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都很熟悉这样两句谚语。一句是:“三个和尚没水吃”;一句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前者说的是协调不好,相互依赖,以致“没水吃”;后者说的是,团结一致,人人献计,相互启迪,产生了集体的智慧。由此,我想到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效能问题。现代学校领导,不只是某个领导者的个人领导,也不是若干领导者个人作用的机构相加,而是领导成员间由共同的目标和原则相维系的,结合一起的集体智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术语中有一个“大我”、“小我”的说法,意思是:社会是“大我”,集体是“大我”,个人是“小我”。集体是大的,社会是大的,个人是小的。  相似文献   

3.
列宁曾说过:“要向大目标走去,必须从小目标做起。”近年来,我在班级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一、制定“小目标”根据学校对学生教育的总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设置了班级目标序列。在此基础上分三步制定个人“小目标”:①自我规划。在明确班级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程度适宜的“小目标”。②集体讨论。集体在充分尊重个人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前些时候,在报纸上读到一段文字,现录原文如下:我所知道的集体备课,其实就是集体抄袭!几个共同执教一个学科的教师按单元分好工,个人弄完了个人负责的章节,然后交换抄袭一下,整册的备课就解决了,使得原本就浮躁的备课更加简单化。(《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29日,韦清《教师“抄袭”现象何时休》)“集体备课”竟蜕变成了“集体抄袭”!寥寥数语,虽言辞激烈,却是切中时弊。近几年来,这种“实为集体抄袭”的做法,曾被一些同志誉为“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是“减轻教师备课负担”、“解放教师”的改  相似文献   

5.
每个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相似文献   

6.
惩罚所有人     
四年级的一天,我们几个人犯了不同的错误,放学后被留下,老师让我们重复写“我将不……”句子。看到几个女孩小声说话,老师加了几个句子;接着某个人翻了翻眼,老师又加了几句;然后有个人唉声叹气,老师又加了几句。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她真刻薄,一点都不替学生着想。处方本情节是典型的集体处罚案例。在本情节中,很多学生放学后被留下来,抄写重复性的句子。他们所犯的错误不同,却要接受集体惩罚。对于自己没有做的事情,学生不应受罚。洞察力强而又细心的专业人员已认识到集体惩罚的弊端,尽可能少用这种方法。集体不应因某个人或几个人的过错而…  相似文献   

7.
“集体作文”这个名词可能很新鲜,但在我历任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每学期总要插进去一两次。“集体作文”必须先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要写的文章的整个故事梗概,然后由老师命题,老师开头,让学生接述下文,每接一句或几句,可以写在黑板上,并进行讲评,鼓励表扬。接得不好,离题,再进行诱导,但不可批评。实在接不下去,老师可以帮接,一直到整篇作文全部完成。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劳动,是教师扶着学生共同走完的道路,既辛苦,又有趣,但更多的是有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思想集中。记得我曾经指导过一次四年级的集体作文,为了结合三月份的爱鸟周活动,我设想了这样一个故事梗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总结了一种指导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就是“抓住观点句,梳理文章”。  下面以《个人和集体》为例,略作分析。《个人和集体》全文 12个段落。  第 1段说:“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只一句话,就明确指出了个人主义在党内的客观存在。这是表明观点的段落,也是表明观点的句子。那么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存在”在哪些方面呢 ?下文第二段列举了个人主义的一般表现,第三段列举了个人主义在党内组织生活方面的表现,第四段指出了党内存在的本位主义 (实际也是属于…  相似文献   

9.
魏凯歌 《江苏教育》2022,(31):67-69
<正>一、教育背景雷锋曾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个人只有加入集体中依靠团结的力量,把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的整体愿望结合在一起,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来发挥团队协作能力。但说到“团结”,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给出清晰的概念,也不能准确表达团结的重要性。我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发现部分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中。基于此,  相似文献   

