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同志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今年是他一百一十岁冥寿。我在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追忆与思念——纪念叶圣陶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一文后,还想起叶圣陶先生与周恩来总理的二三事,现补叙于后。  相似文献   

2.
王中杰 《湖南档案》2009,(11):31-33
我是1956年国庆前夜从湘潭县韶山区委书记岗位调《新湖南报》(后改为《湖南日报》)做负责记者的。在报社实习期间,一次晚班编辑中,约摸十点左右,忽然一位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的领导同志,来到晚班编辑室,亲热地同大家打招呼,在值班编委,一位副总编的桌前坐下,询问当天一些重要新闻……。哦,小舟同志!大家不约而同轻声称呼。  相似文献   

3.
我是1956年国庆前夜从湘潭县韶山区委书记岗位调<新湖南报>(后改为<湖南日报>)做负责记者的.在报社实习期间,一次晚班编辑中,约摸十点左右,忽然一位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的领导同志,来到晚班编辑室,亲热地同大家打招呼,在值班编委,一位副总编的桌前坐下,询问当天一些重要新闻…….哦,小舟同志!大家不约而同轻声称呼.  相似文献   

4.
提起张承宗的名字,在年青一辈中是很陌生,但在一般老年人中,尤其是宁波人,大多数都知道.他曾是中共地下党市委书记,解放后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统战部部长等职,是一位很有名望的革命老人.  相似文献   

5.
夏宇 《出版视野》2009,(6):28-28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旧书摊还未收摊.于是买《艰难时世》《无名的裘德》和《二三事》。果然改不了看通俗小说的嗜好.首先看完的就是安妮宝贝的《二三事》。  相似文献   

6.
热血教师 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当时我在常州局前街小学读书,在老师们的宣传教育下,懂得了一些爱国救国道理,立志要为抗日救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当时我们学生最尊敬的、也是学校里最有威信的两位青年老师,我至今还清晰地记着他们的名字和形象:一位是教数学的尹祖烈老师,英俊潇洒、热情谦和;另一位是教历史的包有康老师,留着大胡子,慷慨激昂。他们不但教学有方,使班级成绩总是领先,而且是抗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几乎每天上课前要先讲一段抗日救国和做人的道理,还经常组织老师和学生上街游行,宣传抗日和抵制日货。  相似文献   

7.
8.
2015年10月22日下午,我正在从南京返回北京的高铁上,接到了我的同事,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的电话,说木文老昨天夜间走了,25日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等.我的心情一下子沉痛起来,8月份他在协和医院住院期间,我和晓新同志、冯建辉同志、庞元同志去探望他,感觉状态不错,以为已经闯过了这一关,没想到还是没有坚持住.随后,《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主编李晓晔来电话,希望我写一点纪念木文老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要创造岗位价值,如果在岗位不创造价值,自己也就没有价值了。”在与吕梁地区教委党组书记兼招办主任、研究员郝永效访谈中,他不时地冒出这样的话,反映出他对人生的追求。正是在“考试官”的岗位上,他用这两句话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创造出不平凡的奇迹。 建起廉洁高效的工作制度 吕梁地区招办主任这个角色,官不大,权却不小,不仅管中考、高考,还有成人考试、自考 每年中考就有3万—5万人,高考1万人,自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29日,北京传来噩耗:边春光同志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的过早的离去,是出版事业和出版科研工作的一大损失。本期我们刊发一篇特稿——《润物细无声——记边春光同志言传身教二三事》,藉以表达本刊编辑部对逝者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11.
李松 《新闻三昧》2008,(8):F0003-F0003
1993年八九月间,李可染书画艺术特展在台北市的历史博物馆展出。李可染夫人邹佩珠率随展代表团抵达台北,8月1日画展开幕那天,《中国时报》在“星期人物”专栏介绍邹佩珠。编辑在文章开头写下了几句按语:  相似文献   

12.
冯振先生讲解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好用比喻。如说六经(儒家学说)之言平正,好像"菽麦",虽能给人养身,但不能医病,而诸子之言却像"药石",有"摧陷之功",能给人"治病"。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的8月1日,孙作宾爷爷以他九十三岁高龄辞别了人世,回顾爷爷的一生,真可谓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是与邪恶势力不屈不挠斗争的一生。由于我们与作宾爷爷之间的亲族关系。所以有幸在他生前,多次聆听爷爷的教诲,聆听他亲口讲述他经历的故事。追念之余,将这些故事整理成文,以做永久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方格稿纸比作沃野,那么,自学成才的通讯员何承业就是一头勤奋耕耘的牛。这是我看了他的那厚厚两大本的新闻作品剪报资料以后,所得出的结论。五年多来,他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各级新闻单位写稿,先后被中央和省市十多家新闻单位采用六百多篇通讯报道。这位三十岁刚出头的通讯员用他的一支笔,夜以继日地写工农商学兵,写男女老幼,写表扬,写批评,描述日益美  相似文献   

15.
陈亚洲是一位烈士的后代,他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是党把他培养成人。1987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郑州晚报社,从此,他就默默地奋斗在新闻战线上。  相似文献   

16.
7月20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管理司司长韩庆余等一行3人,受部党组和艾知生部长的委托,专程来到江苏考察慰问。他们中午抵达南京,稍作休息,就观看了《江苏灾情记实》资料片,及时掌握我省全面受灾情况。接着到省电视台中心机房看望正在值班播出的部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7.
岁月流逝,往事如烟。在坎坷经历与多彩生活中,每逢事业转折或工作转换时,有些事总是难以忘怀的。1977年11月中旬,我受命参加恢复印校的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默默地耕耘——记南铣同志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追述着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位“老三联”的编辑家兼学者的形象:他的气质风范,他的道德文章,以及他对工作、对事业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课程安排非常紧张,但交流的气氛却十分宽松。在宽敞高大的教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个学员与6位大师及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负责大师班事务的部分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发言者无论长幼,居中而立,放映幻灯片,并自由表达观点。全部交流均使用英语,尽管大多数师长和同学都来自欧美,但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只占1/3弱,所以“大家都用外语交谈”的感觉,令人在张口说话时少了很多压力。 我很幸运,作为这个班开办以来的第一名中国学员参加了这  相似文献   

20.
胡山源先生是江苏省江阴市人,他以91岁高龄离开人世已一年了。他的音容笑貌、高大身材,仍屹立在我的面前;他的几十本著作(包括翻译作品),仍在我的书架上。他不独是一名驰名中外的作家、教授,而且是一位令人难忘的编辑。胡山源先生的编辑工作是做得很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