具、交流工具、建构工具(合作建构工具)和情境工具来改变教与学.新的教育理念不是外在于信息技术的,而是与后者相整合,计算机成为我们把许多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抛锚式教学强调在真实情景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的环境使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原则,从两个方面探索了信息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能造成积极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当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进入以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学习工具,甚至研发工具时,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益;把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时,就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建构知识的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协作知识建构可促使学习者将个人的认知与其他学习成员进行讨论与辩析,并在达成共识过程中发现自身认知的不足,进行修正与弥补,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同时,整个过程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分析、综合、评价、创新、迁移等高级思维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忽视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提出了基于协作知识建构的信息技术教学流程,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以改善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生活化教学是在己知的基础上建构未知的一种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关注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及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通。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能使学生依照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使学生深刻感悟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产生追求科学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无疑会给研究性学习以极大的帮助,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与学习场景,增强其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从而促成其探究的成功。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笔者根据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和信息技术条件几方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式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知识日渐信息化的当今社会,教育应该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围绕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采取何种知识建构策略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内容。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应用MP-LAB为切入点,谈谈知识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金钥匙。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各学科自主学习。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更应该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资源环境,并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帮助和必要的指引,从而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运用了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经过实践和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更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探讨。网络资源的正确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和谐交互,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江中 《教育教学论坛》2014,(47):212-213
信息技术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呈现听觉化、视觉化、动态化的学习内容,活用畅言教学系统,创设全息情境,化解教学疑难,让学生自觉融入文本情境,加深情感体验,自主建构知识经验,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在课堂上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本文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再创作、小组汇报,以期学生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