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虽然已经远去,但作为对这一特定历史进行书写的知青文学却并没有因历史的远去而淡出公众视野,相反,由于非知青作家的加入,知青历史总是处于被重新书写的过程之中。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韩东的知青小说创作,他摒弃了知青作家"蹉跎岁月""青春无悔"和"劫后辉煌"的主题模式,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叙写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于是传统知青文学中的"诉苦"和"炫痛"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英雄主义的退场、爱情叙述的失效以及原始欲望的凸显。由于韩东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诉说这段历史,这使得他在创作知青小说时能够跳出知青情结,并对知青运动进行重新审视,知青记忆也因此得以祛魅和重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未经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年轻作家对知青文学重新审视与把握,以民间立场对知青文学进行重写,知青文学中出现了农民话语,给当代文坛带来新视角和新风格,这也是对以往主流知青文学的一次微弱的反抗.这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反映与阐释知青和知青运动.本文试图从时代诉求、文本主题以及这种知青叙事的影响来考察知青文学微弱反抗的历史必然性.刘醒龙、韩东、李洱、何顿、赵刚、刘汉太等的知青叙述将是本文的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知青文学创作是中国知青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领军人物梁晓声的垦区知青文学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把中国知青文学推上了顶峰。黑龙江垦区知青文学创作的成就首先表现在它一出现,就有别于笼统否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悲戚或诅咒的文学,而是以一种清醒的认识和严格的现实主义笔调书写了人的精神和尊严永不堕落的历史;弘扬了"真诚、坚毅、责任、奋进、乐观、友情、抗争"的北大荒精神。其次,它描绘了一幅四十七万知青在北大荒战天斗地,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画卷,艺术地书写了一部黑龙江垦区知青史。再次,它塑造了垦区知青的英雄群像。  相似文献   

4.
"文革"初年商洛市受到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锻炼社会思潮的影响,商洛"老三届"毕业生的知青运动发展到了高潮.知青运动在商洛市虽未能解决体制性的就业问题,但仍然磨练了一代人.通过考察"文革"前后商洛市的知青运动,力求还原商洛市知青的原貌,给予商洛市知青运动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后人观照"文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知青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知青形象的塑造是研究知青文学,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回避的课题。知青文学中的另类书写是新时期知青文学与之前主流知青文学的最大不同,另类书写包括了知青返城后身份认知焦虑的精神困顿、知青文学关注对象从知青到农民的转移、知青形象从受害者到破坏者的转变。之前知青文学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官方和地下两种形态的知青文学。新时期与之前的知青文学界共同构成了知青文学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韩少功、李杭育等为代表的一批知青作家开始将“文化寻根”作为创作的思想旗帜,把目光投向民族传统文化,以他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积淀的民间生活体验为基础,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文学作品,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寻根文学潮流。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寻根文学的发生、发展、衰落与这些知青作家的倡导、创作以及后期所遭遇的困境息息相关,而这一切给整个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留下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文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艺术关系,知青文学也是如此。一大批知青文学作品表现了知青们下乡、支边的痛苦生活,作品中的自然被涂挂上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们都成了人化自然,做了知青的代言人,成了知青情感的载体,是知青想象中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其社会理想之一,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是一个幽闭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呈现了一种大宅院的后花园状态,这个花园是建立在文化废墟传统废墟之上的.毛泽东时代的终结,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新中国的知青文学始终没有走出毛泽东时代的精神荫庇,前知青时期、知青时期以及后知青时期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地浸淫于毛泽东思想和主义之中.毛泽东既然影响了一个时代,自然也就深刻地不可改变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作家,包括一个时代的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无处不在的文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运动展开后,中国当代文学就有了许多叙述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叙述知青人生体验的文学作品虽然形式多样,主题不一,但是,从总体上看,基本上都隐含着知青与农民的身份二元对立结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时间长久,影响地域广泛,牵涉人员众多,对这一群体以及这一段历史,从“知青学”的高度展开实事求是的深入研究,对于重建知青历史、反思中国社会演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何英编著的《远去的岁月》等广大知青的回忆实录以及众多知青作家们的纪实作品,已经成为研究知青问题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文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艺术关系,知青文学也是如此。一大批知青文学作品表现了知青下乡、支边的痛苦生活,作品中的自然被涂挂上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们都成了人化自然,作了知青的代言人,成了知青情感的载体,是知青苦难青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文革结束后,回到城市的知青群体是失落的一代。心理的失衡,产生了寻求补偿的愿望。作为知青一代的代言人,知青作家通过前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成功地扭转了知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升了知青的社会地位,并且最终占据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话语中心,改变了文坛格局。  相似文献   

13.
梁晓声作为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大量的知青文学作品。在知青文学的文坛上,他执着地用自己的笔端记录了知青生活的心路历程。从知青下乡到知青返城,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了倾心的关注,塑造了一组青春群像。对梁晓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知青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4.
知青作家群不是只由少数出名的作家支撑的,它是由为数众多的具有上山下乡经历的作家,经过一段时间共同创造一定质量的作品产生的。究竟这一群作家是如何崛起的呢?下乡地点的地理分布如何反映到作品上来呢?究竟有多少知青作家有大学教育背景呢?为什么那么多知青同龄人渴望写作成名呢?这一连串文学社会学的问题,都不是笼统的描述能够说清楚的。论文试图采用一些电脑数字库的数据来考察知青作家群,特别是他们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崛起的现象,希望以此来纠正某些笼统描述的偏差,并且建立一个实证的研究角度,为这个特定历史环境之下产生的作家群,勾勒出比较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主流知青小说十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性,通过选择一种特殊的叙事模式,以实现创作群体在社会上寻求自我定位的意识形态企图。小说对往昔苦难的"真实"描写与有意回避,目的是将苦难转化为价值重建的精神资源。作家们的叙述,不是指向以往,而是指向当下。  相似文献   

16.
教育程度与阶层嵌入的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和社会结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改革开放初期,当“制度”先行变化,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呈现出一种双向驱动。知青返城与高等教育改革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返城知青”是切入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性历史客体。教育的“拨乱反正”给了返城知青重塑文化资本的机会,教育考试制度的恢复使得其“再知识化”有了体制化确认的渠道。返城知青“再知识化”的自为建构过程可分为纵向教育系统的“高考”和继续教育系统的“成教”两部分。将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教改革与返城知青的文化资本重塑联系起来,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制度—教育—社会”三者间的张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知青小说创作视角的缺憾主要表现在个人苦难的展示与控诉、历史责任感与自我批判的缺失、人文关怀与道德良知的泯灭.产生这种缺憾的原因是知青小说的自我意识在反叛于政治话语得以确立之后,迅速地畸形强化,使得知青小说的创作视角极为狭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联系到最近几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的政策,不少人联想到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学生村官与40年前那场影响了1700万知青命运的政治运动相比,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就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知识青年是建国后计划迁入时期西双版纳外来移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呈现突出的艰巨性、差异性、双向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20.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是池莉反映知青生活的一部力作,它以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成长的青春记忆的无限激情,完成了对新市民小说的一些超越、对知青小说的新的开拓与探索。通过文本细读和横向比较,试图从另类知青文学书写、特殊时代的青春记忆这两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