10.
安安的世界     
葛琳 《学前教育》2021,(5):40-43
安安是这样一个男孩:他常常自言自语,游离在集体之外;常在活动中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怪相”,不受小伙伴喜欢;拒绝和人交流,不积极参与任何活动……针对他的情况,班级老师曾使出“浑身解数”,却毫无效果,只好在确保他安全的基础上,让他“自由”发展。每次路过安安所在的大一班,负责教学管理的我总是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或主动跟他聊两句,我希望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地融入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同时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里马克思充分揭示  相似文献   

12.
记叙事件,旁敲侧击。正面写过生日之“喜”,侧击爸爸不归之“悲”——其“悲”,用“小白花”出之。此文可变格用于“盼和睦”材料作文:删除“小白花”及其有关的文字,增补“爸爸接通电话”的情节。标题变为加上双引号的“爸爸,我和妈妈好想您”。  相似文献   

13.
古代学问家刘勰在他的代表作《文心雕龙》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个“章”是“句”与“篇”中间的桥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段”。显而易见,读文章不弄懂“段”的意思是不成的。书要一句一句地读,也要一段一段地去领会,才能进而理解全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议论能力,是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如何就课本中仅有的议论文章,激发出学生学议论文的积极性,把议论文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培养他们的分析说理能力呢?我在教《个人和集体》时,设计了一个“教学三步曲”,颇受学生欢迎。一、课前讨论,激活情思人虽都是单个的人,但生活在集体和社会中,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永恒话题——个人和集体。如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呢?我们的许多古人为我们作出了很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情境下,自我认知结构在青少年前期(小学)阶段的特点.研究对象需要完成一份带有独立型或互倚型自我建构启动的“二十句陈述测验”(TST)的自我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社会文化情境维度上,个人自我所占比例均高于关系和集体自我,维吾尔文化情境的学生关系自我高于集体自我,汉文化情境的学生集体自我高于关系自我;两类社会文化情境下的维吾尔族小学生在部分自我评价维度上有差异;关系自我维度上家庭、同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自我有差异;集体自我内容的几个维度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曾让我震撼;杜郎口中学的“10+35”曾让我汗颜;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着实让我兴奋。而真正让我在困惑中感到幸福的却是今天的这一堂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7.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好的集体 ,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着学生。因此 ,本人每接一个班 ,都重视营造集体氛围 ,不断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一、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影响个人 ,个人又影响集体 ,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两者关系 ,才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所以 ,我首先为所带的班确定口号 :“我是×年级×班的一员 ,我要好好学习 ,好好劳动 ,为班争光 ,不为集体抹黑。”然后 ,借助身边的事例 ,给学生讲道理 ,启发他们的集体意识。接着 ,又在班上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8.
沈致远 《新读写》2014,(7):91-91
我想讲—下各个学科之间的分割。我们中国有句古话“隔行如隔山”。还有“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就是说,你入错行以后就麻烦了。我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行业之间并没有大山之隔。佛教里有一句话“诸魔皆心魔”,就是说各种各样的恶魔其实只存在于你的心中,我想这句话应用在这里是恰当的。我曾与一位朋友交谈,他也这样看。  相似文献   

19.
“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这是小珊迪临死前对“我”所说的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廖建华老师曾就此在《小学教学参考》1998年7、8期合刊上发表了题为《是“他”不是“你”》的文章.文章说既然小珊迪此时说话的对象由“我”转向了小利比,就应当把“你”改为“他”.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里用“你”不用“他”,并非如廖老师所以为的“人称混乱”.  相似文献   

20.
好大一棵树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时常会告诫学生:“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有集体荣誉感……”可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是“集体”,还是“集体荣誉感”,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鉴于此,我设计了一次主题为“好大一棵树”的主题队会。在队会开始前,我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但这棵大树只有光秃秃的枝干,一片叶子也没有。我请学生观察这棵大树,让他们说一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同学们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这是一棵快死的树;有的说这是一棵老人树,它已经老得所有的叶子都掉光了;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