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2.
那石桥已有些残破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少了几分人烟,多了几丝静寂。  相似文献   

3.
说不尽的桥     
才刚推开红樟木窗,雨就淅淅沥沥下了起来。不一会儿,细雨中矗立着的楼台,青脊檐上的黑瓦泛起朦胧青烟。我倒上沏好的茶,倚着窗子坐下,放眼望去,淡白的天,愈发青暗,烟雨抚江南,愈是梦般清朦淡雅。好个“多少楼台烟雨中”。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 片段一:说桥的知识 生:说到桥名,别看字少,里面的学问可不少,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单名桥。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枫桥”在苏州,唐代张继写有《枫桥夜泊》一诗(大屏幕显示全诗,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  相似文献   

5.
吴海丽 《师道》2014,(7):104-105
儿子已10岁.自他出生以来。玩过的玩具已不计其数。闲来翻阅我和爱人陆续写下的《育儿记》,发现一些特别有趣的和玩具有关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身为扬州人,对家乡的“二十四桥”自然是情有独钟,然而遗憾的是至今弄不明白“二十四桥”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近日查阅了一些资料,试图探讨“二十四桥”的真相。一来能对有关二十四桥的作品有更深入的研究,二来也能确定唐代扬州城的位置及范围。  相似文献   

7.
【文题】以"桥"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导写】"桥",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桥"起着连接沟通的作用,有传统的石桥、木桥,也有现代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8.
说不尽的树     
林雅师范毕业后自愿到一所盲校任教。 看着一群群活泼可爱、天真纯洁的孩子,她沉默着:可怜的孩子,上帝为什么赐予你们一双眼睛而不赐予你们光明呢?要知道世界是多么的五彩缤纷。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看”到多姿多彩的颜色。  相似文献   

9.
“过河拆桥”这词儿显然不是个讨人喜爱的褒义词。但若对这词儿换个方式来理解,倒是见着些催人奋进、背水一战的意味了。  相似文献   

10.
英国剑桥剑河上的小桥很多,相隔不远就有一座。有人数过,共有14座,其中有8座为公用,6座分布在沿河的各个学院内。没到过剑桥的人大都以为这诸多桥中应有一座“剑桥”,其实没有。寻觅剑河上名为“剑桥”的人,兜一大圈,无不空手而归。但没有名叫“剑桥”的桥,反倒更加充满了神秘,激发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眼界在拓展,思维形式在改变,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等层面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心灵之桥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链接的纽带,她用沟通建立、用无私包容、用友谊建造、用理解搭建、用真心构筑。本文结合校本课程桥文化,用有形桥为学生搭建心灵的无形桥,从而让学生树正气、有真情、做真人。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引导学生读懂文题,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多向思辨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选材、立意,并学会选择与众不同的文体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赵锋 《上海教育》2006,(6B):16-19
6月是高考季节,上海今年又有11.38万名考生走进各自的考场,接受知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14.
“说不尽的桥”系人教社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何开展专题性的综合性活动,南京市教研室推荐的这堂实录课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路。从这堂课可以看出朱老师在组织综合性活动中所作的大胆探索。课下,他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诸文字;课堂上,他组织学生围绕四个探究话题———谈桥论名、桥与文学、听听桥故事、桥意新释展开评析,由具体的桥到抽象的桥,由桥的命名延伸到桥的文化。汇报形式有小论文,有传说故事,有相声,使学生在交流中丰富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在领略桥文化的同时,提高了文化素养。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项系列化的学习活动,是一项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编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中的桥有着深刻的内涵及外延。和山川、亭台、楼阁一样总被历代诗人词人入诗入词,感事于桥、以桥述怀、以桥抒情。而诗词中的桥往往是作背衬的,在唐宋诗词中的例子是很多很多的。中国人是极爱桥的,很自然地,在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桥就成了点睛之笔。人们把诗词中有桥的称“桥诗”。学习与欣赏这些诗给人以奋进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的战斗檄文。小说通过对孔乙已这个清末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滕朝阳 《教育》2010,(12):11-11
最近,河南《大河报》调查发现:郑州市不少小学乃至一些中学,都要求家长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据说这一现象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有关部门给“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揭牌,这事一下子把大家雷倒了。于是,掌声响起来,眼泪流出来——当然,是给逗的。讲到如何就任“大师”,余大师有一段精彩的解说: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大师”也可以吧。  相似文献   

19.
课文《桥》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课文生动感人,多处巧用比喻。比喻在“桥”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想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收入了两篇写桥的课文,即《中国石拱桥》、《桥之美》,通过学习,学生对桥的结构、形态、价值和桥的艺术美有了一定的感知。桥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文学、影视、歌曲等作品中都有表现。因此,可供学生参考学习的资料非常丰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围绕“桥”这一主题就桥的历史、桥的风姿、桥的文化以及对桥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探究。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层面可深可浅,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而定。八年级的孩子对搜集生活中的知识信息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渴望对生活现象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