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有关对称的内容很重要,学生有了“对称”的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几何知识,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建立。小学教材中并没有设专门章节讲对称概念和图形,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电脑》2006,(9):48-48
同词性的对称。以连词and为“对称轴”的非完全对称,以形容词性词组居多,通过两个或多个形容词的重叠来强化形容词的特征。例如:  相似文献   

3.
提起“对称”,同学们很自然地想到几何中的轴对称图形,可你们曾想过在代数运算中也存在着“对称的美”.请看下面一组有趣的对称等式:  相似文献   

4.
高分红 《中学理科》2007,(10):60-60
对称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显示出物质世界的和谐、优美和均衡.对称本来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区域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过程、规律都具有对称性,如单摆、弹簧振子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动量、动能等具有很好的对称性;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下降时在时间、空间上也具有对称性;有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也具有对称性.具有对称性的对象,其相互对称的部分之所以“对称”,就在于它们的某些对应特征相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称”关系在宇宙空间极为普遍,在数学中经常遇到有关对称的问题;对称问题在近年高考中也成为热点,可以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对称思想”在解决该类问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它往往可简化这类问题,并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下面举例说明它在解题中的奇妙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英语语言也是如此。英语的美表现在诸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谈谈英语习语构成的对称美。一、成语的对称美:成语的对称美表现为成语排列形式上的对称美,可分为相同词的对称、同词性的对称、反义词的对称、同类词的对称等几种情况。1. 相同词的对称。以介词、连词或动词为“对称轴”对称,从视觉上就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愉悦;读起来琅琅上口,颇具韵味;意义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其中有关体态语言的一些对称成语,确实能使人领会到对称美在英语中的体现。例如:headtohead交头接耳shouldertoshoulder肩…  相似文献   

7.
对称既是数学美的一种形式 ,又是解题的一种思考方法。有些问题看起来是不对称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另外一个式子或改造原图形使问题变得具有对称性 ,帮助解题。如“已知α、β是方程x2 2x 1=0的两根 ,求α 的值”一题中的“α ”是不对称的 ,那么我们可以设m=α ,n=β 。这样的两个式子的右边呈现了轮换对称性了 ,就能够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结果。因为α β=2 ,αβ= 1 ,m n=(α β) ( )=(α β) =2 2=0 ,mn=(α )(β )=αβ 2= 1 1 2=0。由此可解出m=0。几何中若给出…  相似文献   

8.
说明:对称是指依据一假设的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周围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所组成的形式,它的特点是稳重、庄严、整齐。花、草、树、动物、建筑物、日常用品、装饰品等许多物体都具有对称美,这为幼儿初步了解、感受对称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对称概念,我们一般把依据一中心线在其左右或上下配置相同图案的形式称为“轴对称”,又称“镜映式对称”(如图一),依据一中心点在其周围配置同样图案的形式称为“点对称”(如图二)。目的: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一般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两种  相似文献   

9.
对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即“相对又相称”.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矛”和“盾”互相对立,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的双方也是一种广义的对称.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对称就是平衡,它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它该处的位置上.”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数学由于其高度的严谨和合理而达到了一种和谐,这种合理和和谐,就是数学科学的广义对称.在数学中,这种广义对称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例如:(1)对称的概念:正与负,…  相似文献   

10.
对称,是指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诸方面在数量上相等或相当,在内涵上相近或相对。对称美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达·芬奇也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对称美即是“和谐与比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建筑、工艺、人体诸方面都广泛存在着对称美,在高中语文的课文中,对称美也不鲜见。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  相似文献   

11.
汉语表达对称的方式丰富多样,显示出汉语强大的表达力。第二人称代词是其中的一种。用第二人称代词表达对称符合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时期的著作《世说新语》、《水浒传》、《荼馆》等为语言材料,对汉语用第二人称代词表达对称的方式进行历时研究,可以发现:第二人称代词在对称表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传承“优胜劣汰”及语言内部发展等原因,从古到今,用来表达对称的第二人称代词数目呈递减趋势,最后定位于第二人称代词“你”。  相似文献   

12.
命题1设f(X;,X。,…,Xu)”是任意给定的n元齐次斜对称多项式,则f(X;,X。··,,X一一定可以写成初等斜对称多项式与齐次对称多项式x(xl,x。,…,xu)的乘积。即f(XI,”。,··’,”一1。i<j。n(”i-”])”g(”l,“。,”“”,””)证明显然f(”l,”。,”“’,“n)”l。i<j。n(”i-“j)”g(“。,“。,’”’,”n)其中g(X;,X。,…,。一是一对称多项式。因为初等斜对称多项式l<i<j<n(“1-”J)是一齐次多项式,而f(X;,X。,…,。一是一齐次多项式故可谁得g(g;,…,X一一定是…  相似文献   

13.
程惠珠 《中学教研》2003,(10):18-20
对称性是指组成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对称”这个词最为通俗的一种解释便是:一个整体有可互换的部分。数学形式和结构的对称性,数学命题关系中的对偶性都是对称美的自然体现。例如在几何中,最常见的有关于一个点对称、关于一  相似文献   

14.
教学分析: 本课内容作为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新内容,在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第12——15页,是“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单元的第一节。本单元把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而“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主要是结合观察、欣赏民间剪纸作品,展开操作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左右对称)。认识并能找到其对称轴,体验左右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对称图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不+反义形容词”式是指“不”加对立形容词的否定结构形式。“不”作为常见的否定标记,在这样的结构中,引导的不再是单纯的否定形式。容易出现不对称现象。它可以指语义不对立情况下的相互不对称,也可以指语义不相关情况下的相互不对称。  相似文献   

16.
杨象富 《数学教学》2004,(10):19-22
数学大师陈省身在《九十初度说数学》中深情追念德国数学家H.外尔:“我对他是十分崇拜的”,“历史上是否会再有像外尔这样广博精深的数学家,将是个有趣的问题”.正是这位外尔,他酷爱“对称”,晚年以传世逸品《对称》封笔.  相似文献   

17.
圆锥曲线关于直线的点对称问题西安公路交大附中王淑琛“若圆锥曲线C上存在关于直线l对称的两点,求动直线(或动曲线)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此类问题在一些高考复习资料中经常见到.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此类间题中的直线(或曲线)在动,曲线...  相似文献   

18.
“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下”本是一对表空间概念的词语,它们常常映射到其它非空间领域,表示时间、等级、范围、动作行为等意义。本主要考察了“上”、“下”在隐喻意义的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从中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有关对称的内容很重要,学生有了“对称”的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几何知识,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建立。小学教材中并没有设专门  相似文献   

20.
表比较的“有”字句的两个比较项在深层结构中应当是对称的,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原则的制约。它们在句法结构和语义类型上往往表现出种种不对称现象。本文详细地考察了其不对称的情况.将其归纳为句法结构不对称、语义类型对称和句法结构、语义类型均不对称两类,并认为比较项的省略、空缺、任指,以及该句式的特殊用法“比况”是造成比较项不对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