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翻译时既要忠实原文又要译文通顺。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所附译文中有些翻译片面强调“忠实”,过分直译甚至死译,致使译文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有个别翻译没有准确表达出原文意思,有误译、漏译现象  相似文献   

2.
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衔接手段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学生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法衔接手段中照应的差异性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使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题的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3.
在英译汉的翻译实践中,有诸多的具体操作方法.但为了使译文通顺、地道、传神,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本文认为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创作意识,摆脱英语语言结构及表达习惯的束缚,创作式地重写译文.  相似文献   

4.
作为翻译工作者,要产生高质量的译文,首先要了解原语和目的语各自的语言特点,译文要更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和使用习惯,才能使译入语读者更自然地接受。英语和汉语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英语为综合-分析语,汉语为分析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分析和举例,希望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译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汉语与英语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存在一定差异,汉语原词重复英译时可用替代、省略、对等翻译等多种翻译方法灵活处理,使译文既简洁,又符合英语行文习惯。  相似文献   

6.
英语定语从句的汉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对比探讨,认为英语定语从句在翻译时未必全译为定语,可以根据句子含义译为汉语的其他结构,从而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以期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李悦 《海外英语》2012,(22):169-171,192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而其在汉语中使用,尤其是现代汉语中相对比较少,但随着英语在中国使用的逐渐流行,汉语中的被动句也逐渐增多起来。因此,当我们在作被动语态的英译汉时,要注意英语的语意和汉语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语意、语境和感情色彩,同时在作被动语态的汉译英时,也既要弄清汉语的语意又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该文旨在通过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的构式,初步分析英语被动语态和汉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以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汉语及英语中的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8.
翻译视角中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是影响中国学生汉英翻译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尝试着从翻译角度分析归纳学生练习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语序上的差异,提出,翻译时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差异,适当调整语序,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浅谈范畴词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词是汉语常用的特指手段。在汉英翻译中,范畴词通常需要经过抽象化处理,有时也需要经过具体化处理,以便使译文流畅自然,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谚语。恰当地翻译英语谚语,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以及套译法等,与此同时,还应兼顾到英语谚语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习惯,才能使译文的表达愈确切、愈完美。  相似文献   

12.
在表达复杂语法关系时,英汉两种句子在句法和语序排列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鉴于英汉句法的差异,翻译英语长句时,应充分考虑英语长句的特点,译文既要缜密紧凑,又要从汉语实际出发,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3.
翻译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对其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学生的译文要符合中英文表达习惯。然而,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进行汉译英的过程中英语表达明显受到了汉语的影响。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句型结构及用词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大学生从词到句的练习,帮助他们尽量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少译者,反before千篇一律地译成“…前”。因在英美词典中只有一种解释,从而赞成了许多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文。从认知的角度理解一词的汉泽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That young man cannot be relied upon.此句译成汉语应为“那位年轻人不可信赖”或者“我们不能信任那位年轻人”。如果译成汉语的被动句“那位年轻人不可以被信赖”,译文就会硅得很别扭,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十分广泛,测此在英译汉时,需要通过种种方法加以处理,以保证译文通顺流畅地表达原意。  相似文献   

16.
法律英语是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逐步形成的特有的表达模式和规范,它在词汇用语、句法选择和语篇结构上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体现了法律语言的专业性、庄重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因此,在翻译法律英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专业术语、正式用语及法律条文的句法运用,要针对法律的专业特点,适当采取一些翻译技巧,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句子转换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的作用。一是在翻译过长的限定性从旬时,将定语从旬转换为谓语部分或转换成汉语复句的分句,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并便于读者理解;二是将这样一类英语限定性或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它们所含说明主句的条件、原因、让步、总结、目的、转折等情况意义——转换为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分旬,从而更明确、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和修辞上的差异,有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在英语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搬到译文中去,就会影响译文中的简洁与通顺。因此,为了避免重复,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习惯,在翻译过程中有除赘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被动意义表达方式的差异,汉语常用主动式,英语常用被动式。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找出规律,译出符合英语或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来。  相似文献   

20.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否定方式。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英语和汉语各自的特点及其表达习惯等,进行正反互译,即英语从正面表达,汉语可以从反面翻译;英语从反面表达,汉语可以从正面翻译,从而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达到强调或修辞的目的或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