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数学解题也是如此,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从一招一式做起,经历从有招再到无招的心路历程.所以数学解题教学还是要讲招式、讲套路、讲对策,最终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  相似文献   

2.
成强 《青年教师》2005,(3):30-32
《师说》是一篇很传统的文章,语文教材虽经多次修订,它都得以保留,其原因就在它对现行教育还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以下是笔者教授这课的教学实录,供广大教师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球面距离”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九章第十一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评课皆是一片赞美声,而此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却发出异响,让读者扮演一次“黑脸”,来评论一节课的不妥之处。这真是匠心独运!而作为“反面”角色的“黑脸”表演起来难度超出以往的“红脸”,因为“黑脸”至少要考虑“黑”什么,怎么“黑”,“黑”错了怎么办,以及“黑”多了、“黑”深了,授课教师能否接受等问题。好在有《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为读者“撑腰”,那我们就不妨过把“黑脸”瘾。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新课师:(课件展示教材驱动页图)哪位同学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6.
师:我国古代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就辉煌,苏州园林、故宫都是杰出的代表,从它们的整体与局部,无不显示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所以,那故宫的雕金蟠龙、那苏州园林的廊子、花墙、门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古人为了追求室内的审美效果,还创造了一种叫“屏”的器具,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器具,现在虽不多见,但我们从《说“屏”》一文中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板书:说“屏”)师:同学们先将《说“屏”》快速默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做出相应的笔4郾屏的制作和放置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师:大家读完了课文,然后将自己在书上做的笔记跟周围的同学…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11期刊发了李树全老师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实录》(以下简称《实录》),读后受益匪浅。作为历史教师,我也上过这一课,因而有特别感受;作为青年读者,我想从对照中得到借鉴,而感受最深的是“平实中求高效”。李老师采用的是朴实的讲述法,通过细节的挖掘、材料的呈现、问题的引导,显现课堂教学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时简述) 课始.窦老师以白居易的《鸟》等诗“引入人与鸟的话题”.让学生抓住本.体会珍珠鸟的特点。学生对“小”,“小家伙”等词语进行玩味,感受珍珠鸟的可爱,接着,窦老师从珍珠鸟由“胆小到胆大”的原因置疑,引导学生理解“人是如何赢得‘信赖’的”。学生通过对“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等一系列句子的反复诵读和鉴赏评价.体会到“我”为赢得信赖的主观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二)通读全文,学用生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三)解决课后第一道思考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近日,再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年第6期文[1]之后,感触颇深,欲将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各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老王》一课的教学现场。执教者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展开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深读文本,深入思考。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主旨的理解,从老王的善良本性走向杨绛的反思品格;二是对艺术表现的理解,体会对比鉴真、细节传神的写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教师:课前我们欣赏了根据李商隐的诗歌《无题》谱写的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一唱三叹的旋律,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眼含泪水,让我们满怀感伤。  相似文献   

15.
孙建锋 《辽宁教育》2005,(11):48-50
教学实录 师:《圣经》上说:“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始。”在我看来:“敬畏生命,是智慧的开始。”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它的意愿是生存,是好好地活。当灭顶之灾袭来的时候,生命进发的智慧,值得我们敬畏。让我们怀着一课敬畏的心朗读课文——《生命的壮歌》。  相似文献   

16.
詹静 《学语文》2005,(2):10-11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人文性则是含语文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的共同属性。二者如何统一在语文课里?——在人文背景下,“凸现”语文学科的个性。那种虽充满浓郁的人文性但与文本只是打了几个擦边球的语文课,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语文课,必须是在“人文情怀”的关照下,紧贴文本,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7.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塑料袋里有一些小水珠”这一现象,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小水珠从哪来的?”的好奇心。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测。]  相似文献   

18.
师:我们把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用电筒照出的光线代替阳光,有没有办法让阳光照亮教室角落阴影里的小球?  相似文献   

19.
大象版《科学》(四上)第六单元第二个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饮料瓶的材料的完整过程; 2。能对提出的探究问题独立做出书面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20.
一 提示课题,引导质疑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登鹳雀楼》,课题中藏着两个生字,我们先来认识它们。 (出示“雀”“楼”,指名读,齐读,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