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日本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是以日本文部省学术情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NACSIS)为核心,全国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等共同参加,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全领域的学术信息为对象,通过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连结大学的大型计算机中心、综合信息处理中心、图书馆等,迅速、准确地为研究者提供所需学术信息的全国性综合信息共享系统.NACSIS起步于1983年日本东京大学的文献情报中心,该中心1986年被日本文部省学术情报中心所取代,成为日本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研究者均可利用的共享机构.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覆盖了日本从南到北的所有大学.NACSIS的学术网络、联合编目和书目数据库、馆际互借、信息检索、电子图书馆、国际交流和教育培训等均开展顺利,由此形成了具有规模效应的日本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101-104
正日本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日本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是以日本文部省学术情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NACSIS)为核心,全国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等共同参加,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全领域的学术信息为对象,通过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连结大学的大型计算机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一九七三年)春季起,在国立大学里新设了环境问题、大学教育开放问题和行动科学情报分析问题三个领域的科研机构.对于国立横滨大学的“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东北大学的“大学教育开放中心”、玉大学的“行动科学情报分析中心”,文部省认为它“标志着大学的新动向.是前所未有的研究设施”,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日本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中,"国立大学法人化"也许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法人化的实施,使日本国立大学迎来了其130余年历史发展上最大的变革期。"2004年开始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所建立的国立大学法人制度已经8年,根据六年一个计划周期的制度设计,各国立大学法人已经开始了第二个六年计划周期。法人化给日本国立大学带来了国立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改变、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国立大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拥有附属医院的国立大学通过向财政融资资金借款来筹措附属医院发展过程中所需的部分经费。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日本政府成立了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负责对国立大学借贷资金的筹措、贷与及管理。向该中心借款且金额较大的大学主要是旧帝国大学、有附属医院的综合大学及医科大学这三类国立大学。日本国立大学的组织规模和声威与其获得借贷的能力成正相关。在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第一个六年"中期阶段计划"期间,日本国立大学借贷融资主要是通过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来获得的,但也出现了向金融机构进行长期贷款的借贷方式。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7月16日《国立大学法人法》正式实行,揭开了日本国立大学发展的新篇章。2004年4月,日本87所国立大学全部实行国立大学法人化。2010年,法人化改革"第一轮中期计划"结束后,日本文部科学省对于国立大学的行政管理明显减少,大学权责第一次向校长集中。在校长的领导下国立大学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自主权,然而日本国立大学法人作为"新生儿",对国立大学发展与运营也同样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日本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稳固基石。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据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日本已有大学649所,其中国立大学99所,公立大学72所,私立大学478所。  相似文献   

8.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由原绵阳师范学院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发展而来,成立于2008年1月,承担全校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本、专科专业课程教学。学院下设基础数学、学科教学法、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物联网工程、公共计算机等7个教研室,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  相似文献   

9.
市场原理对日本大学改革的影响——以日本国立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就提出国际化、信息化、高度化、多样化等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90年代中,国家放宽各种设置基准,在各大学中相继成立新学部和新学科,并导入美国式的各种教育方法,改善教育管理的效果。从2004年起,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法人化制度实施后,政府和大学开始摸索新的管理运营方式,各国立大学在国家的指导和支援下进行着各种经营管理的改革实验。虽然引入了以英美大学为原型的新的管理体系,但各大学仍保持着日本式的运营方式,各方面改革的速度也并不一致。基于竞争原理的大学改革已逐渐渗透到大学各机构,未来的10年,日本大学的管理运行方式将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立大学法律地位之变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是日本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给包括公立、私立大学在内的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都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的核心问题--国立大学法律地位的变更及其由法律地位变更所带来的权利、义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日本高等教育学会、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日高等教育论坛,于2011年9月8—10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20所大学、日本10所大学和日本国立大学财务与经营中心的4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综合研究生院大学是一所教育和科研单位紧密结合、只开设博士课程教育的大学,在办学特色上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相似。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的独特组织机构早在1971年,日本就在国立研究机构与大学间建立了协作组织——国立大学共同利用机构(后更名为大学共同利用机构),规定成员有义务协助大学进行研究生教育,并酝酿成立综合研究生院大学。1988年日本修改《国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4月1日开始,日本89所国立大学改称为“国立大学法人某某大学”。迄今作为文部科学省行政机构之一的“国立大学”已经改变其原有形态,各自作为“国立大学法人”而独立起程。根据各大学设立理念制定的《中期目标》《中期计划》,作为大学法人化的目标开始重整旗鼓、鸣笛起航。何谓“国立大学法人”,简而言之,就是得到文部科学省分配的“经  相似文献   

14.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数字媒体中心(DMC)在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组织框架中属于教学辅助机构,是制作高质量媒体资源和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重要部门。其职责地位、制作媒体资源种类和策略、组织机构、国际交流等方面各具特点,对于我国远程教育机构的媒体资源制作以及技术支持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大学财政的结构和课题--以国立大学为中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国立大学为中心概述了日本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的财政制度 ,并分别说明了这 3种设置形态的政府财政支援的框架。还通过对个别大学的案例分析 ,明确了日本国立、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大学财政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日本在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建立了70所国立大学。战败初期,276所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具体构成是这样的:帝国大学7所、单科性大学11所、高等学校26所、大学预科5所、各类专门学校87所、高等师范学校7所、师范学校55所、青年师范学校46所,以及培养教师学校32所。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国立大学形成了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15位科学家中有10位的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科研经费制度是制约大学科学创新能力形成极为重要的因素。研究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化过程发现,财政制度的相对自治性、均等性、稳定性及重点性等价值取向是促进国立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受出生率下降影响,日本录用教师人数逐年减少。为此,日本文部省日前决定,将对全国的48个国立师范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教育系进行重新组建,并于2000年7月正式成立由专家 参与的专门委员会,就国立师范大学和国立大学教育系合并、撤销、重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社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日本的各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公众开放,这对将日本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重点考察日本私立大学对社会的开放,希望对中国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某些启示。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大学向公众开放的问题,教育审议会通过了《促进大学开放》的决议。国立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体系德国约有三百余所高等学校(一般都接受外国学生),其中约有90所国立大学。整个高等学校的结构为: 大学:大学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还是独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心。大学通常有权授予文学士、理学士和博士学位。各大学开设的专业通常包括:医学、自然科学、工程学、人文学、法律、神学、经济学、社会科学、农业和林业学。大学崇尚“纯科学”,期望造就具有科学观念和素养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