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笔者经多年观察发现,人们在解决平面植树的数学问题上,常犯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即将“植株”与“植被”的求解法混为一谈。而实  相似文献   

3.
席梅红 《中学教育》2008,(11):26-28
教育研究随着教育的进程在逐步推进,但是对于研究中问题提出的方法论却很少有人问津。问题是研究的起点。真问题是教育研究得以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中要结合“提出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真问题提出的路径:利用整体性原则从宏观角度把握问题,利用系统性原则拓展问题、利用反省思维品质加工问题,从立体的视角发散问题,利用“去蔽法”提纯问题等等,更好地促进教育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一、真问题是教育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证 (一)教育研究基本缘起于问题 问题是教育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内核。赫尔巴特教育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探究如何按照教学对象的本性组织教学活动,力图揭示一般的原则和过程模式”;卢梭的教育研究起因于对两个问题的思考,“第一个问题:人要受教育,但人究竟从哪些方面受到教育?当这些方面不一致时,应以什么为最高准则?……第二个问题:教育应根据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还是应依据儿童的本性进行?”等等,历史长河中许多伟大的教育家的研究基本都是由问题促发的,由出现的问题引发对教育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杨安林 《广东教育》2004,(10):55-55
对贵刊今年第6期《平面植树问题的新见解》一文中的有关问题,笔者提出一点商榷的看法。原文言:人们在解决平面植树的数学问题上,常犯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即将“植株”与“植被”的求解法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植株的求法是:种的棵数=每行棵数×行数;植被的求法是:种的块数=总面积÷每块所占面积。作者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其用以证明观点的实例和解法却同样犯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原文举例说:一长方形果园长60米,宽42米,种上果树,行距3米,株距2米,问这个果园共种有果树多少棵?文章否定了(60×42)÷(3×2)=420(棵)的解法,列出了所谓“符合实…  相似文献   

6.
中巴学者对光速理论提出新见解光的传播速度具有随机性巴西坎比纳斯大学的最新一期学报,高度评价该大学数学、统计与计算科学研究所所长罗德里格斯和他的搭档留美中国学者刘建宇对光速和声速理论的新建树.经典的光学声学理论认为,光速和声速总是以其特定的速度在一种介...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南宋名将岳飞是民族英雄、人民英雄,个性鲜明。并不愚忠。今天从中华民族大融洽的宏观角度来看,南宋与金王朝和议是正确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千古罪人秦桧主张消极议和。贪赃受贿。卖官爵,祸国殃民,杀害岳飞仅是他诸多罪之一。  相似文献   

8.
吴小燕 《甘肃高师学报》2005,10(3):48-49,85
近年来,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蓬勃发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整体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2004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结构和多样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但在目前环境下,地方性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却受到种种制约,存在很大困难。如何走出低谷,持续发展,本文仅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未来展望,国家政策支持,自我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散点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正进行着激烈较量。一方面,素质教育在理念上得到广泛的肯定、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又在实践中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在理念上的胜利与它在实践中的软弱所形成的这种强烈反差,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操作性问题,毕竟,应试教育已在几千年的摸爬滚打中由熟而巧,而素质教育才刚刚起步。那么,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这本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推出的好书,其作者黄全愈先生是一位留美教育博士。他生于柳州,在中国完成…  相似文献   

10.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代教育应面向全体,着眼基础,注重发展,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而在英语学习实践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难度很大. 听力不仅严重影响高考者的发挥,而且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听力水平成了所有英语老师一直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从这些定义或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探究来源于有问题,没问题就没有探究,没问题就无法探究。在活动中,教师常为学生不能主动地发现问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中,师生对话构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师生问答成了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问答这一互动性行为,它能诱发学生参与物理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某些线索,使学生注意到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学习的向导,有效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积极思考。数学与问题紧密联系,因此,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要生动且深刻:既要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提供思考的空间,又要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怎样的问题才是以学生思考为目标的“真”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应研究真问题,而其中必须明确三点: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为什么研究,就是要明确教师研究的目的性。眼下,“假、大、空”“口号式”课题层出不穷,理论推演重复不断,研究的真正目标迷失雾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真问题没有通过研究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以为,教师的研究应聚焦课程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并善于筛选问题,将问题提升为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性问题。研究什么,是核心问题,就是要明确教师研究的对象。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的互动和对话中时时会…  相似文献   

15.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当今教 育改革,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 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应研究真 问题,而其中必须明确三点:为什么 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为什么研究,就是要明确教师研 究的目的性。眼下,为了提“层次”, 上“档次”,一些学校漠视新课程改革 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体的新问题、新  相似文献   

16.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当今教育改革,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应研究真问题,而其中必须明确三点: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为什么研究,就是要明确教师研究的目的性。我以为,学校和教师的研究应基于学校(课堂),为了学校(课堂),在学校(课堂),应聚焦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并善于筛选问题,将问题提升为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在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性问题,为提高办学效能或提升教师效能服务。研究什么是核心问题,要明确教师研究的对象。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的互动和对话中时时会生成一些…  相似文献   

17.
赵连江 《学周刊C版》2010,(9):127-128
一、问题提出 哈尔莫斯曾有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希尔伯特说:“心中没有一定的问题而要寻找方法的人,多半都是徒劳无获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问题教学开启探究数学课堂的真谛。下面,本人通过课堂实录片断,探讨一下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渐渐走入课堂.那么怎样让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体现其最大价值呢?我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三大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以示范提问的方式教给学生学会问问题.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提出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和途径三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理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日显突出,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但对此问题不同人有不同想法。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读书辛苦一点是应该的,为将来找个好工作做准备。而有的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不正常做法,表面看孩子成绩不错,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